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11.9 AI日报 AI进化超越人类:OpenAI预言科研能力升级

一. 头条

1. OpenAI发布长篇报告:AI能力飞速进化,或将主导科研突破

OpenAI近日发布最新长篇报告《AI Progress and Recommendations》,全面回顾人工智能近期的突破、未来发展节奏与安全治理方向。报告指出,AI系统已不仅止于聊天机器人或搜寻引擎辅助,而是逐步能超越人类最聪明头脑的知识型竞赛与科研任务。

OpenAI预测,2026年AI将能完成微型科研发现,至2028年后,将具备进行重大科学突破的能力。但同时,AI的安全性也要同步控制。AI能力加速进化:从秒级任务到世纪级任务OpenAI指出,AI的推进速度远超出社会认知。短短几年内,AI从只能完成人类数秒内可做的任务,进展至能完成耗时数小时甚至数天的工作。未来几年,AI将能处理人类需百年才能完成的研究。

报告分析,AI训练成本正快速下降,每年约40倍。这意味着AI系统将更快、更便宜地获得强大能力,并在更多领域取代人类。OpenAI呼吁,必须加快AI安全性与治理的研究步伐,确保AI的发展对人类有利。

2. 美股大型科技股遭重挫,分析师警告:日经指数或将暴跌

美国股市本周遭遇重挫,其中以科技股为代表的纳斯达克指数下跌逾5%,创2022年1月以来最大单周跌幅。分析师警告,如果科技股热潮出现问题,日本股市也将承受巨大冲击。

"如果人工智能或半导体热潮出现任何问题,日经指数将立即暴跌,"日本证券公司Phillip Securities的股票交易主管Takehiko Masuzawa表示。“我确实认为,我们将继续看到更多的修正和波动性加剧。”

数据显示,日经225指数中排名前五的科技股占总权重近40%,这意味着科技股的表现将直接决定日经指数的走势。而在过去一年中,日本股市的上涨主要受益于科技股和人工智能概念股的炙手可热。

高盛交易员则对此持相对乐观态度。他们认为,尽管市场经历了回调,但年底前的上涨空间依然存在。在季节性因素、尚处早期的AI投资周期以及相对较轻的机构仓位共同作用下,指数仍有潜力进一步走高。

3. 美国政府关门影响就业数据发布,美联储面临决策困境

由于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政府"停摆",联邦储备委员会在做出关键政策决策方面面临困难,重要经济数据的发布被延迟。

美国政府于11月3日陷入"停摆"状态,原因是国会无法就2024财年支出法案达成一致。政府关门导致约80万联邦雇员被迫休假,多个政府部门被迫停止运作。

就业数据是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但由于政府关门,劳工统计局无法如期发布10月就业报告。这使得美联储在12月份的利率决策会议上,缺乏最新的就业市场信号。

分析人士指出,在缺乏关键数据的情况下,美联储只能依赖其他经济指标,如通胀数据、消费者支出等。但这些指标往往滞后于就业市场的变化,可能会影响美联储对经济形势的判断。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此前曾表示,将根据就业市场的表现来决定加息的力度和节奏。如果就业市场过于火爆,美联储可能会加大加息力度;反之则会放缓脚步。因此,就业数据的缺失无疑增加了美联储的决策难度。

4. 特朗普政府曾秘密减免超级富豪企业税收,或违宪

据外媒报道,特朗普政府曾秘密向超级富豪企业提供大规模税收减免,包括针对外国投资者的优惠新规,引起会计和咨询公司关注。专家指出,此举可能违反宪法原则。

例如,今年10月,美国国税局(IRS)发布了新的拟议法规,将为投资美国房地产的外国投资者提供优惠。今年8月,美国国税局(IRS)提议放宽防止跨国公司通过在多个国家申报重复损失来避税的规定。

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Kyle Pomerleau表示:“美国财政部显然一直在实施未经立法的减税措施。国会决定税法。财政部在税法结构上主张比国会赋予的权力更大的权力,破坏了这一宪法原则。”

