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CGN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CGN、Launchpool 或 CandyDrop 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 枚 CGN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0月24日 18:00 – 11月4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Launchpool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71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63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CGN 或相關活動(Launchpool / CandyDrop)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CGN 
4️⃣ 附上任意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 CGN) 
🥇 一等獎(1名):333 CGN 
🥈 二等獎(2名):200 CGN / 人 
🥉 三等獎(6名):100 CGN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 
獲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分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10.25 AI日報 加密貨幣市場震蕩加劇,联准会政策不確定性上升
一. 頭條
1. 联准会通脹數據"消失"引發市場信任危機
10月25日,美國9月份CPI數據低於預期。隨後美國白宮罕見警告,若政府關門持續,10月份通脹報告可能無法如期發布,這將成爲美國歷史上首次"CPI缺席"。白宮表示,資金中斷導致勞工統計局調查人員無法執行實地工作,使得數據收集陷入停滯。
此消息令市場對联准会後續政策的可判斷性產生重大疑慮。美債收益率短線上揚,美元指數波動加劇,而股市與比特幣市場則進入觀望格局。若通脹指標無法更新,联准会12月決策將陷入數據真空,只能依賴就業與消費替代指標,這將提高政策誤判風險。
分析師觀點:此次"通脹數據真空"將成爲市場定價的新變量。若CPI確實難產,联准会將被迫以更主觀的判斷維持政策連貫性,這可能重新塑造資金流向格局,並測試市場對政策透明度的信任邊界。
2. 川普稱加密貨幣或解決美國35萬億債務問題
據報道,川普在一次私人會議上表示加密貨幣"前景光明",並暗示美國或許可以用加密貨幣解決35萬億美元的國債問題。根據流出視頻顯示,川普說道:“我會在一張小紙條上寫上:35萬億美元的加密貨幣,我們沒有債務,這就是我喜歡做的。”
川普的言論引發熱議。支持者認爲,加密貨幣確實有潛力成爲解決債務危機的新型金融工具。但批評人士則擔憂,過度依賴加密貨幣可能帶來新的金融風險,並質疑川普是否真正了解加密貨幣的運作機制。
無論如何,川普的表態再次將加密貨幣推上風口浪尖。分析人士指出,作爲前任總統,川普對加密貨幣的態度將對監管格局產生一定影響。未來加密貨幣在解決主權債務等領域的應用前景值得持續關注。
3. 狗狗幣瞄準爆炸性漲至3美元
分析師認爲,狗狗幣正朝着爆炸性漲的路徑前進,3美元是下一個可能的目標價位。狗狗幣最近的價格走勢顯示出強勁的上行動能,24小時內漲超過20%。
推動這一漲的主要原因包括:社交媒體上的病毒式營銷活動、知名投資者的看好言論、以及交易所上線狗狗幣衍生品等利好消息。與此同時,狗狗幣社區正在積極擴張,吸引了大量新的投資者加入。
然而,也有分析師對狗狗幣的長期前景持謹慎態度。他們指出,狗狗幣缺乏實際應用場景,主要依賴炒作維系價格漲,因此面臨較大的投機風險。不過,短期內狗狗幣的熱度似乎還將持續,3美元的價位有望成爲現實。
4. 區塊鏈公司集團實現盈利,股價大漲
據報道,區塊鏈公司集團在2024年首度實現盈利,股價大漲逾20%。集團新管理團隊通過重新規劃戰略定位,把握傳統金融機構入局機遇,依靠合規性優勢加快對公業務合作,同時進行全球性收購擴張,驅動營收增長。
