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利差遊戲:華爾街每個人都誤解的風險計量器

robot
摘要生成中

信用利差——企業債收益率與政府國債之間那個看似簡單的空檔——可能是金融領域中最被低估的指標,但每個人對此都理解錯誤。

我花了多年時間觀察交易者們對這些數字的癡迷,老實說,這就像看着人們解讀茶葉而忽視海嘯警報。當一只BBB評級的公司債券收益率爲5%而政府債券收益率爲3%時,這2%的利差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數字——它是市場在給你的恐懼定價。

整個系統本來就是被操控的。政府債券被認爲是“無風險”的——真是個笑話!那些像瘋了一樣印鈔票的政府居然是安全的基準?別逗我了。

今天看着異常緊縮的價差讓我非常緊張。每個人都在自我陶醉於“強勁的企業基本面”,而忽視了联准会的操控,這讓這些價差壓縮到危險的水平。當價差不可避免地擴大時,西裝革履的人會表現得很震驚,而普通投資者卻會遭受重創。

期權交易者在玩自己版本的這個遊戲。我記得我第一次做熊市看漲價差——賣出55美元的看漲期權,買入60美元的看漲期權,獲得250美元的信用。感覺就像是免費的錢,直到基礎資產漲到62美元,而我的“有限風險”策略仍然讓我遭受最大損失。市場總能準確找到你的止損點。

沒人告訴你的是,債券市場中的信用利差就是煤礦中的金絲雀。在股票暴跌之前,在頭條新聞大喊衰退之前,這些利差悄悄擴大,因爲聰明的錢開始撤離。當CNBC開始談論這個問題時,你的投資組合已經在流血了。

真正的關鍵是什麼?當市場最終恐慌,利差飆升至500個基點以上時,正是你應該購買所有人正在拋售的東西的時刻。我看到這個週期每隔幾年就會重復一次,而大玩家總是會在零售投資者恰好在錯誤的時機逃跑時飽餐一頓。

也不要相信評級機構——這些人就是在2008年前給抵押貸款垃圾貼上AAA評級的天才。一個公司的債券可能已經在下滑的邊緣,卻仍然保持着投資級評級。

現在,市場動蕩,經濟不確定性無處不在,關注這些價差不僅是聰明的投資——而是生存。當它們開始急劇擴大時,不要等待行動的許可。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