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 还是通缩?

最近宏观经济领域的讨论突出了对通胀趋势的对比观点,特别是考虑到以经济学家莱西·亨特和史蒂夫·汉克为主的访谈。亨特以其通缩展望闻名,而汉克则主张通胀放缓,他们提出的分析挑战了持续通胀的主流叙事。在投资者劳伦斯·莱帕德(Lawrence Lepard)与主持人亚当·塔加特在Thoughtful Money平台的详细对话中,莱帕德批评了这些视角,同时概述了他自己对货币政策、资产价格和经济周期的预期。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这些观点,我们需要回顾当前的宏观环境。美国经济正面临高债务水平、贸易紧张和货币政策转变的挑战。美联储的利率路径、财政赤字和全球地缘政治因素都在塑造通胀预期。亨特和汉克的观点代表了谨慎的一端,而莱帕德则强调潜在的通胀风险。通过考察这些辩论,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经济的不确定性,并为未来决策提供指导。

对汉克通胀放缓展望的批评

汉克的观点强调通胀放缓,将其归因于债务负担和过度借贷后消费减少等因素。他指出历史例子,如1929年股市崩盘,其中债务解构导致通缩。然而,莱帕德质疑这一框架在当前环境中的适用性,认为中央银行和政府的政策响应往往通过激进的货币扩张来抵消通缩压力。这反映了现代经济中干预主义的作用,不同于历史上的自由放任政策。

分歧的核心在于通胀的测量。汉克依赖官方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建议货币供应增长(M2)大约4.5%不足以满足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并且M2需要以6%的速度扩张以实现持续通胀。莱帕德反驳称,CPI低估了真实通胀率,举例如电价上涨超过每年3%。他认为M2增长本身就是通胀的核心驱动因素,在不同部门中表现不均,包括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GFC)后低利率时期资产价格的膨胀。

这一分歧突显了货币指标的更广泛辩论。历史数据显示,M2在50年中平均增长7%,与长期通胀趋势一致,但短期波动——如COVID-19期间峰值9%后收缩4.7%——使预测复杂化。莱帕德的分析表明,面值接受官方指标忽略了结构性偏差,可能导致低估通胀风险。例如,资产通胀如股市和房地产泡沫在标准CPI中未充分体现,却显著影响财富分配和经济稳定性。

进一步扩展这一观点,我们可以考察货币理论的历史演变。从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视角来看,货币供应是通胀的主要决定因素。汉克作为货币主义者,似乎部分同意,但他的焦点更多在短期调整上。相比之下,莱帕德采用更严格的货币主义方法,强调资产通胀渠道。这些渠道在2010年代的量化宽松中显而易见,导致股市繁荣,但消费品通胀保持温和。这表明通胀可能从商品转向资产,挑战传统指标的有效性。

此外,当前全球环境增加了复杂性。供应链中断、地缘政治紧张(如俄乌冲突)和能源转型都在推动成本上涨。这些因素可能放大莱帕德的担忧,即官方数据未能捕捉真实的经济压力,从而误导政策制定。

与亨特通缩论点的分歧与一致

亨特的通缩预测更为明显,预测由于财政动态和外部冲击导致的价格下降。他认为美国财政状况比普遍认为的更平衡,批评国会预算办公室对最近立法如“大美丽法案”的预测存在会计错误。亨特估计关税收入超过3000亿美元,可能抵消赤字,这反映了对贸易政策的乐观评估。

莱帕德挑战这一乐观主义,指出最近关税征收每月约200亿美元,年化2400亿美元——低于亨特的预测。他强调该法案的潜在额外支出,估计为2000-6000亿美元,并警告经济放缓可能通过减少收入和增加安全网成本恶化赤字,正如2008年和2000年赤字占GDP的6-8%上升所见。这种财政恶化可能放大周期性风险,导致更严重的衰退。

然而,莱帕德同意亨特对金德尔伯格螺旋的引用,参考1930年代的历史关税如斯穆特-霍利关税,平均19.7%——类似于当前的美国水平18%。关税作为税收,减少需求、贸易赤字和外国对美国市场的投资,可能导致通缩压力。美元走弱可能进一步阻止外国资本,因为货币损失抵消资产收益。这一点在当前市场中已初现端倪,外资流入放缓。