分析人士認爲,集團的盈利標志着區塊鏈行業正在進入成熟期。隨着監管日趨明朗,越來越多傳統金融機構開始布局加密資產領域,爲合規機構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不過,也有觀點指出,區塊鏈公司要實現可持續盈利仍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技術創新、人才短缺、資金壓力等。未來集團能否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還需進一步觀察其業務拓展情況。
5. AI人形機器人成本或降至每小時10美元
據未來學家佩羅·米奇克博士預測,由於類人機器人的興起,勞動力市場將發生重大變化。到2035年,AI人形機器人的使用成本可能僅爲每小時10美元,遠低於人工成本。
米奇克設想了一種"機器人即服務"的模式,使企業能夠靈活僱用機器人,大幅降低人力成本支出。他認爲,這一變化可能會徹底改變整個行業格局。
然而,AI人形機器人的興起也可能帶來就業崗位流失的風險。分析人士建議,政府和企業應提前部署應對措施,比如徵收"機器人稅"或推行"全民基本收入"等,以緩解AI對就業市場的衝擊。
無論如何,AI人形機器人的發展趨勢已成定局。相關企業和從業者需及時調整戰略,抓住AI帶來的新機遇,同時也要警惕可能產生的新風險。
二. 行業要聞
1. 比特幣價格在10.9萬至11.2萬美元區間震蕩,市場進入雙重壓力測試期
比特幣近48小時在10.9萬至11.2萬美元間震蕩整理,上方11.2萬美元爲短線清算集中壓力帶,下方10.8萬美元形成初步支撐。受通脹數據真空和技術面壓力的雙重影響,市場進入壓力測試期。
Unix分析師觀點:若通脹指標無法更新,联准会12月決策將陷入數據真空,只能依賴就業與消費替代指標,這將提高政策誤判風險。若CPI確實難產,联准会將被迫以更主觀的判斷維持政策連貫性,這可能重新塑造資金流向格局,並測試市場對政策透明度的信任邊界。
從技術面來看,比特幣短線面臨11.2萬美元的壓力位,若失守則可能引發進一步拋壓。但分析人士認爲,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合約持倉量都處於歷史低位,兩者從技術指標上來看都正在轉向積極態勢,因此年底前仍有望迎來一波漲行情。
2. 以太坊鏈上活動持續升溫,爲年底行情變動提供堅實依據
Tom Lee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加密貨幣剛經歷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清算去槓杆事件,但比特幣最終跌幅僅維持在3%-4%區間,充分印證了比特幣正成爲極具韌性的價值儲存手段。
"試想若同等衝擊發生在黃金市場:即便出現巨大流動性危機,黃金跌幅也僅有幾個百分點時,市場便會視作價值錨定的確鑿證明。當前比特幣的表現正是如此。"Lee表示,“由於穩定幣的推動,以太坊Layer 1與Layer網路正經歷顯著的活動增長,只是這種基本面的改善尚未充分反映在幣價中。就我觀察而言,鏈上基礎活動的持續升溫,實際上爲年底前出現重大行情變動提供了堅實依據。”
3. 加密貨幣恐慌指數回升至37,市場恐慌情緒暫緩
據Alternative數據,今日加密貨幣恐慌與貪婪指數回升至37(昨日爲30),上周均值爲23,市場"恐慌"情緒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注:恐慌指數閾值爲0-100,包含指標有波動性、市場交易量、社交媒體熱度、市場調查、比特幣在整個市場中的比例以及谷歌熱詞分析等。該指數綜合反映了市場情緒,數值越低代表越恐慌。
分析人士表示,雖然指數有所回升,但仍處於"恐慌"區間。市場情緒的改善主要源於比特幣和以太坊合約持倉處於低位、鏈上活動持續升溫等利好因素。但若通脹數據真空和技術面壓力持續,市場可能重新陷入恐慌情緒中。
4. 主流交易所資金費率趨於中性,市場情緒回歸理性
據Coinglass數據顯示,目前主流、資金費率顯示,市場在經歷近期的回升後,多個資產交易對資金費率進一步回歸了中性,整體仍偏向看空,但部分交易平台的部分交易對已開始出現正資金費率的情況。
資金費率是交易平台爲了保持合約價格與標的資產價格之間的平衡而設定的費率,通常適用於永續合約。它是多空交易者之間的資金交換機制,用於調整交易者持有合約的成本或收益,以使合約價格與標的資產價格保持接近。
分析人士表示,資金費率回歸中性區間反映了市場情緒趨於理性。在經歷了近期的大起大落後,投資者對加密貨幣市場的預期逐漸回歸客觀,交易行爲也更加審慎。但仍需警惕極端行情下的爆倉風險。
