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 Monad Card 活動:一場面向加密推特的“反內卷”實驗

作者:Happy

編譯:深潮TechFlow

我認爲,許多 TGE 前的團隊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過度依賴 Kaito boards 或 Zealy 活動等增長手段來獲取關注度。

過去我對此一直持批評態度,坦率講,我覺得這些其實是負作用更大。

凡是被宣傳的東西,都會被操控。凡是被衡量的東西,都會被濫用。

你吸引來的往往是最糟糕的唯利是圖的用戶,並會阻礙自然發帖,因爲參與所帶來的聲譽損害往往超過潛在的回報。

另一方面,Monad Cards 採取了相反的方式。

它們會分發給那些在更廣泛加密領域中建立影響力的 CT 用戶,而不是專門發帖討論 Monad 的帖子。

這之所以有效,有幾個原因:

要長期保持社交影響力,比反復發某一個項目的內容更難作假;

讓成功的 CT 用戶在不“出賣靈魂”的情況下,也能真正擁有一定的利益綁定(或許);

讓他們因自己對加密領域的更廣泛貢獻而感到真正被獎勵和認可;

激勵他們主動發關於 Monad 的內容,以展示自己的相關性;

允許他們提名那些可能被忽視的人。

在我看來,最後一點最爲重要。

通過允許這些用戶去提名他人,你賦予了他們權力、信任與責任。

從長遠看,這也有助於避免社交空投中常見的一類 FUD ——“這都是分給內部人的。”

說實話,這種批評在歷史上往往是有道理的,即使並非出於主觀意圖。

人類總是容易受到無意識偏見的影響,而空投的標準通常是保密的,並且由少數人掌控。這樣幾乎不可避免地會讓獎勵最終落到團隊“最喜歡”的人手中。

但在這裏,情況並非如此。通過將決策過程去中心化到整個 CT,你就消除了大部分這種偏見。

如果你在這個領域活躍了一段時間,即使你自己發帖不多、社交影響力不大,你很可能也在某個羣聊裏認識一些有影響力的人。所以如果你得不到提名,這更多是你自身能力的問題,而不是可以歸咎於團隊的事情。

而且很明顯,團隊也努力把這種理念嵌入到自己的社區中。

他們推出了識別應用(recogniser app),用戶只需回答一個問題的“是/否”:你是否認識這位社區成員?

這是在消除決策過程中的偏見、增加更多去中心化數據點的又一步。

在加密圈外的人看來,這些或許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我認爲它們對一條鏈的起源故事有着超乎尋常的影響。

在我看來,加密世界裏,“公平”發行的認知,是未來能否獲得文化成功的最大預測因素。

畢竟,這個行業的文化正是源於那些最公平的發行——比特幣、以太坊,以及更近的 Hyperliquid。

當然,這些措施本身並不能解決 Monad 的所有問題,但它們在很大程度上回應了 CT 最大的抱怨——相比其他在更寬松監管環境下融資的新鏈,普通用戶想在 Monad 上獲得“利益綁定”的機會實在太難。

沒有任何活動能讓所有人滿意,但這次活動卻讓 Monad 的口碑發生了轉變,爲其未來的發展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