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物線SAR指標:我與這個趨勢跟隨工具的愛恨關係

robot
摘要生成中

我已經使用拋物線SAR指標多年了,讓我告訴你——它並不是許多YouTube "大師"所描述的聖杯。該指標是由J. Welles Wilder Jr.在70年代開發的,這個指標在不同的市場條件下既拯救了我的交易,也毀了我的帳號。

這個概念似乎很簡單:在漲趨勢中,點位出現在價格下方,而在下跌趨勢中,點位出現在價格上方。當它們交換位置時,這就預示着潛在的趨勢反轉。但教科書不會告訴你的是——在波動市場中,這個東西會比你說 "止損反轉" 的速度更快地耗盡你的帳號。

我看到無數交易者像宗教符號一樣盲目跟隨這些點,在每次翻轉時進出倉位。交易平台喜歡推廣這個指標,因爲它給初學者一種擁有水晶球的錯覺。劇透:並不是這樣工作的。

在我早期的交易中,我曾在一周內因在整理階段跟隨SAR信號而損失了30%的投資組合。那些點像乒乓球比賽一樣來回翻轉,我像訓練有素的猴子一樣順從地跟隨每一個信號。痛苦的教訓。

讓我真正困擾的是,許多技術分析課程在介紹這個指標時,沒有強調它致命的缺陷。當然,它在強勁趨勢市場中表現得非常好——我曾借助SAR作爲指導,參與了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加密貨幣反彈。但如果把它放在橫盤市場中,你會被來回的波動折磨得不堪其擾。

使用加速因子的計算方法看起來很科學,但我發現調整靈敏度更像是一門藝術而非科學。默認的0.02設置只是任意的——根據我交易的具體資產和時間框架,我使用自定義設置得到的結果更好。

我最無法忍受的一件事是,一些交易 "專家" 推薦單獨使用SAR。威爾德本人建議將其與平均方向指數配對,但這個關鍵細節在大多數教程中都被方便地忽略了。

追蹤止損應用可能是它最實用的用途,但即便如此,我也看着利潤在等待過晚的SAR反轉時蒸發。

根據我的經驗,這個指標作爲工具包的一部分效果最佳,而不是作爲主要的決策者。我將其與成交量分析和關鍵支撐/阻力水平結合使用,以過濾掉噪音。

底線:拋物線SAR可能有用,但要持懷疑態度。市場並不是完美的拋物線,把它們當作這樣的處理是快速走向空的交易帳號。我在這個指標的表現上都經歷過,寧願你從我的傷痕中學習,而不是自己創造傷痕。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