这些公告尚未登上媒体头条,但已被会计和咨询公司关注到。他们担心,如果财政部越权行事,将破坏税收公平和法治。一些公司甚至考虑就此事提起诉讼。

5. 香港警方起诉案16人,将优化虚拟资产监管

香港警方就虚拟货币交易平台涉嫌诈骗案已检控16人,其中首案8名被告将交付高等法院审理。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案后当局将考虑从交易、稳定币、托管及数字资产交易商4个方面优化规管。

此前消息,警方已检控包括创办人林作在内的多名核心成员及网红,但涉案主脑仍在逃。控罪指称,林作在2023年7月8日至9月12日期间,虚假地表示或允许他人作出虚假陈述,并为诱使他人投资虚拟资产而作出欺诈或罔顾实情的虚假陈述。

检方指出,林作被指一直能够从成功提取资产,掌握一般投资者无法获得的内部资讯,并声称通过投资指定虚拟资产可获得特定百分比的回报。

香港证监会表示,将继续与警方合作,全力追查案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优化虚拟资产监管,维护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二. 行业要闻

1. 比特币短期反弹难持久,投资者情绪谨慎

比特币价格在11月9日小幅反弹,一度突破10.2万美元关口。但分析人士指出,这种反弹难以持续,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加大,投资者对风险资产持谨慎态度。

比特币近期大幅下跌,主要受到美联储加息预期和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尽管本轮加息周期可能接近尾声,但通胀高企和就业市场仍然存在压力,美联储难以过早转向宽松立场。在此背景下,比特币等风险资产难以吸引大量资金流入。

另一方面,比特币期货和期权市场显示,投资者对比特币未来走势的看涨情绪有所减弱。期货溢价和期权隐含波动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反映出投资者对比特币短期内大涨的预期不高。

分析师表示,比特币短期内或将在9万至11万美元区间内震荡,除非出现重大利好因素,否则难以重拾上行动能。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数据和美联储政策走向,审慎把握风险。

2. 以太坊遭遇资金外流,链上活跃度下降

以太坊价格在11月9日小幅下跌,一度跌破3400美元关口。数据显示,过去一周以太坊链上活跃度和资金流入均出现下滑,反映出投资者对以太坊的热情有所降温。

根据Glassnode数据,过去一周约有29.1万枚以太坊流出加密货币交易所,显示出资金外流态势。与此同时,以太坊链上活跃地址数量和转账笔数也出现回落。

分析人士指出,以太坊链上活跡度下降,或与近期以太坊生态项目的发展放缓有关。以太坊虽然完成了"合并"升级,但生态应用的创新步伐似乎放缓,难以吸引新的资金流入。

此外,以太坊期货和期权市场的投资者情绪也有所降温。期货溢价和期权隐含波动率均较低,反映出投资者对以太坊短期内大涨的预期不高。

不过,分析师认为,以太坊长期前景依然值得看好。随着以太坊生态逐步发展成熟,以太坊作为加密货币领域的基础设施,其价值将逐步体现。投资者可以把握短期波动带来的机会,但需要保持耐心。

3. 山寨币有望引领下一轮反弹,投资者需警惕风险

比特币主导地位在近期出现下滑,引发市场对山寨币反弹的预期。分析师表示,山寨币或将引领下一轮反弹,但投资者也需警惕潜在风险。

数据显示,比特币在加密货币市场的主导地位已经下降至38%左右,为近几年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部分知名山寨币如Solana、Avalanche等出现了早期的资金流入迹象。

分析师认为,山寨币反弹的主要推动力是投资者对比特币的看空情绪。当比特币主导地位下降时,往往预示着资金将流向其他加密货币,引发山寨币上涨。

不过,山寨币反弹也面临一些风险。首先,山寨币的波动性往往更大,投资者需要有足够的风险承受能力。其次,山寨币的发展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要审慎甄别项目质量。

总的来说,山寨币反弹可能会带来一些投资机会,但投资者需要保持谨慎,控制好风险敞口,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三. 项目要闻

