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 2025 年後,比特幣價格在一度衝擊 110,000 美元無果後,受到宏觀壓力和去槓杆影響,短暫回落至 100,000 美元下方。主要原因包括:
雖然短期情緒較弱,但市場並未出現類似歷史頂部的極度恐慌信號,多項鏈上指標甚至開始顯示出反彈潛能。這也讓“比特幣能否在接下來幾個季度反攻到 130,000 美元”成爲當前討論焦點。
鏈上監測機構數據顯示,大額持有者(1,000 BTC 以上)在 BTC 回調至 95,000—100,000 美元區間時,開始逐步買入。鯨魚是歷史週期的主力,其動作常常領先市場情緒。
過去三次大週期中,鯨魚增持 → 價格企穩 → 新一輪趨勢啓動 的模式高度一致。
數據顯示,BTC 正從交易所繼續轉出,意味着市場傾向長期持有而非短線賣壓。交易所流出與牛市中期較爲類似,顯示投資者並未悲觀到完全放棄本輪週期。
長期持有者(LTH)的 SOPR 接近 1,這是多輪漲開始前的典型區間。當長期持有者願意繼續堅守而不拋售,說明底部區域支撐正在形成。
綜合這三項鏈上指標,比特幣反攻並非沒有基礎。
結合鏈上數據、機構觀點以及宏觀因素,可以大致給出以下預測區間:
適用於以下情況:
此區間意味着比特幣維持震蕩格局。
是目前市場最受關注的區間。支持該區間的理由包括:
這也對應本文標題提出的“反攻至 130,000 美元”的核心依據。
適用於下列樂觀場景:
此區間意味着 2025 下半年或出現新高。在 SEO 關鍵詞布局上,本文的邏輯清晰對應於 Bitcoin price prediction 最新趨勢。
盡管鏈上指標偏多,但以下風險可能阻礙漲:
宏觀政策反復:联准会若繼續維持高利率,將對加密市場構成顯著壓力。
市場可能再次去槓杆:一旦 BTC 重新向上衝擊關鍵阻力,多頭過度擁擠也可能造成短線劇烈波動。
地緣政治與監管政策:如美國或歐盟出臺更嚴格的監管條例,可能降低機構參與速度。
ETF 流入的持續性未知:ETF 是本輪牛市關鍵,但流入並非單向,若出現連續淨流出,市場可能震蕩時間更長。
長期邏輯仍然完好。
可關注價格在 105,000–115,000 美元間的區間震蕩機會。
突破 120,000 美元後,可追蹤成交量判斷是否形成新的上升趨勢。
分享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