5. 比特幣"鑽石手"持倉減少,價格漲面臨更大阻力
Glassnode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非流動性比特幣供應量已開始下降,自十月中旬以來約有6.2萬枚BTC從長期休眠錢包轉出。當非流動性供應減少時,更多代幣將進入流通市場,若缺乏強勁的新增需求,價格漲趨勢將面臨更大阻力。
本輪週期中非流動性供應本是重要助推力,但近期逆轉打破了這一趨勢。歷史上類似供應回流現象往往會削弱市場動能。2024年1月曾出現40萬BTC的更大規模流出,當前變化雖相對溫和但趨勢值得關注。
值得玩味的是,巨鯨錢包在此期間持續增持。過去30天內巨鯨持倉穩步增長,且自10月15日以來未出現大規模拋售。持續最大規模的流出主要來自持有0.1-10枚BTC的錢包(約合1萬至100萬美元資產)。該羣體自2024年11月以來始終維持淨賣出態勢。
分析人士指出,動量交易者基本離場,而抄底資金未能形成足夠需求以吸收拋壓。隨着首次購買者陷入觀望,這種供需失衡將持續壓制價格,直至出現更強勁的現貨需求。
綜上所述,比特幣價格在當前階段面臨一定壓力,但長期前景仍然向好。投資者需要保持耐心和理性,密切關注基本面和資金流向的變化。
三. 項目要聞
1. Tether計劃12月推出美國合規穩定幣USAT
Tether公司計劃於12月推出面向美國市場的合規穩定幣USAT。該代幣由Tether與受監管的美國加密銀行Anchorage Digital合資企業Tether America發行,旨在符合GENIUS法案的監管要求。Tether CEO Paolo Ardoino表示,公司正通過投資擴展USAT的用戶基礎,目標覆蓋1億美國用戶。
作爲全球最大的穩定幣發行商,Tether一直在積極擁抱監管。推出USAT是Tether在美國市場的重要布局,有望進一步提升其在美國的合規性和影響力。USAT的推出也將爲美國用戶提供一種合規且高流動性的加密資產,滿足其對穩定幣的需求。
分析人士認爲,USAT的推出將加速Tether在美國市場的發展,並有助於提高其在全球範圍內的市場份額。同時,USAT也將成爲Tether與其他穩定幣發行商在美國市場的重要競爭力量。
2. Sui生態項目Cetus獲Mysten Labs1億美元投資
Sui生態中的去中心化交易所Cetus宣布獲得Mysten Labs領投的1億美元融資。Cetus是首個在Su絡上線的DeFi項目,旨在爲Sui生態提供高性能、低手續費的去中心化交易服務。
Cetus依托Su絡的Move虛擬機和並行執行引擎,可實現每秒數萬筆交易的高吞吐量。同時,Cetus還將整合Su絡的新型共識機制Narwhal和Tusk,進一步提升交易確認速度和安全性。
Su絡由Meta前員工創立,被視爲下一代高性能區塊鏈的有力競爭者。Cetus作爲Sui生態中首個上線的DeFi項目,其發展將直接影響Su絡的生態建設進程。分析人士認爲,Cetus的融資將爲其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有助於其在Sui生態中佔據先發優勢。
3. Aptos生態首個借貸協議Sonar獲5000萬美元融資
Aptos生態首個借貸協議Sonar宣布完成5000萬美元融資。本輪融資由FTX風險投資基金和Jump Crypto領投。Sonar旨在爲Aptos生態提供高效、安全的借貸服務。
作爲Aptos生態中首個上線的借貸協議,Sonar將支持用戶使用Aptos生態內的各種代幣進行抵押借貸。Sonar將採用創新的風險模型和清算機制,以確保借貸活動的安全性。
Aptos是由Meta前員工創立的新型高性能區塊鏈網路,被視爲下一代以太坊的有力競爭者。Sonar的推出將爲Aptos生態帶來重要的DeFi基礎設施,有助於吸引更多資金和應用進入該生態。
分析人士認爲,Sonar的融資規模反映了投資者對Aptos生態的看好。作爲首個借貸協議,Sonar將在Aptos生態中佔據重要地位,其發展將直接影響Aptos生態的DeFi建設進程。
4. Arrum推出Nitro升級,交易吞吐量提高7倍
以太坊第二層擴容方案Arrum宣布推出Nitro升級。該升級將使Arrum的交易吞吐量提高約7倍,達到每秒7000筆交易的水平。
Nitro升級的核心是採用新的"高效累積值樹"數據結構,大幅提升了Arrum對交易的處理效率。同時,Nitro還優化了Arrum的虛擬機執行引擎,進一步降低了交易手續費。
