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专属 #WXTM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总奖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赢!
🎯 关于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个以数字资产为核心的区块链协议,由 Rust 构建,致力于为创作者提供设计全新数字体验的平台。
通过 Tari,数字稀缺资产(如收藏品、游戏资产等)将成为创作者拓展商业价值的新方式。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WXTM 或相关活动(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形式不限(观点分析、教程分享、图文创意等)
添加标签: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动截图(如充值记录、交易页面或 CandyDrop 报名图)
🏆 奖励设置(共计 70,000 枚 WXTM):
一等奖(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奖(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奖(10名):2,000 枚 WXTM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主题相关、逻辑清晰、有深度)
用户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附带参与截图者优先
📄 活动说明:
内容必须原创,禁止抄袭和小号刷量行为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
比特币与以太坊之争:共识机制对公链未来的关键影响
以太坊的困境与比特币的新机遇
近期,对以太坊的质疑声此起彼伏,大多围绕ETH币价展开。确实,BTC不断创下新高,而ETH距2021年的峰值(4800美元)仍有近40%的差距。最近ETH价格开始上涨,似乎是被批评刺激到了。我相信这一轮以太坊很可能会突破历史高点。
但以太坊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这轮周期完全跟不上比特币的步伐?
以太坊真的已经显露颓势?难以再现昔日的辉煌吗?
加密行业的新一轮范式创新还会发生在以太坊生态中吗?
本文将带您重返加密行业的起点——比特币,反思以太坊和整个行业,并探讨加密行业重新焕发活力的可能路径。
一、摆脱以太坊思维惯性
首先,没有人能完全否定以太坊的价值!
以太坊具有其独特价值和开创性意义,智能合约确实为整个加密行业开辟了新天地。至少在以太坊诞生之前,加密行业的大多数项目都只是对比特币的拙劣模仿。简单修改比特币代码的几个参数,变成区块更大、速度更快或隐私性更好的比特币等。基本都只是对比特币的简单山寨,"山寨币"这个概念基本概括了以太坊诞生前的所有加密项目。
以太坊诞生后,整个加密行业又进入了山寨以太坊的浪潮。2015年至今,诞生了数不胜数的所谓公链,区块更大、速度更快、性能更好的以太坊(包括二层网络)等等。
而且每个公链的所谓生态也基本照搬以太坊模式,无非是DeFi、GameFi、各类二层网络、模块化等等。现在散户已经被各种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的概念反复收割得麻木了,干脆什么都不信,只玩最简单粗暴的表情包币,虽然大家都知道它维持不了多久,但至少还可以痛快地博一把!
没有创新,没有活力,共识涣散、僵尸横行,整个行业弥漫着看不到希望的末日气息!
加密行业还有未来吗?
但是,当你回头看看比特币,唯独只有它,依然一骑绝尘、屡创新高,似乎完全不受这一切的影响!
我们不禁要想,是不是整个行业陷入"以太坊思维惯性"太久了,以至于我们都完全忽视了比特币!
毕竟,以太坊就是受比特币启发,源自比特币社区。以太坊只是对比特币的一种解读方式,但整个行业把以太坊模式当成了全部。
如果要找到以太坊问题的根源,以及重新寻找新的范式创新机会,那就必须回归比特币,重新理解比特币,重新从比特币中寻找创新源泉,就像以太坊诞生之初那样!
让我们一起暂时摆脱以太坊思维惯性,回到比特币去思考!
二、机械共识和社会共识
解读比特币的角度有很多,但今天我们讨论的以太坊和比特币都属于公链范畴。谈到公链,共识机制是绕不开的话题!
所谓公链,就是公有区块链,是谁公有的?是一群参与共识的人共有的,公链必须依靠共识来驱动,没有共识就没有公链。所以,讨论公链如果不谈共识那就是空谈!
公链的共识分为机械共识和社会共识。
公链的本质就是依靠一套机械共识来不断凝聚社会共识的去中心化系统。(二层网络不是公链,二层网络只需要一个定序器节点就可以运行,二层网络本身没有共识机制。二层网络没有机械共识,只有社会共识,因此,二层网络的价值没有机械共识来支持。目前大部分项目,既没有机械共识,也没有社会共识,这是项目失败的根本原因)
所谓机械共识就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公平参与的共识机制,比如PoW机制,机械共识的参与方式是算力,算力越强,机械共识就越强;所谓社会共识就是围绕公链的生态、影响力,包括链上应用、用户等等数据,最终体现在币价。
机械共识的参与者是公链的首要投入者、受益者和建设者。
公链的启动和运行完全依赖机械共识的参与者,机械共识参与者投入大量成本(算力和能源等)参与公链,因此,只有机械共识的参与者,才有最原始的动力去推动公链生态的发展,因为,他们是首要投入者也是首要受益者。因此,为了帮助公链获取更大的社会共识,机械共识参与者会继续推动公链生态的发展,而公链生态吸引来的应用开发者大都是流动的,他们并不如机械共识参与者更深的绑定在公链利益之上(除非他们自己也变成了机械共识参与者)。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比特币生态的早期推动者基本都来自于矿工群体。而以太坊链上的许多头部应用选择另立门户。
所以,当一个公链的币价开始疲软,那是社会共识变弱了,而更底层原因是机械共识变弱了,或者说参与机械共识的人离散了。
那么,我们来从"共识"角度对比下比特币和以太坊。
三、回归比特币共识,反思以太坊和行业
比特币的机械共识是一个动态竞赛模式。以太坊的机械共识是一个静态固定收益模式!
