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Stripe 到 Circle,金融公司爲何熱衷構建自己的區塊鏈?

原文標題:Financial firms from Stripe to Circle are building their own blockchains—here’s why

原文作者:Ben Weiss

原文來源:fortune

編譯:火星財經,Daisy

在金融科技領域,打造區塊鏈已成爲最新的潮流。美國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已經擁有一條區塊鏈。在線券商 Robinhood 在今年 6 月宣布計劃推出自有區塊鏈,而其競爭對手 eToro 也在考慮做同樣的事情。如今,金融科技巨頭 Stripe 以及穩定幣發行方 Circle 也加入了這股浪潮。

據一則已刪除的招聘啓事及知情人士透露,Stripe 正在開發一條名爲 Tempo 的區塊鏈,重點面向支付領域。而 Circle 則在周二早間表示,正在打造一條名爲 Arc 的區塊鏈,專爲穩定幣設計——即與美元等基礎資產掛鉤的加密貨幣。

如今,企業自建區塊鏈的浪潮突然湧現,這引發了一個問題:爲什麼幾乎每一家大型金融公司——尤其是 Stripe 和 Circle——都在成爲區塊鏈開發者?

“掌控完整技術棧”

據兩位穩定幣公司高管和一位投資人表示,Stripe 的原因很簡單:垂直整合。通過以 11 億美元收購穩定幣初創公司 Bridge,Stripe 買下了自有的穩定幣和支付網絡。而在今年 6 月收購加密錢包公司 Privy 之後,它還可以爲用戶提供儲存穩定幣的帳戶。對於一直以來以在線結帳等傳統支付服務聞名的 Stripe 來說,增加一條區塊鏈意味着打造出一個完整的穩定幣生態系統。

“這些大公司有動力去掌控完整的技術棧。”常年投資穩定幣初創公司的加密風投公司 Dragonfly 的合夥人 Rob Hadick 在接受《財富》採訪時說道。

Stripe 正在押注一個重大趨勢:穩定幣可能成爲支付的未來。如果其 1.4 萬億美元交易量中有很大部分通過穩定幣結算,那麼 Stripe 現在可能就錯失了數百萬美元的收入。

區塊鏈(如以太坊或 Solana 這樣的去中心化網路)在加密科技棧中,就像 Google Cloud 或 AWS 一樣。一支去中心化的服務器網路處理加密應用的大量交易,並在提供算力後收取費用。

以 Coinbase 自有的區塊鏈 Base 爲例,據 DefiLlama 數據,自 2023 年初上線以來,它已創造了超過 1.3 億美元的手續費收入。

“你想要掌控經濟利益。”穩定幣基礎設施公司 M0 的聯合創始人兼 CEO Luca Prosperi 對《財富》表示。

然而,穩定幣及其配套區塊鏈的不斷增多,是否會導致出現數不勝數的代幣與鏈,從而讓普通消費者難以使用,這一點還有待觀察。

Stripe 未回應置評請求。

防守 vs 進攻

對 Circle 來說,動機也大致相同。

這家穩定幣發行方在今年 6 月完成炙手可熱的 IPO,擁有自有代幣 USDC,同時也建立了不斷擴張的支付網絡,甚至還提供服務,讓企業客戶可以創建自己的加密錢包。不過,這家加密公司仍然沒有屬於自己的區塊鏈,來處理並收取通過其服務流轉的大量支付交易的手續費。

“他們也想掌握這部分資金流動。”加密支付初創公司 Mesh 聯合創始人兼 CEO Bam Azizi 在談到 Circle 時對《財富》表示。

但 Stripe 和 Circle 的處境並不相同。Stripe 是全球最大的私人科技公司之一,是一家佔據主導地位的支付處理商,收入結構多元化,截至今年 1 月,其 Stripe Billing 業務的年化收入已達 5 億美元。

而 Circle 在 2025 年第二季度的收入中,超過 96% 都來自其穩定幣所對應的美國國債的利息收入。如果利率下降,其整個商業模式都可能受到威脅。

“我們正在構建一個完整的棧,從基礎設施層,到穩定幣層,再到支付網絡層。”Circle CEO Jeremy Allaire 在接受《The Information》關於公司第二季度財報的直播採訪時表示。(Circle 發言人拒絕進一步置評。)

不過,也有人認爲,這家剛剛上市的公司其實是在追趕進度。

“Circle 是在防守和被動應對。”Dragonfly 的合夥人 Hadick 說,“而 Stripe 則在思考支付的未來和自身業務的未來,採取的是進攻和主動的策略。”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