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广场活动:#发帖赢代币CGN 💥
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CGN、Launchpool 或 CandyDrop 相关的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1,333 枚 CGN 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10月24日 18:00 – 11月4日 24:00(UTC+8)
📌 相关详情:
Launchpool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71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63
📌 参与方式:
1️⃣ 在 Gate 广场发布原创内容,主题需与 CGN 或相关活动(Launchpool / CandyDrop)相关;
2️⃣ 内容不少于 80 字;
3️⃣ 帖子添加话题:#发帖赢代币CGN
4️⃣ 附上任意活动参与截图
🏆 奖励设置(总奖池:1,333 CGN)
🥇 一等奖(1名):333 CGN
🥈 二等奖(2名):200 CGN / 人
🥉 三等奖(6名):100 CGN / 人
📄 注意事项:
内容必须原创,禁止抄袭;
获奖者需完成 Gate 广场身份认证;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 Gate 所有。
加密风投死于牛市?为何知名VC募不到钱
加密风投如今面临严峻挑战:投资回报低、募资困难,在生态链中议价能力弱,甚至比不上 KOL。这些一级市场的「资本之王」,为何在加密行业沦为末端? (前情提要:比特币 11 万美元,加密 VC 却快没了 ) (背景补充:KOL 们都在晒收入,而我要晒做 VC 3 年投资的血泪教训 ) 2025 年 4 月,由杜均创办的知名加密风投 ABCDE 宣布停止新项目投资和二期募资。 这家曾经活跃的投资机构,将工作重心转向已投项目的投后管理和退出安排,成为加密风投的现状缩影。 2024 年,我们曾报导过一批加密风投的「维权潮」。当时,一批资深合伙人脱下「VC」的光环,转身投入项目方或二级市场,只因为一句话:「做 VC,不赚钱」 一年过去,牛市真的来了。 比特币持续站稳十万美金,以太坊重返 4000 美元,二级市场上时不时有暴富的狂欢声。可是,当镜头转向一级市场,加密风投们过得却比上一轮更艰难。 钱没赚到,骂名倒是背了一身。 他们在生态链条里被交易所、做市商和项目方层层压制; 他们的投资逻辑在叙事崩塌后被彻底击碎; 他们募不到钱,还要被质疑「作用还不如 KOL」。 加密风投,何去何从? 加密风投怎么样了? 在上一个周期里,加密风投们习惯于快速下注。他们追逐的是叙事风口,愿意在还没有产品、甚至还没有完整团队的项目里撒钱,只要故事足够诱人,就能让 LP 和二级市场买单。 那是一个「讲故事比做产品重要」的年代,然而进入 2024–2025,这种逻辑突然失灵了。 那么,曾经活跃的亚洲加密风投如今怎么样了? RootData 的资料显示,相较于 2024 年,2025 年至今亚洲加密风投在一级市场出手次数呈现断崖式下跌。 以上个周期出手最频繁的加密风投三巨头为例,SevenX Ventures 最后一笔公开投资停留在了 2024 年 12 月,Foresight Ventures 的出手次数从 54 笔骤降到 5 笔,HashKey Capital 的投资次数也从 51 次降至 18。 在 2024 年投资机构活跃度 Top10 中,OKX Ventures 以出手 72 次位居榜首,但是这一数字在 2025 年已经大幅缩减至 12 次。 据某加密风投合伙人 Jack 观察,当前加密风投分化严重。中小型规模的风投尤为困难,很多都被迫转型。 他给出了自己的观察: 2023–2025 年间,约有 5–7% 的加密风投转向行销/KOL 代理业务; 约有 8–10% 的加密风投转为孵化/投后驱动型机构,投后团队规模扩张了 30–50%; 更大多数机构的应对方式是:转向二级市场,或者延长基金周期、降低管理成本,甚至去追求 ETF/DAT/PIPE 等合规退出路径。 换句话说:风投变服务商,或者干脆成了「韭菜中的大户」。 前加密风投投资人 Mark 更是直白地说:「现在纯做一级投资的机构几乎等于自杀。」 LD Capital 转型二级市场,创始人易理华成为 ETH 的「奶王棋手」,存在感依旧。 此外,一些加密风投正在「被迫」入局 AI 投资。 早在 3 月份,IOSG 创始合伙人 Jocy 就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自己投资组合里又一个项目转型去做 AI。当越来越多的加密投资人发现自己的投资组合里莫名多出不少 AI 创业者时,他们也不得不用脚投票。 比如,Bixin Ventures 大幅减少在加密行业的投资,选择投资 AI 领域的新兴公司,比如 IntelliGen AI,专注于 AI 医疗赛道。 转型还算是一种积极的自救,还有的机构直接宣布停止投资。由杜均创办的知名加密风投 ABCDE 在 2025 年 4 月宣布停止新项目投资和二期募资,后续将重点放在已投资的项目投后管理以及退出安排。 「ABCED 比较诚实,公开说不做了,但还有更多加密风投是秘不发丧」,受访风投从业者如此评价道。 伴随出手次数骤减,当下加密一级市场的底层范式正在发生转变,按照 Jack 的话来说,即从「流动性驱动的叙事投机」转向「现金流与合规驱动的基础设施建设」。 过去几年,加密风投的投资逻辑高度依赖叙事。但 2024–2025 年的融资数据出现了明显转向:根据 Pitchbook 数据显示,2025 Q2 全球加密/区块链风投总融资仅 19.7 亿美元,环比下滑 59%,为 2020 以来低点;同时后期轮融资占比超过 50%,意味着投资人更关注具备真实收入、可验证现金流的成熟项目。 「叙事驱动的早期项目融资难度上升,能带来收入和利润(如交易所、稳定币发行方、RWA 协议)的项目更容易获得资本青睐。」水滴资本合伙人大山说。 此外,头部交易所的「上币效应」在这一轮也大打折扣。过去,只要能上主流交易所就能带来估值流动性。但 2025 年以来,虽然币安上币数量增加,但对二级估值溢价的带动效应已减弱。根据 CoinGecko 数据,上半年新币平均 TGE 后 30 日跌幅超 42%。同时,投资退出也出现了新路径。比如合规 ETF /代币化基金(DAT),或者协议回购、生态基金等结构化二级流动性工程。 「这种转变并不意味着『投机消失』,而是投机窗口缩短,Beta 收益让位于 Alpha 筛选」,Jack 说道。 风投困局 加密风投当下的困境可以一言以蔽之:不赚钱。 加密分析师 KK 坦言,首当其冲的一点是,目前加密风投在币圈生态位中处于靠后的位置。一个项目对于风投的锁仓期是 1-3 年,但是由于加密行业叙事变化很快,可能等到解锁的时候,叙事类项目的风口已经过了,代币价格大幅下跌,甚至趋近归零。甚至还有的项目还没有熬到上所就宣布死亡了。 此外,不少加密风投在上一轮周期中接盘了太多高估值项目,到这一轮逻辑被证伪,实际营收等数据根本支撑不了高估值。 「当时有很多风投高位接盘了一些海外项目,一方面是觉得估值越高越稳,另一方面是能跟海外知名的投资机构一起投资海外项目,对品牌声誉是个加持。但是现在看来,很多都亏损了。」KK 说。 最重要的是,加密风投并没有议价能力。「本质上他们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