什么是 Chainbase?

图:https://chainbase.com/
Chainbase 是一个专为 AI 时代打造的 去中心化数据网络,以“Hyperdata Network”为核心理念,目标是连接 Web3 与 AI,通过标准化数据接口,为智能应用提供高质量、可验证的结构化数据源。
简单来说,Chainbase 不是数据库,而是一个把“数据变资产”的平台,它让链上活动、脚本处理和计算资源有机整合,供 AI 模型和去中心化应用直接使用。
为什么 AI 需要 Web3 数据网络?
当前 AI 模型发展迅猛,但高质量数据的缺乏成为主要瓶颈。传统中心化数据平台存在以下问题:
- 数据源封闭,垄断严重
- 难以验证数据的来源与真实度
- 缺乏激励机制,贡献者无法持续参与
Chainbase 用 Web3 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 利用区块链记录数据溯源
- 通过代币激励贡献者持续提供数据或计算资源
- 去中心化架构确保任何人都可参与构建数据流动体系
Chainbase 四层架构详解
根据官方白皮书,Chainbase 网络由四个协同运作的核心层组成:
- 数据访问层(Data Accessibility Layer):负责收集、验证、统一存储链上与链下数据,并利用 ZKP 等加密手段保护隐私。
- 协处理层(Co-Processor Layer):引入 Manuscript(数据处理脚本)机制,允许开发者定义标准化的数据转化流程,使原始数据结构化、AI-ready。
- 执行层(Execution Layer):构建专属虚拟机 CVM,支持并行处理和大型数据工作流,适配 AI 运算需求。
- 共识层(Consensus Layer):采用 CometBFT + DPoS 架构,确保处理与数据记录安全、快速、抗攻击。
这套架构既能支撑海量数据,也为构建 AI 应用提供可信数据流与运算资源。
$C 代币的作用与经济模型
$C 是 Chainbase 网络的原生通证,具备多重功能:
- 支付工具:用于支付数据调用、Manuscript 执行、存储等基础费用
- 激励机制:用于奖励节点运营者、脚本作者、数据提供者等参与者
- 治理权利:持币者可参与 Chainbase DAO 的提案与投票
- 质押用途:节点与验证人需质押 $C 以获得网络参与权,并接受激励
总供应量为 10 亿枚,初期已空投 3.5% 给第一批贡献者。代币分配机制鼓励真正参与数据网络建设者,建立长期共识与利益绑定。
参与者如何共建生态?
Chainbase 网络的成功依赖于四类参与者:
- 开发者:撰写 Manuscript,提供数据处理方案
- 节点运营者(Operator):为执行层提供算力
- 验证者(Validator):维持链上共识,确保数据安全
- 委托者(Delegator):通过质押 $C 支持节点或验证人,并共享奖励
所有参与者都可通过技术贡献或经济参与方式,共享生态增长红利。
Chainbase 的未来展望
Chainbase 的愿景不仅是一个工具平台,而是构建一个完整的数据经济系统:
- 知识资产化:数据脚本、AI 模型都可以作为可交易资产存在
- 开放式市场:任何人都能调用数据、上传算法、执行流程
- 数据即价值:每次数据调用都能自动追踪收益并回馈贡献者
随着 AI 模型对结构化、可信数据的需求不断增加,Chainbase 有望成为 AI Web3 应用的重要底座。
C 已上线 Gate 现货区,点击链接可交易:https://www.gate.com/trade/C_US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