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区块链周丨稳定币进入新篇章:从「无聊基础设施」到全球金融创新的引擎

robot
摘要生成中

在韩国区块链周有一场以稳定币为主题的对谈「为何稳定币高速发展?」,讲者包含数据面板 Artemis 共同创办人 Anthony Yim、Circle 亚太区策略与政策副总裁 David Katz 等。随着监管法案落地、支付基础设施成熟,稳定币正快速从「加密货币的辅助工具」转变为全球金融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工程师视角:传统支付基础设施「烂透了」

Anthony Yim 表示:「自己早期曾是 Venmo (金融服务提供商) 的工程师,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处理传统支付系统中的奇怪例外情境,几乎无法开发新功能。」而稳定币的出现,等于提供了更简单、可扩展的基础设施,未来的金融创新不再被限制于确保『钱能从 A 点到 B 点』这种基本问题。

稳定币市场规模:从 3,000 亿美元走向 2 兆美元

目前全球稳定币总供应量不到 3,000 亿美元,但业界普遍预测未来数年将突破 2 兆美元。「许多金融科技公司才刚开始尝试使用稳定币,但热度已经非常高。这说明我们仍处在早期阶段,未来空间巨大。」

讲者们认为,目前 95% 至 99% 的稳定币应用仍局限于加密货币交易市场,但随着美国《Genius Act》等监管法案推进,更多传统金融机构开始尝试使用稳定币,以加快结算速度、跨境支付与资本转移。

《Genius Act》这类监管进展的价值,在于让产业之外的参与者开始认识到:稳定币真的很有用。结算不再是 T+2 或 T+1,而是 T+30 秒甚至更快。可以自动化流程,可以跨境转移资金,不必依靠传统跨国结算机制。

监管越多,创新越快?

值得注意的是,与加密产业最初「逃避监管」的精神相反,与会来宾认为监管落地反而推动更多创新。这种「监管带来创新」的矛盾现象,正推动稳定币进入新篇章。

过去几年的重点是让加密产品「能够运作」。而现在要进入下一章节,探索「能做什么」。这其中有些细节仍然棘手,比如美国银行业游说反对的「燃料共享 (fuel sharing)」问题。但最重要的改变是市场情绪,以前大家觉得稳定币很无聊,只是钱包里的数位美元,但现在建设者与应用层开始意识到,它其实是新一代金融基础设施:自由、开放、可编程。

非美元稳定币与互操作性成为未来焦点

虽然当前市场几乎完全由美元稳定币主导,但 Yim 预测未来将出现更多「非美元稳定币」。他直言:「我住在新加坡,收入与支出都是新加坡币,那么在链上交易时,我自然会想用新加坡币稳定币。」

然而,专家也指出,互操作性是稳定币必须解决的最大挑战。目前不同稳定币之间缺乏高效的清算系统,甚至不如传统银行。「未来的关键在于打造加密世界的『央行清算层』,让任何品牌、任何企业发行的稳定币都能自由互通。」

隐私与透明的平衡:加密支付的矛盾

与此同时,稳定币支付也面临隐私困境。Yim 举例:「假如我用稳定币买咖啡,咖啡师却能在区块链上看到我的薪水与存款,这显然不可行。」因此,市场出现如 ARK、Canton 等主打「可选择性隐私」的新型链,允许监管依法查验,但平时保护使用者资讯。讲者们也一致认同,隐私将是金融机构全面采用稳定币的前提。

「稳定币大爆发」将至

与会人士最后一致预测,未来将迎来一场「稳定币大爆发」。Amazon、Walmart 等品牌几乎可以肯定会推出自家稳定币,虽然成功与否尚难预料,但数量一定会急剧增长。稳定币会让 Visa、MasterCard 更受欢迎,因为支付卡依然是所有链上应用中留存度最高的产品。

这篇文章 韩国区块链周丨稳定币进入新篇章:从「无聊基础设施」到全球金融创新的引擎 最早出现于 链新闻 ABMedia。

ARK-0.88%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