1. OpenAI发布AI进展报告: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科研能力

OpenAI近日发布最新长篇报告《AI Progress and Recommendations》,全面回顾人工智能近期的突破、未来发展节奏与安全治理方向。报告指出,AI系统已不仅止于聊天机器人或搜寻引擎辅助,而是逐步能超越人类最聪明头脑的知识型竞赛与科研任务。

报告预测,2026年AI将能完成微型科研发现,至2028年后,将具备进行重大科学突破的能力。OpenAI认为,AI能力的加速进化将从秒级任务到世纪级任务,成本也将逐年下降40倍。但同时,AI的安全性也要同步控制。

该报告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分析人士认为,OpenAI的预测或许有些乐观,但AI确实正在快速发展,将给科研和生产力带来革命性变化。一些科学家则担忧,如果AI真的超越人类智能,将带来难以预料的风险。总的来说,报告再次凸显了AI技术的巨大潜力,以及对其安全性的重视。

2. Sui生态持续扩张,Move语言项目引发关注

Move语言生态近期持续升温,其中Sui生态发展最为活跃。Sui是一条全新的区块链,由Meta(Facebook)前员工创立,采用Move语言编写智能合约。

Sui生态最新进展包括:灰度信托上线Sui信托产品,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参与渠道;Sui上线原生USDC,为生态注入流动性;Sui生态首个游戏SuiPlay在韩国KBW大会亮相,展示游戏潜力。此外,Sui生态已吸引多个知名项目入驻,如Cetus、Navi等。

分析人士认为,Sui生态的快速发展得益于Move语言的技术优势,以及Sui团队在区块链领域的资深背景。Move语言被认为是下一代智能合约语言,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组合性。Sui生态的持续扩张,将推动Move语言在区块链领域的应用。

不过,也有观点指出,Sui生态目前可炒作资产较少,明星项目数量有限,需要更多创新项目入驻。总的来说,Sui生态被视为Move语言生态中最有发展潜力的一员,其未来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3. Stable Labs事件:Re7 Labs遭重大损失,寻求法律救济

11月4日,Re7 Labs监测到与Stable Labs旗下稳定币USDX和sUSDX最大持有者相关账户异常活动,随后借贷利率飙升。经与Stable Labs创始人沟通无果后,Re7 Labs采取保护措施,但仍遭受约1311万美元损失。

Re7 Labs表示,目前正与外部合作伙伴和法律顾问沟通,并寻求详细的法律建议以制定应对策略。据悉,Lista DAO已通过提案清算了相关恶意头寸,避免了约300万至400万美元的坏账风险。

该事件引发了行业广泛关注。分析人士指出,这再次凸显了DeFi领域的监管缺失和潜在风险。稳定币一直被视为DeFi生态的关键基础设施,一旦出现问题,将对整个生态造成冲击。

与此同时,也有观点认为,这一事件或将推动DeFi生态加快完善风控和审计机制,提高透明度,从而增强行业抗风险能力。总的来说,Re7 Labs的遭遇引发了业内对DeFi安全性的广泛反思。

4. Gauntlet建议Euler移除rUSD和srUSD,优化产品矩阵

DeFi风险管理协议Gauntlet近日在Euler社区发布新提案,建议从Euler Yield中移除rUSD和srUSD两种稳定币。

Gauntlet的分析显示,rUSD和srUSD过去30天内供应量大幅下降,目前总供应量不足2万美元,预计未来不会有大量用户需求。因此,保留这两种稳定币将增加Euler的运营成本和风险敞口。

该提案获得了社区内部的广泛支持。分析人士认为,及时优化产品矩阵对于任何DeFi协议而言都很重要,有助于聚焦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此外,及时淘汰需求较低的产品,也有利于提高协议的整体安全性。

不过,也有观点指出,Gauntlet的建议或许过于保守,DeFi协议不应过度追求短期收益最大化,而是要保持一定的多元化发展。总的来说,该提案反映了DeFi行业正在逐步走向理性和务实的发展道路。

四. 经济动态

1. 美国政府关门影响经济数据发布,美联储决策面临挑战

当前美国政府关门已持续两周,导致关键经济数据如就业和通胀数据的发布被推迟。这给美联储在12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制定决策带来了挑战。

