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D 是英文 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 Divergence 的缩写,中文称为“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它由三部分组成:快线(DIF)、慢线(DEA)和柱状图(Histogram)。
MACD 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比较短期与长期移动平均线的差距,来判断市场动能的变化。当短期均线(如 12 日 EMA)上穿长期均线(如 26 日 EMA)时,说明市场买盘增强;反之则表示卖压增大。
MACD 是一种趋势加动量的混合指标,既能显示趋势方向,又能揭示趋势的强弱,因此成为股票与加密交易者最常用的技术工具之一。
当柱状图放大,说明短期趋势正在加强;当柱状图缩小时,意味着动能减弱,可能进入震荡或反转阶段。零轴位置也非常关键:
黄金交叉 指快线(DIF)上穿慢线(DEA),通常被视为买入信号,尤其是在零轴上方发生时,更具上涨延续意义。
死亡交叉 则是快线下穿慢线,被视为卖出或止盈信号,尤其在零轴下方出现时,往往预示趋势反转或加速下跌。
不过需要注意,MACD 属于“滞后指标”,也就是说信号通常在价格启动后才出现。对于短线交易者来说,仅凭交叉入场容易造成追高或过早止损。
背离是 MACD 中非常实用的信号。简单来说,就是价格走势与指标方向相反。
背离往往是趋势反转的“早期信号”,配合成交量与支撑位一起使用,准确率更高。
进入 2025 年下半年后,多数市场波动加剧。以比特币为例,10 月初比特币日线 MACD 出现明显金叉,同时柱状图由负转正,价格也随即突破前期震荡区间,引发短期上涨行情。
反之,部分美股个股如科技类股票在 9 月底出现 MACD 死叉,价格在随后的几天内持续下跌。这些案例说明,无论是加密货币还是传统股票,MACD 都能反映市场趋势的强弱变化,但仍需结合时间周期与量能分析进行确认。
很多新手看到金叉就买、死叉就卖,结果常常被震荡行情“假信号”骗出局。建议:结合零轴位置与趋势线判断信号的强弱。
不同周期的 MACD 信号意义差异巨大。日线金叉代表中期上涨,而 15 分钟金叉可能只是短线反弹。建议:多周期对比信号,一致性越强,可靠度越高。
MACD 反映的是价格动能,若成交量没有配合,即使出现金叉也可能难以持续。建议:搭配成交量指标或 RSI 一起使用,提高准确性。
对于新手来说,理解 MACD 的核心在于三点:
MACD 是趋势交易的好帮手,但它并非万能。真正的高手懂得结合价格行为、支撑压力、量能结构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建议新手多做图表复盘,在实盘中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