比特币的矿工要想获得出块权,每一个节点必须在同一时间段投入同样的算力和能源去竞争,但是最终网络只会选出一个节点出块,而其他所有"陪跑节点"的投入作为一种巨大的冗余成本附着在了比特币的价值之中。
通俗点说,比特币网络铸造每一枚比特币的实际投入成本远远大于单一出块节点支出的成本,它是以消耗所有"陪跑节点"的成本为代价的一种铸造方式。所以,比特币矿工为了已经投入的巨大冗余成本会不断参与算力竞赛,直到抢到出块权,这是比特币网络共识不断壮大的原因。
所以,比特币网络的实际共识成本远远大于目前比特币总市值。大概是大出多少倍呢?如果我们以比特币历史平均10000个挖矿节点来算,这个理论差距应该是1万倍。但是,目前全网比特币活跃矿池约20个,加上单独Solo的矿工,我们预估总共50个,我们把矿池当作一个总节点,这个成本差距大致有50倍。
这就是比特币的PoW动态算力竞赛模式给比特币带来的共识安全性,所以,比特币的共识安全几乎是无法评估的强度!
而以太坊的PoS机制是一个静态固定收益模式,实际投入多少ETH可以获得多少ETH收益,基本是一个静态的固定收益,目前基本稳定在5%左右。所以,ETH共识的参与者不需要竞赛,不需要额外支出冗余成本,只需要计算,就可以在不需要投入额外成本的情况下参与利益分配。这也是以太坊早期宣传的所谓PoS机制不会产生能源消耗的"优点"。但是,这个"优点"也变成了以太坊网络共识的弱点。因为没有冗余成本的投入,以太坊的共识成本实际变低了,因此,以太坊网络的共识价值实际上也降低了!
所以,当把比特币的PoW机制和以太坊的PoS机制进行对比时,你就会发现,比特币的网络共识成本几乎是不可估量的,随之不断的算力和能源投入,其共识是无上限的。而以太坊的共识是有上限的,是可计算的,ETH的质押率就是以太坊的共识上限。
因此,在机械共识层面,比特币的机械共识相较于以太坊也更强大,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社会共识的差异,最终,直接表现在了币价层面。
不仅如此,如果从物理学(热力学)角度去看比特币的POW机制,我们会发现,POW机制驱动着比特币成为一个更接近生命体的熵减系统,这是比特币网络一直充满生命和活力的物理学原理。
在热力学角度,宇宙中所有的事物都是走向熵增,也就是从有序走向无序,从秩序走向混乱,最终走向寂灭!
但是,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生命!
生命以负熵为食——薛定谔。
所谓负熵是一种可以帮助内部系统从无序转向有序的外部能量。生命就是通过消化负熵,把无序转换为有序,在局部时空中创造了熵减。
但是,熵减现象只是存在于局部时空,而且,生命每形成一分熵减,就会向外部宇宙排放两分熵增,两者相加,对于宇宙来讲仍然是熵增。
比特币的PoW机制,就是让网络内一群混乱无序的拜占庭节点,通过不断消化算力和能源进行运算求解,最终,运算最快的节点获得出块权,节点间迅速验证并达成共识,最终,一个无序混乱的网络达成了一致性,形成了一种秩序,也就是创造了一个熵减系统,一个生命体!
因此,在比特币这个生命体,矿工从外部输入的算力和能源是"负熵",可以帮助比特币网络内混乱无序的节点达成共识和一致,从而创造了熵减系统。那么,PoW机制就是比特币这个生命体的消化系统,矿工提供"负熵",最终,成就了比特币这个生命体!
这是比特币可以一直壮大生长的物理学原理。
那么,我们来反观以太坊:
以太坊创立之初也是采用PoW机制并持续运行了超过七年,这七年也是以太坊突飞猛进的七年。直到2022年9月,以太坊正式从PoW机制转向PoS机制,一切悄然发生了变化。
切除PoW机制,让以太坊失去了外部算力和能源的输入,也就丧失了持续吸收"负熵"的能力,就像一个切除了消化系统又未能找到替代方案的生命体,虽然,短时间内实现了瘦身,但是,由于缺乏持续的进食能力,逐渐走向衰亡几乎是必然的。
有人说,以太坊之所以价格疲软,那是因为生态缺乏创新,链上应用和用户没有持续新增所导致的。那么,造成这些情况的更深层原因是什么?
就像我们前面说的,机械共识直接影响社会共识。生态、应用、用户、币价这些都是社会共识的表现,社会共识变弱的本质是因为机械共识变弱了。
以太坊的机械共识为何变弱了?
PoS机制是静态固定收益模式,缺乏算力和能源竞争,无法形成冗余成本,进而机械共识削弱了;PoS机制缺乏吸收"负熵"的能力,无法通过输入"算力和能源"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增趋势;PoS的质押机制也直接导致了富者恒富、阶级固化,当阶级固化,形成的就是社区缺乏创新和活力,最终这些能力外溢,便成就了其他竞品。
这一系列表现出来的就是以太坊生态、应用、用户、币价等社会共识指标的疲软!即使可以通过强行拉升币价去拔高社会共识,但是,物理学原理是不可违背的。
以太坊确实颓势已现,这轮周期步步落后于比特币,就是最真实的结果!而下一轮周期也必将拉开更大的距离!
以太坊尚且如此,其他模仿以太坊的公链,必然也难逃颓势!加密行业走到如今的地步,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