经济背景: 美国经济在2022年经历了高通胀和加息周期,第三季度GDP年化增长率为2.6%,较上一季度有所放缓。10月通胀率为7.7%,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水平。失业率在3.7%的低位徘徊,就业市场仍然紧俏。

重要事件: 美国政府在11月中旬关门,导致劳工部无法发布11月就业报告,商务部也无法公布10月通胀数据。这些数据被推迟发布,使美联储在12月18-19日的政策会议上缺乏最新的经济指标作为决策依据。

市场反应: 投资者对美联储12月是否将继续加息75个基点存在分歧。一些分析师认为,在缺乏新数据的情况下,美联储可能会放缓加息步伐。但也有专家认为,鉴于通胀仍居高位,美联储可能会维持强硬立场。

专家观点: 高盛经济学家认为,尽管缺乏官方数据,私人就业和消费者支出数据仍可为美联储提供一些指引。但他们也承认,政府关门给美联储决策带来了不确定性。

美银美林经济学家则表示,美联储可能会根据其他经济指标和官员言论来判断加息幅度,例如服务业数据、消费者信心指数等。但他们也警告说,政府关门可能会延长美联储加息周期。

2. 日本央行行长发出警告,称日经指数可能暴跌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近日发出警告,称日经股市指数可能会出现暴跌。他的言论加剧了对日本经济前景的担忧。

经济背景: 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但长期以来一直陷入通缩和增长乏力的困境。2022年第三季度GDP年化同比下降0.8%,较上一季度有所回落。10月核心通胀率为3.6%,创下1982年以来新高。

重要事件: 黑田东彦在最新的演讲中表示,如果人工智能或半导体热潮出现任何问题,日经指数将立即暴跌。他的言论引发了市场对日本经济前景的担忧。

市场反应: 黑田的言论立即引发了日经指数的下跌。投资者担心,日本经济高度依赖科技行业,一旦出现问题,将会给经济带来沉重打击。日经指数当天下跌逾1%。

专家观点: 野村证券分析师表示,黑田的言论反映了日本央行对经济复苏的担忧。他们认为,日本经济复苏仍然脆弱,很容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

另一方面,高盛分析师则认为,黑田的言论可能会引发进一步的市场波动。他们警告说,如果日本央行不能很好地传达其政策意图,可能会加剧市场的不确定性。

3. 欧洲央行面临分歧,数字欧元计划遭遇阻力

欧洲央行推进数字欧元计划遭遇阻力,德国银行业委员会和部分欧洲议员对该计划表示反对。这凸显了欧洲央行在推进数字货币方面面临的分歧和挑战。

经济背景: 欧元区经济在2022年受到俄乌冲突、能源危机和高通胀的严重冲击。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仅为0.2%,通胀率在10月攀升至10.6%的历史新高。欧洲央行自7月起已连续三次加息,以遏制通胀上升。

重要事件: 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决定推进数字欧元项目的下一阶段,计划在2027年启动试点项目,2029年正式上线。但德国银行业委员会和欧洲议员Fernando Navarrete对此表示反对。

市场反应: 市场对数字欧元计划的前景存在分歧。支持者认为数字欧元有助于提高支付系统的效率,并增强欧元的国际地位。但反对者则担心其可能会影响银行业务模式,并加剧货币政策的复杂性。

专家观点: 德国经济研究所专家表示,数字欧元可能会削弱商业银行的存款基础,从而影响信贷创造能力。他们建议欧洲央行应当谨慎推进该计划。

另一方面,欧洲央行前行长德拉基则支持数字欧元,认为其有助于维护欧元的地位,并为公众提供安全可靠的数字支付方式。他呼吁各方达成共识,推进该项目。

五. 监管&政策

1. 香港金管局公布"金融科技2030"战略,聚焦四大领域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在本周的金融科技周上公布了"金融科技2030"战略,旨在将香港打造成为稳健、具韧性和前瞻性的国际金融科技枢纽。该战略聚焦数据及支付基建、人工智能、科技韧性和金融代币化四大领域,提出40多项具体措施。

