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Pi Network即將主網上線?4500萬用戶的「躺賺夢」到底靠不靠譜
這兩年幣圈最神祕的項目,非Pi Network莫屬——號稱「手機挖礦」,4,500萬用戶,籌劃2024年底主網上線。咱們就來扒一扒,這波到底是創新還是「空氣幣」。
為什麼Pi敢叫板傳統挖礦?
說到挖礦,很多人腦子裡就是「顯卡農場+天價電費」的畫面。Pi的邏輯不一樣——它用了Stellar共識協議(聯邦拜占庭協議),直接把挖礦改成了「打卡模式」:
這套機制聽起來很誘人,但問題在於——Pi的價值完全未知。目前就是個測試幣,還沒在交易所上市。
通證經濟學長什麼樣?
Pi設定了100億枚總量的上限,分配方案是這樣的:
社區占80億枚:
核心團隊留20億枚,鎖定條件和社區挖礦進度掛鉤。
關鍵細節是——礦獎逐年遞減,就像比特幣的減半機制,這是為了防止後期通脹。但現在擺在面前的問題是:還有多少預挖的Pi能通過KYC審核?沒人知道。
主網上線的「三步走」到底進展到哪了?
第一步(2018-2020): Beta階段,開發了手機App,發了白皮書。✓ 完成
第二步(2020-2021): 測試網上線,全球節點可以驗證交易。✓ 完成
第三步(2021至今): 封閉主網運行中…等等,怎麼還沒開放?
官方說法是「2024底開放主網」,但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跳票了。拖延的理由是要打磨生態、完成KYC遷移。從2021等到現在,用戶早就等煩了。
KYC大限: 2024年11月30日截止,沒過審的用戶即使挖了幣也可能歸零。
敲黑板——參與前要知道的坑
等等,還能怎麼賺?
除了每日打卡的「基礎礦」,Pi還有幾個收益路徑:
說白了就是典型的「社交+鎖定」套路。能賺多少,取決於生態參與度和幣價走勢。
未來交易路徑會是啥樣?
如果真的主網上線了,Pi的交易可能會有三種形式:
總結:是機會還是賭博?
Pi Network的核心吸引力在於:極低參與門檻+社交病毒式傳播。但投資邏輯有點虛——你賺到的不是真實收益,而是賭它未來能上交易所且不破發。
如果把它當「打卡小遊戲」玩,隨手一戳,零成本,那無所謂。但如果期待它成為下一個比特幣,那就得認清——主網已經等了3年多,價值仍未定價,風險極大。
最後的建議: 參與可以,但別all-in,更別被二級市場的IOU價格所迷惑。等官方主網真的開放,交易所真的上市了,再決定賣不賣,為時不晚。現在的參與成本確實低,但收益倍數的想像空間也被高估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