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將如何影響2025年加密貨幣的價格?

深入探討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對2025年加密貨幣價格的影響。分析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政策調整、全球通膨走勢,以及傳統市場外溢效應對Bitcoin及其他加密貨幣的影響,為經濟學學生、研究人員及金融從業者提供重要洞見。

聯準會政策轉向引發2025年加密市場劇烈波動

2025年,聯準會政策調整對加密貨幣市場產生深遠影響,數位資產對貨幣政策展現多元反應。聯準會於10月首度降息時,加密市場並未依照傳統預期強勢反彈,反而表現出謹慎態度。這一現象反映「中性流動性」環境,而非通常推升風險資產的寬鬆格局。

NEAR Protocol價格走勢直觀展現政策衝擊,在聯準會重要公告時點出現劇烈波動:

日期 NEAR價格變化 聯準會政策事件
2025年9月18日 +12.4% 聯準會釋放降息訊號
2025年10月10日 -17.3% FOMC會議紀要後流動性疑慮升溫
2025年11月7日 +31.9% 暗示資產負債表擴張

10月市場下跌,正值投資人憂心聯準會內部對未來政策方向存有分歧。10月10日比特幣大跌,NEAR同時走低,機構投資人減少高貝塔數位資產部位,NEAR價格在24小時內由2.88美元降至2.38美元。

數據顯示,加密貨幣市場與聯準會決策的關聯性日益提升,機構參與推動數位資產成為高度敏感的宏觀金融工具。這一變化象徵加密市場機制的根本升級。

2020至2025年全球通膨形勢對比特幣「數位黃金」形象造成重大衝擊。高通膨期間,傳統黃金作為價值儲存表現明顯優於比特幣,而比特幣與風險資產高度連動,未能有效發揮通膨避險功能。

2025年市場數據進一步凸顯此一落差:

資產 2025年績效 波動性 監管狀況
黃金 +55.2% 較低 全球認可
比特幣 -1.2% 約高3倍 持續演化

自2011年統計以來,比特幣首度成為主要資產中表現最弱者,黃金則全年領先。這一歷史性反轉削弱了比特幣「數位黃金」地位,暴露其在真實通膨環境下的脆弱性。

聯準會及其他央行的貨幣政策為比特幣通膨避險理論帶來現實考驗。雖然比特幣數量有限,理論上具備通膨避險優勢,但2020-2025年實證數據顯示,在貨幣體系完善的經濟體中,比特幣更傾向於高風險投機屬性。

這種落差意味著,當經濟不確定性升高時,投資人更偏好黃金的穩健,而非比特幣的高波動性來規避貨幣貶值風險。

傳統市場溢出效應加劇加密貨幣價格波動

加密貨幣價格受傳統市場溢出效應顯著放大,全球不確定性階段波動傳導尤為明顯。研究顯示,比特幣及其他數位資產與股票、商品、貨幣等傳統金融工具呈現高度波動連動,資產間相關性強化價格影響通道,極端事件時更為明顯。

2025年10月FTX崩盤成為跨市場風險傳染的典型案例。NEAR Protocol價格圖表期間劇烈波動:

日期 NEAR開盤價 NEAR收盤價 當日變動
2025年10月9日 $2.965 $2.881 -2.83%
2025年10月10日 $2.882 $2.383 -17.31%
2025年10月11日 $2.381 $2.300 -3.40%

實證數據顯示,加密貨幣、原油及股市之間存在強烈波動溢出效應。方差因果Lagrange乘子檢驗表明,全球不確定性因素會直接引發加密市場劇烈波動。尤其在經濟政策不確定性下,比特幣波動顯著升溫,突顯宏觀因素如何跨資產類別傳導風險。

對投資人而言,此種連動波動格局在市場壓力期間削弱分散化優勢,重大經濟事件與監管變動下,傳統與加密市場同步性持續提升。

常見問題解答

NEAR幣有發展潛力嗎?

有,NEAR幣具備廣闊前景。預估至2025年,憑藉創新區塊鏈技術與生態系統擴展,將迎來顯著成長。

NEAR幣有機會漲到100美元嗎?

NEAR達到100美元雖具挑戰性,但若市場大幅擴展且執行代幣銷毀,仍有可能。不過,以目前流通量和估值來看,這屬於長期投機目標。

NEAR幣是什麼?

NEAR幣是NEAR區塊鏈的原生加密貨幣,專為AI原生應用設計。主要用於開放AI經濟中的交易與治理,去中心化AI代理可直接服務並互動用戶。

NEAR比Solana更優秀嗎?

Solana市場規模更大、交易量更高且NFT項目更多。NEAR雖快速發展,但現階段在這些面向仍不及Solana。

* 本文章不作為 Gate 提供的投資理財建議或其他任何類型的建議。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