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投委會:穩定幣若廣泛接納或可大幅降低跨境支付成本

香港《穩定幣條例》已於 8 月 1 日正式生效。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委會)主席杜淦堃表示,穩定幣的主要用途是作為 跨境匯款工具,若未來能被社會廣泛接納,有望顯著降低跨境支付成本。不過,他同時提醒市民,穩定幣與虛擬貨幣相關,對產品理解不足者不宜貿然投資。

穩定幣的定位與風險提醒

杜淦堃指出,穩定幣由私營機構發行,通常以美元等主流法幣資產作為抵押,波動性相對較低;但若以加密貨幣作抵押,價格波幅則會明顯增加。

他說道:「對產品認識不足的市民,不應投資相關產品。」

他補充,近期對港人理財能力的研究顯示:

1、港人投資能力水準呈上升趨勢,反映理財教育成效

2、理財知識較高,對風險、通膨等概念有一定認識

3、但長遠規劃不足,理財態度仍需改善

金管局推動跨境資金與支付創新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陳維民在第七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發展論壇上表示,金管局正積極鼓勵內地企業在港設立 海外業務總部 和 企業財資中心,以統籌海外資金調配。

他指出,全球支付系統仍存在 中間環節多、成本高 的痛點,科技創新將逐步解決這些問題:

1、區塊鏈技術在支付領域的應用

2、香港同步推進央行數位貨幣(CBDC)與商業銀行數位貨幣

3、目標是為未來跨境貿易與投資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益的支付解決方案

國際專家警告:穩定幣監管仍不足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2014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Jean Tirole 警告,目前全球對穩定幣的監管「力度不足」,一旦在金融危機中崩盤,政府可能被迫投入 數十億美元 進行救助。

Tirole 表示,穩定幣在普通用戶眼中可能被視為「絕對安全的存款」,但實際上存在損失風險。若與穩定幣掛鉤的基礎儲備資產遭市場質疑,可能引發擠兌潮。穩定幣發行方若追求更高回報,可能投資 風險更高的資產,增加系統性風險。

他特別指出,以美國國債作為穩定幣支持資產的做法,未來可能因收益率偏低而失去吸引力,促使發行方轉向高風險投資。

行業前景與挑戰並存

隨著香港穩定幣監管框架落地,市場普遍認為這將為金融科技創新與跨境支付降本增效提供契機。然而,監管不足與資產配置風險仍是必須正視的挑戰。

前景亮點:

1、穩定幣作為跨境匯款工具,有望降低交易成本

2、區塊鏈與數位貨幣技術推動支付效率提升

3、香港有望成為亞太區穩定幣與跨境支付創新的重要樞紐

潛在風險:

1、全球監管標準不一,跨境合規挑戰大

2、發行方資產配置不當可能引發信任危機

3、金融危機情境下的系統性風險

結論

香港在穩定幣監管與應用推進上正走在前列,政策制定者與監管機構積極探索如何將其作為跨境支付與資金流動的創新工具。然而,國際專家的警告提醒我們,監管與風險控制必須同步加強,才能在推動創新的同時確保金融穩定。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