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金管会召集银行喊「不准限贷」开房贷水龙头:不得拿银行法72-2条拒绝民众

robot
摘要生成中

金管会要求银行不得再以《银行法》72-2条收缩房贷,并严禁房贷搭售保单,公股银行面临存款缺口与政策负担的双重挑战 (前情提要:台湾房市爆「开价上天、成交躺平」砍价从15%起跳,明年会再跌? ) (背景补充:台中海线房市惊爆「跌破3字头」,房仲苦笑:租客能买个睡觉的地方) 金管会昨日深夜突袭与八大公股银行完成一场闭门会议,为近月延烧的「房贷荒」定出新规。会后结论简单明确:银行日后不得再以《银行法》72-2 条为借口,拒绝或延迟首购、自住贷款,也呼应了行政院长卓荣泰近期希望解决民怨向银行呼吁的「开启房贷水龙头」,不过动区接获银行业内人士投书,认为金管会只是例行配合致令喊话,实际上房贷缓解可能成效不大。 72-2 条不得当拒贷理由 72-2 条本用来把银行不动产放款金额限制在存款与金融债 30% 内,但据了台湾业内银行普遍自订 28% 左右警戒线,一旦逼近就收紧额度、拉高利率,拖慢拨款流程,以免触发央行与金管会的水位警告,同时也让资金额度周转保留空间。对此银行局长童政彰直言: 「72-2 条不能成为限缩民众自住与首购贷款的理由。」 银行局长童政彰在会内要求银行「扩大分母」,透过争取存款让放款比回到安全水位,而非直接关紧水龙头。这番谈话既是监管命令,也是对传统存放款模式的提醒:房贷供给缺口应先用资金来源解决,而非把风险转嫁给购屋者。 金管会强化查核:禁止搭售话术 利率走高、额度吃紧时,推销房贷寿险最易让借款人误以为「不买保险就拿不到钱」。金管会主委彭金隆提出三大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启动金检查核,揪出任何涉嫌搭售的销售话术,自 2023 年起金检早已向消费者保护与风险管理倾斜,这次禁令只是把压力正式公开化。 为减少灰色地带,金管会把「销售时点」定义得更细:贷款审核、签约与说明会期间不得推销保险;若客户日后想买,需另行签署。监理机关透过流程切割,划出保单与房贷的边界,确保资讯对称。 公股银行进退两难:存款缺口对决政策负担 扩大分母说得容易,做起来却考验公股银行。尽管名列市场龙头,公股行库资金成本常高于民营同业,对大额存款或邮政储金缺乏吸引力。同时,新青安贷款、筑巢优利贷等政策案占去大量放款额度,使他们在房贷比率上更接近警戒线。 彭金隆特别强调: 「公股或民营银行,都要负起社会责任,全力支持首购与自住需求。」 为提高透明度,金管会将采金检和资讯揭露双管齐下,包括定期公布各银行不动产放款比与政策性房贷占比,让市场看得见谁真正执行政策、谁仍把 72-2 条当挡箭牌。 银行从业人士:政令呼吁有限、实际上没帮助 而在此会后,房贷限贷令会出线缓解现象吗?一名公股银行放贷业务组人士对动区表示,可能仅在政策宣导上有政治意义,实际上可能对房市无感,因为当前问题仍是「水不够」,因此硬开水龙头仍然是水流很小,实际上仍贷不到房贷、更不用想政府支持的新青安,除非对银行法修正相关规定数字,或者央行打破中立原则用货币政策支援政策,不然不应该有更多的幻想。 过去市场传闻的央行限贷令好像是下达后,民众就贷不到了,实际上这是倒果为因,当时其实是房市正热,部分特别配合的银行搞到风控跟水位吃紧,而不配合新青安的银行仍有水位余额,形成一种配合政策不平均的状况,限贷令宣布后,没有水位余额的银行才好请民众到有额度的银行申办。 而现在的问题是没有水了,房贷水位的大宗应是本金的摊还,除非央行与立法院相关人士配合修法放水至32.5%,甚至35%,不然银行面对的是新青安贷款户5年内不用缴房贷本金,银行配合新青安的贷户第一批至少要到近2028年才会开始还本金,因此除非修法、或者央行违背独立专业用货币政策支援政令,不然短期对房市贷款都没有任何帮助。 当然你觉得金管会不知道实际的状况吗?但他们是政府派的官员,首要目的是「服务人民」,立场与我们第一线的银行人士不同,政治服务性可能更重要,所以就开了一个这么没意义的会议。 相关报导 房市准备崩盘?台股崩跌让「卖房救股族」暴增,抵押贷款业务电话接不完 房市比特币「黄金交叉」来了!帅过头喊房价再跌2成:2025必有第八波打房、分两次打 比特币.房市黄金交叉:币圈KOL买台北、台积电工程师赔售、建案开工量创5年新低〈台湾金管会召集银行喊「不准限贷」开房贷水龙头:不得拿银行法72-2条拒绝民众〉这篇文章最早发布于动区BlockTempo《动区动趋-最具影响力的区块链新闻媒体》。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