作为香港金融科技发展的总体规划,这一战略反映了金管局在推动金融创新和应用新兴技术方面的决心。金管局认为,金融科技是香港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关键,有助于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并满足客户日益变化的需求。

"金融科技2030"战略涵盖多个层面。在数据及支付基建方面,金管局将推动建立新的支付基础设施,并探索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人工智能领域将重点发展监管科技和智能分析等应用。此外,金管局还将加强网络安全和科技韧性,并推动金融代币化,包括数字资产和加密货币的监管框架。

业内人士普遍对此表示欢迎。香港金融科技协会主席陈守信认为,这一战略体现了金管局的远见卓识,将有助于香港在金融科技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他指出,金融代币化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相关监管框架的建立将为行业带来确定性。

专家学者则呼吁金管局在制定具体措施时,要平衡创新与风险管理。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科技实验室主任陈家骅表示,金融科技的发展需要包容性监管,给予创新者一定空间,同时也要防范系统性风险。他建议金管局与业界保持密切沟通,共同推进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

2. 美国财政部被曝未经立法向企业提供大规模税收减免

据报道,美国财政部通过拟议的法规,向私募股权公司、加密货币公司、外国房地产投资者和其他大公司提供了税收减免,引发争议。有专家指出,这一做法可能违反宪法原则。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特朗普政府在任内曾秘密向一些超级富豪企业提供大规模税收优惠。例如,今年8月,美国国税局提议放宽防止跨国公司通过在多个国家申报重复损失来避税的规定。今年10月,国税局又发布新的拟议法规,将为投资美国房地产的外国投资者提供优惠。

这些举措尚未引起广泛关注,但已被会计和咨询公司关注到。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凯尔·蓬莫罗表示:“美国财政部显然一直在实施未经立法的减税措施。国会决定税法。财政部在税法结构上主张比国会赋予的权力更大的权力,破坏了这一宪法原则。”

金融科技公司和加密货币企业也可能从中获益。虽然具体细节尚不清楚,但业内人士担心,这可能会进一步扭曲市场环境,加剧不公平竞争。

监管机构对此保持沉默。一些专家认为,这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对传统金融机构和科技巨头的偏袒。美国税收政策中心高级政策分析师斯蒂文·罗斯表示:“这是一种有利于大公司的做法,而忽视了中小企业的利益。”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适度减税有助于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但关键在于透明度和程序正当性。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杰森·福尔曼表示:“如果财政部的做法是出于合理考虑,就应该公开解释,而不是暗中进行。否则就会被视为滥用职权。”

3. 欧盟监管机构呼吁加强隐私保护,应对We新格局

随着We和区块链技术的兴起,隐私保护正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议题。欧盟监管机构近期呼吁,必须加强隐私保护,以应对新的隐私格局。

传统上,隐私一直被视为合规问题,是开发者需要考虑的责任。但随着We的发展,隐私正在成为一个关键问题,甚至被视为数字自由的基石。以太坊基金会最近推出的隐私集群就标志着这一哲学转变。

华沙理工大学助理教授阿加塔·费雷拉指出:“在We世界中,新的共识正在形成。多年来,隐私一直被视为合规问题,是开发者的责任,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小众关注点。现在越来越清楚,隐私实际上是一个关键问题。”

欧盟数据保护监管机构呼吁,必须加强隐私保护,以跟上新的隐私范式。他们认为,现有的隐私法规可能无法完全适应We带来的挑战,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此外,监管机构还强调透明度和问责制的重要性。区块链技术固然可以提高透明度,但也可能带来新的隐私风险。因此,需要建立明确的规则,规范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共享。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赞同。以太坊基金会隐私产品负责人克里斯蒂娜·查尔斯表示:“隐私不应该是一个特权,而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我们需要在技术和法律层面共同努力,确保隐私得到充分保护。”

不过,也有人担心过度监管可能阻碍创新。Aleo创始人扎卡里·邦恩认为,监管机构应采取包容但审慎的态度,给予行业一定的发展空间。他说:“我们需要在隐私保护和创新之间寻求平衡,让好的想法有机会实现。”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