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DAO治理中的愤怒退出机制:保护少数派利益的双刃剑

robot
摘要生成中

"愤怒退出":DAO治理中的保护机制与误解

"愤怒退出"(Rage Quit)作为DAO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近来随着DAO的快速发展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仍存在一些误区,甚至一些专业媒体也经常误用。

这一概念源于2019年以太坊丹佛大会上Ameen Soleimani及其团队发布的Moloch v1协议。该协议旨在简化DAO的创建和管理过程,其核心代码仅400多行,相比其他复杂的DAO操作系统更为简洁易用。

在DAO治理中,为了防止多数派滥用决策权侵犯少数派利益,Moloch协议引入了"愤怒退出"机制。具体而言,当一个提案通过但尚未执行时,反对该提案的成员可在7天宽限期内选择"愤怒退出",取回其在合约中的剩余权益。

"愤怒退出"机制有几个关键特征:

  1. 由智能合约强制执行
  2. 仅限于在上一轮投票中投反对票的成员
  3. 只能在提案通过但未执行的宽限期内进行
  4. 退出时只能取回合约中的剩余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愤怒退出"的前提是成员对DAO财库有直接、可追溯的历史投入。如果成员未向财库注资,则无法执行"愤怒退出"。

随着Moloch v2协议的推出,"愤怒退出"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v2版本支持共同投资,使其适用范围扩大到商业领域。这促进了Investment DAO的兴起,如The LAO、Flamingo和MetaCartel等。

然而,"愤怒退出"并非适用于所有DAO。大多数DAO的结构和运作方式不满足实施"愤怒退出"的基本条件。许多DAO成员并未直接向财库注资,因此其成员资格与财库余额无直接关联。

事实上,我们经常看到的"愤怒退出"案例,如创始人提议"愤怒退出",往往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说法,实际上是各方协商的结果。除非创始人的权益与DAO财库中的资金有明确对应关系,否则他们在退出时也无权提取资金。

Nouns DAO是一个特例,它在分叉后的新合约中支持了"愤怒退出"功能。这主要是因为Nouns本质上更像一个捐赠型DAO,每次Nouns拍卖成交都为财库带来可追踪的资金。

总的来说,"愤怒退出"这一概念随着DAO的发展不断演变。它不仅是一种技术实现,更代表了对自由、公正和共同体权益的探索。作为DAO治理中的一个重要机制,"愤怒退出"反映了去中心化组织在面对挑战时的创新思维,为未来数字社会的运作机制提供了valuable参考。

RAGE-9.8%
ETH-1.79%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链上小透明vip
· 18小时前
嘁 真退就退呗 加个愤怒干啥
回复0
OnlyOnMainnetvip
· 18小时前
摆烂才是最好的退出机制
回复0
LiquidityOraclevip
· 18小时前
有内鬼!退出T退出!
回复0
养老笑看大饼vip
· 18小时前
看见rage就烦 躺着不香么
回复0
GateUser-afe07a92vip
· 18小时前
少数派的反抗也这么难啊
回复0
割肉清仓侠vip
· 18小时前
炒币的都懂这个 很真实
回复0
Ser_Ngmivip
· 18小时前
发币就run?谁懂啊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