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什么是意图型 DeFi?

本章介绍了意图型 DeFi 的概念 — 一种与 DeFi 协议交互的新方式,用户定义他们想要的结果,而不是如何达成目标。本章解释了这种模式如何解决用户体验差、交易失败和链分散等关键痛点。你将了解为什么意图型系统正在获得关注,以及它们如何将焦点从操作转向目标。

去中心化金融与意图型 DeFi

去中心化金融自 2020 年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技术增长,但其用户体验仍然不够直观。大多数用户,即使是熟悉 Web3 的用户,仍然通过构建手动交易与 DeFi 互动,就像必须完全按照编写的步骤指令那样执行。如果任何条件发生变化,交易就会失败。这种刚性限制了可访问性和效率,尤其是在多链世界中,流动性是分散的,桥接引入了复杂性。

意图型 DeFi 挑战这一模式,转变范式。用户不是告诉区块链如何执行交易,而是简单地声明他们想要的结果——“一个意图”。然后这个意图被第三方接收,他们竞争使用最有效的工具和路径来实现它。因此,用户不再需要决定如何执行交易。重点从”如何做”转移到”想做什么”。

从交易到意图:结构性转变

意图是目的的高层次声明。例如,”我想用 1 ETH 换取尽可能多的 USDC”就是一个意图。它没有指定使用哪个链,在哪个 DEX 交易,或如何处理滑点。它只是表达了一个目标。找出最佳路径的责任交给了求解者,他们是自动化代理或协议,能够评估多种路径并以最有效的方式实现意图。

这引入了意图型系统和传统交易型系统之间的关键结构差异。交易是原子性的、明确的且手动构建的。意图是灵活的、抽象的和结果导向的。用户不必依赖手动串联跨链智能合约交互,意图允许这些决策由第三方以编程方式处理。

实践中,意图通常在链下提交或在专用意图层内提交。这些消息描述了用户的目标和任何限制条件,如截止日期或最大滑点。一旦广播,求解者会监听可用的意图并尝试竞争性地实现它们。这为钱包、聚合器和跨链基础设施开辟了新的设计可能性。

为什么传统 DeFi 达到了极限

当前的 DeFi 堆栈严重依赖于同步执行。如果用户想要交换代币,他们必须启动交易,选择执行路径,并一次性完成所有交互。这几乎没有优化空间。如果交易过程中燃料费突增或流动性枯竭,交易可能会失败或以较差的价格执行。

此外,跨链 DeFi 要求用户手动与桥进行交互,通常需要复杂的多步骤流程。管理链、钱包和交易的心智负担是巨大的。对于新手来说,这种复杂性是入门的主要障碍。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用户也经常因交易失败、意外的燃料成本和协议特定的特性而感到沮丧。

意图型系统旨在通过从用户身上移除负担来解决这个问题。当用户表达一个意图时,他们是在陈述期望的结果,并将实现的逻辑交给优化、竞争性的求解者。这些求解者可以评估实时流动性条件,比较执行路径,并在多个协议和链上异步或原子性地实现意图。

实践中的意图型逻辑:交换示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方法,考虑一个简单的交换。用户想要用 1 ETH 换取 USDC。在交易型模型中,他们必须选择 DEX(例如 Uniswap),选择路径(ETH→USDC),批准代币支出,并提交交易——希望在确认之前没有任何变化。

在意图型模型中,用户只需说:”我想以最佳可用汇率将 1 ETH 兑换成 USDC。”就这样。意图被广播。求解者可以:

  • 检查所有可用链上的流动性,
  • 选择最高效的 DEX 或桥,
  • 如有必要,跨链执行交易,
  • 将 USDC 返回到用户首选网络上的用户。

这个过程消除了在多个平台上手动路由、桥接或批准的需要。它更快、更安全,也更加用户友好。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人们实际思考的方式:以目标为导向,而不是执行步骤。

意图型 DeFi 的优势

意图最直接的优势是改善了用户体验。用户不需要了解幕后发生的事情。他们只是陈述目标并接收结果。这种简化为更广泛的受众打开了 DeFi 的大门,包括那些觉得当前系统令人生畏或不透明的人。

意图还创造了更高效的市场。由于求解者竞争实现意图,执行质量往往会提高。最佳价格、路由或路径获胜。这种竞争层引入了当今僵化系统中缺失的优化动态。意图还允许批处理和捆绑。诸如交换、质押和再平衡等多个操作可以包装成单一表达并一起执行。

另一个关键优势是可组合性。意图可以与多个链上的多个协议进行交互,而用户无需了解它们之间的技术边界。这为更像智能助手而非静态工具的可编程金融创造了基础。

最后,意图有助于减少 MEV 暴露。由于意图实现可以通过私有协商或密封竞标拍卖进行,前置交易的风险被最小化。求解者可以在链下构建执行策略,并且只有在一切都锁定后才提交交易,不给 MEV 机器人留下可利用的痕迹。

当今使用意图的真实协议

几个项目已经在实现意图型架构。CowSwap 使用批量拍卖,允许求解者实现交易,同时最小化滑点和 MEV。Uniswap X 更进一步,启用了链下 RFQ 实现,允许任何人提交代币交换的意图,并从全球求解者网络获得优化执行。

Anoma 正在从头开始构建一个以意图为中心的协议。在他们的模型中,每一次价值转移都始于一个意图。求解者基于共享状态执行多方匹配和结算。另一方面,Anvil 专注于为跨多链的可组合意图创建共享结算层。像 Flashbots SUAVE 这样的项目正在探索基于拍卖的实现方式,其中意图束可以以隐私和公平性保证进行竞争性执行。

这些系统的共同点是它们从与智能合约的直接交互转向了结果市场。意图不是一个小升级,它们是 DeFi 如何运作的新思维模式。

对于终端用户,这种转变意味着更简单的界面和更少的摩擦。钱包可以从交易签名者演变为意图广播者。前端不再需要公开路由细节、燃料估算或手动桥接。用户获得更顺畅的体验,开发者获得围绕目标而非协议约束设计的自由。

对于建设者来说,意图引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求解者必须可靠、高效且经济合理。协议需要支持灵活的执行路径和状态协调。但那些提前适应的人将受益于更可组合、可扩展和以用户为中心的金融堆栈。

免责声明
*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课程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 本课程由入驻Gate Learn的作者创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绝不代表Gate Learn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