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也買幣?以太坊迎來“新大哥”

robot
摘要生成中

Web3又迎來一位重磅選手。

如此一來,幣圈似乎又多了一位“新大哥”。

這裏着重要介紹一下雲鋒基金。雲鋒基金是一家2010成立的私募基金,論其背景,即便在大佬如雲的私募基金中也堪稱含着金鑰匙出生的寵兒。縱觀其管理陣容,主要創始人一是阿裏巴巴的馬雲,二是聚衆傳媒創始人虞鋒,這也是“雲鋒”的由來,昭示着公司雄厚的資源,除了兩位重磅嘉賓外,李穎、黃鑫、朱藝愷、黃曉濱和趙峻波等骨幹都曾是董事總經理的一員。既有“富爸爸”,“有錢親戚”自然星羅棋布,巨人網路董事長史玉柱、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銀泰投資董事長沈國軍等等都數十位企業家都與雲鋒金融有過千絲萬縷的聯繫。在此背景下,不差錢的雲鋒布局也相當廣泛,科技、醫療、消費都可見到其身影,締造了小鵬、地平線等一系列知名案例,剛剛以220億估值向港交所進發的明星獨角獸斑馬智行的股東名單裏,雲鋒基金也赫然在列。

正因於此,在港股市場,雲鋒金融始終被人標記爲“馬雲概念股”,其股價變動與阿裏系企業基本保持一致。9月2日,雲鋒金融集團發布公告,表示公司已通過自有資金購置1萬枚ETH作爲戰略儲備,未來還將持續推動加密資產戰略化與數字化金融創新,並探索將 BTC、SOL 等主流代幣納入儲備。該集團同時表示,計劃將數字資產與自身業務深度結合,探索 RWA代幣化以及區塊鏈技術在保險、資管等核心業務中的潛在應用,爲公司構建“金融+科技”的生態閉環。

出於業務轉型也好,熱點關注也罷,正如此前提到,財庫建立對市場而言並無太多新鮮感,尤其是在當下,多個財庫企業股價表現已然走勢低迷。以日本上市公司Metaplanet爲例,從去年4月就開始購買BTC、持有總量達到2萬枚的Metaplanet,股價在今年6月家見頂後已然回撤超50%,足以看出財庫敘事的內在脆弱性。

2017年,馬雲曾表示,“對於比特幣,我沒有太大的興趣,我想知道的是,比特幣可以給社會帶來什麼?”即便在當年12月BTC價格突破1.5萬美元之際,馬雲也坦然,對此表示特別困惑,更強調自己也不關注比特幣,後續在公開場合還表述過比特幣是泡沫的言論。

當然,在語言之外,僅從投資決策與戰略布局而言,很難認爲馬雲就是幣圈的支持者,畢竟在紛繁復雜的產業版圖下,即便創始人也很難參與每一項決策,更多是由負責人予以拍板,以本次財庫而言,與其說馬雲看好ETH,不如說基金看好ETH。但無論如何,馬雲持股企業購幣一事,尤其是購入ETH,還是給行業釋放了部分信號。

在一定程度上,本次入局折射出機構對以太坊已然有着相當清晰且相當高的認可度,以至於基金願意購置ETH而非其他資產。而從技術角度,以螞蟻鏈爲主的絕大多數國內區塊鏈也正在圍繞以太坊進行進一步開發,也體現出以太坊在技術方面的正統性。即便本次是依賴資源完成對接,以太坊的資源輻射能力也明顯表現出優勢。以此角度,市場上流傳的戲言“以太坊多了個大哥”也並非空穴來風,畢竟資本都是環環相扣,有了朋友圈的開端,很容易就衍生出一系列的復制鏈條,螞蟻系的舉動,或許會影響到更多資本的心緒。

另一方面,以雲鋒金融管中窺豹,香港本土RWA的敘事呈現出方興未艾之勢,隨着機構的持續押注,新增長點的共識也在不斷穩固。但令人唏噓的是,從目前的RWA而言,真實場景應用非常局限,市場魚龍混雜,打着“RWA”旗號寄希望於以空氣換金幣的項目比比皆是,其中更是不乏知名企業。但必須得承認,少點套路,多點真誠,才是新事物真正得以發展的祕訣。

ETH-3.22%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