作爲以太坊生態中領先的第二層擴容方案之一,Arrum一直面臨着交易擁堵和高昂手續費的問題。Nitro升級的推出將有效緩解這一矛盾,爲Arrum生態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
分析人士認爲,Nitro升級將進一步提升Arrum在以太坊生態中的競爭力。隨着交易吞吐量的大幅提升,Arrum有望吸引更多DeFi應用和用戶進駐,從而推動整個以太坊生態的發展。
5. Chainlink發布LINK代幣新版經濟模型
Chainlink發布了LINK代幣的新版經濟模型。新模型將引入LINK代幣的燃燒和儲備機制,以確保LINK代幣的長期供應緊縮。
根據新模型,Chainlink將按季度銷毀部分手續費收入所得的LINK代幣,並將剩餘部分存入儲備金庫。這一機制旨在控制LINK代幣的通脹水平,並爲其提供長期的價格支撐。
作爲領先的區塊鏈預言機服務提供商,Chainlink的LINK代幣發揮着關鍵作用。新的經濟模型將進一步增強LINK代幣的價值支撐,有助於吸引更多節點運營商和用戶加入Chainlink網路。
分析人士認爲,LINK代幣新版經濟模型將爲其帶來更好的價格表現。同時,這一舉措也反映了Chainlink對於代幣經濟模型的重視,有助於提升其在預言機市場的競爭力。
四. 經濟動態
1. 联准会改革壓力測試,公開保密模型和經濟場景設計
經濟背景: 美國經濟正處於復蘇階段,但通脹率持續高企,失業率維持在較低水平。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第三季度GDP年化季率爲2.6%,高於預期。通脹率在9月份達到8.2%,略低於8月份的8.3%,但仍遠高於联准会2%的目標水平。就業市場保持穩健,失業率在9月份爲3.5%,接近50年來的最低水平。
重要事件: 联准会周五公布了對大型銀行年度"壓力測試"的全面改革。根據聯準會理事會當天將進行表決的提案,銀行將獲得更多關於壓力測試運作方式的信息,包括公開原本保密的模型並徵求意見,以及公布每年設計假設性經濟衰退場景的過程,這些場景是壓力測試的基礎。這項改革將爲壓力測試帶來久違的透明度。
市場反應: 這一改革旨在提高壓力測試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有助於增強市場對銀行業的信心。但也有分析人士擔心,過度透明可能會影響壓力測試的有效性,銀行可能會調整帳面數據以通過測試。總體而言,市場對此次改革反應不一,投資者正在評估其對銀行業的潛在影響。
專家觀點: 联准会監管副主席鮑曼表示,這項改革將爲壓力測試帶來久違的透明度。但聯準會理事巴爾強烈反對,稱公開太多測試細節將使其"變得更弱且不具可信度"。他警告,銀行將能夠精準調整帳面數據,以最低資本要求通過測試,而這些資本原本是用來抵御潛在損失的。
2. 美國政府"停擺"影響持續,下月通脹數據恐難產
經濟背景: 美國經濟正面臨通脹高企和經濟放緩的雙重壓力。9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漲8.2%,略低於8月份的8.3%,但仍遠高於联准会2%的目標水平。就業市場保持穩健,但制造業和房地產行業已顯現疲軟跡象。
重要事件: 由於美國共和、民主兩黨在醫保相關福利支出等核心議題上分歧巨大,國會參議院未能在9月30日上一財年結束前通過新的臨時撥款法案,導致聯邦政府維持正常運轉的資金耗盡,於10月1日起"停擺"。
市場反應: 政府"停擺"將影響包括勞工統計局在內的多個聯邦機構的正常運作,可能導致10月份通脹數據無法如期發布,這將是美國歷史上首次出現此情況。投資者擔心,通脹數據缺失將使联准会在調整利率與評估物價走勢時面臨更大不確定性,從而加劇市場波動。
專家分析: 高盛分析師表示,若10月通脹數據無法發布,联准会將不得不依賴就業和消費等替代指標來判斷通脹壓力,這將提高政策誤判的風險。美銀美林分析師則認爲,通脹數據缺失可能會加劇市場對联准会政策透明度的質疑,從而引發更大的波動。
五. 監管&政策
1. 联准会改革壓力測試,公開保密模型和經濟場景設計過程
联准会周五公布了對大型銀行年度"壓力測試"的全面改革。根據聯準會理事會當天將進行表決的提案,銀行將獲得更多關於壓力測試運作方式的資訊,包括公開原本保密的模型並徵求意見,以及公布每年設計假設性經濟衰退場景的過程,這些場景是壓力測試的基礎。
壓力測試是联准会監管工具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評估銀行在經濟衰退等極端情況下的資本充足率。然而,長期以來,銀行對壓力測試缺乏透明度表示不滿,認爲無法充分了解測試方法。此次改革將提高壓力測試的透明度,有助於銀行更好地評估自身資本實力。