这一部分一致揭示了细微的观点:虽然关税可能诱发短期通缩,但莱帕德强调可能的政策响应——激进的货币宽松——以防止系统崩溃。亨特呼吁在100个基点利率下调与此一致,尽管莱帕德指出美联储在利率费用上升中的限制性立场中面临“财政紧急”。这突显了政策两难:短期稳定 vs. 长期可持续性。

为了深化分析,金德尔伯格螺旋源于查尔斯·金德尔伯格的著作,描述了金融危机如何通过反馈循环放大。应用于当前,关税可能启动需求收缩,导致全球贸易减少和投资流出。这与大萧条时期类似,当时保护主义加剧了经济衰退。莱帕德补充说,美元贬值可能放大这些效应,因为外国投资者面临汇率风险,进一步削弱市场流动性。

一致之处在于承认结构性风险,但分歧在于政策弹性。历史显示,中央银行干预如美联储在2008年的量化宽松,往往逆转通缩趋势,转向再通胀。这可能在当前周期中重演,尤其是在财政主导的时代。

更广泛的影响:通胀、第四转折和资产策略

讨论扩展到长期周期,将当前时代框架为“第四转折”(2008-2038),以机构动荡和潜在货币重置为特征。莱帕德预计三年内重大通胀事件,由财政主导驱动,其中印钞覆盖利息支付。历史平行,如二战后收益率曲线控制导致17-21%的通胀峰值,支持这一展望。这提醒我们,货币政策的历史教训往往被忽略,导致周期重复。

能源成本成为关键通胀因素,美国电价因AI驱动需求上涨。这可能将能源提升为增长的实际限制因素,类似于页岩繁荣前油价,可能盖过美联储基金利率。向核能和天然气扩张的政策转变可能缓解此,但延迟风险持续价格压力。举例来说,中国在核能投资上的领先地位突显了美国的滞后,如果不加速,可能丧失竞争优势。

对于资产配置,莱帕德主张健全货币替代品:黄金、白银和比特币。黄金和白银已突破关键阻力水平(黄金3500美元,白银超过40美元),信号从压制中的突破。比特币,被视为数字稀缺性,固定供应2100万,预计年底达到14万美元,2030年100万美元,由于采用曲线而表现优异。矿业公司相对于金属仍被低估,以低现金流倍数交易,具有进一步收益潜力。

相比之下,股票似乎被高估,尽管商品相关和国际股票提供机会。莱帕德警告零分配到健全货币资产,推荐10-30%以保护免受贬值。这在波动市场中尤为重要,多元化可缓解风险。

扩展这一部分,第四转折概念源于威廉·斯特劳斯和尼尔·豪的著作,描述社会周期每80-100年一次,包括高潮、觉醒、解构和危机阶段。当前危机阶段涉及债务危机和社会分裂,可能以货币改革结束。莱帕德引用历史重置,如罗斯福1933年黄金重定价,以对抗通缩。这可能在当代重演,通过数字资产如比特币增强。

在资产策略中,比特币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固定供应,与黄金的年增长1-2%形成对比。这支持其作为对冲的潜力,尤其在数字化经济中。矿业股票的估值动态反映了杠杆效应:金属价格上涨放大利润,但也增加波动性。投资者应考虑多元化,以缓解风险,并监控全球趋势如中央银行黄金购买。

结论

亨特和汉克的访谈阐明了债务、关税和财政压力的通缩风险,但莱帕德的分析突出了政策干预的反向通胀力量。这一紧张表明波动路径:经济放缓中潜在短期通胀放缓或通缩,随后在“大印钞”情景中激进印钞。投资者面临传统资产可能表现不佳的景观,青睐对真实资产如贵金属和加密货币的多元化曝光。最终,解决这些动态可能需要结构性改革,如返回健全货币原则,以在持续货币挑战中稳定系统。

为了更深入探讨,我们可以考虑潜在情景。如果通缩主导,债券可能受益于安全飞行,但政策响应可能导致收益率曲线控制,类似于1940年代。这可能引发资产重新定价,青睐流动性资产。相反,如果通胀加速,商品和硬资产将成为首选。政策制定者面临两难:平衡增长与稳定性。美联储的鸽派转向,可能在未来加剧通胀压力。投资者应保持警惕,教育和多元化是导航这一时代的钥匙。

BTC-1.27%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