不過,聯準會理事巴爾強烈反對這項改革,稱公開太多測試細節將使其"變得更弱且不具可信度"。巴爾警告,銀行將能夠精準調整帳面數據,以最低資本要求通過測試,而這些資本原本是用來抵御潛在損失的。
預計聯準會理事會將推進這項提案,並在徵求公衆意見後於明年定案。業內人士認爲,改革有利於提高壓力測試的公信力,但也可能帶來操縱測試結果的風險。監管機構需要在透明度和嚴謹性之間尋求平衡。
2. 美政府"停擺"影響持續,下月通脹數據恐"開天窗"
由於美國共和、民主兩黨在醫保相關福利支出等核心議題上分歧巨大,國會參議院未能在9月30日上一財年結束前通過新的臨時撥款法案,導致聯邦政府維持正常運轉的資金耗盡,於10月1日起"停擺"。
受此影響,美國白宮表示,由於調查員無法外出採集數據,勞工統計局將無法完成下月通脹報告。這將是七十多年來美國首次無法發布通脹數據。
通脹數據對联准会制定貨幣政策至關重要。分析指出,通脹數據缺失將使联准会在調整利率與評估物價走勢時面臨更大不確定性。這可能加劇市場對联准会政策的質疑,影響美元走勢和資產價格。
高盛分析師表示,如果10月通脹數據無法公布,联准会12月將陷入"數據真空",只能依賴就業和消費等替代指標,這將提高政策誤判風險。債券和外匯市場已出現波動,反映市場對政策透明度的擔憂。
專家認爲,政府"停擺"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正在擴大。如果兩黨無法就臨時撥款達成一致,政府停擺可能持續數周,進一步加劇市場動蕩。
3. 川普任命Michael Selig爲美CFTC主席,以應對加密行業的增長
川普政府任命Michael Selig爲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主席,以應對加密貨幣行業的快速增長。
CFTC是美國監管加密貨幣衍生品交易的主要機構。隨着加密貨幣市場不斷擴大,其監管職責也日益重要。然而,CFTC一直面臨資金和人力不足的困境,難以有效執法。
Selig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金融監管官員,曾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工作。他將接替目前的CFTC代理主席羅斯金·貝哈爾。預計參議院將很快對Selig的任命進行表決。
業內人士認爲,Selig上任後將加強CFTC對加密貨幣衍生品市場的監管力度。他可能推動CFTC擴大監管範圍,並與其他機構加強合作,以打擊欺詐行爲。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擔心,過度監管可能阻礙加密貨幣市場的創新。他們呼籲CFTC在保護投資者的同時,也要爲新興技術留出發展空間。
總的來說,Selig的任命反映了美國政府愈加重視加密貨幣監管。未來幾年,CFTC在制定加密貨幣衍生品監管規則方面可能會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4. 德意志銀行預計联准会下周將宣布結束量化緊縮
德意志銀行策略師周五在報告中寫道,目前預計联准会將在下周的政策會議上宣布停止縮減資產負債表,而不是在12月會議宣布,以避免在回購利率本週繼續意外高企之後,對其政策公信力造成"嚴重衝擊"。
量化緊縮是联准会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的政策工具,旨在從金融體系中"抽走"流動性,以控制通脹。自2022年6月開始,联准会一直在逐步減少國債和房貸支持證券的持有量。
德意志銀行認爲,如果联准会按原計劃在12月會議上宣布結束量化緊縮,那將與本週回購利率飆升形成矛盾,損害其政策的連貫性。因此,联准会可能會提前在下周會議上做出這一決定。
不過,也有分析師對此表示懷疑。高盛分析師指出,联准会一貫高度重視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預測性,提前結束量化緊縮可能會引發市場對其決策過程的質疑。
無論如何,量化緊縮政策的結束將標志着联准会緊縮週期接近尾聲。市場人士將密切關注联准会下周會議的具體舉措,以判斷其對加息路徑的影響。
總的來說,德意志銀行的預期反映出市場對联准会政策的高度關注。任何微小的政策變化都可能引發重大的市場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