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關鍵時刻!黃金突破4060美元,全球資產反彈

robot
摘要生成中

川普一條社交媒體帖子抹去2萬億美元市值,全球市場在貿易恐慌與避險狂潮中劇烈搖擺。“無需擔心,一切終將好轉!”美國總統川普在剛剛過去的周末試圖用社交媒體安撫市場。但投資者的神經依然緊繃。上周六,他針對貿易關係的威脅性言論引發全球市場地震,美股遭遇4月以來最慘烈暴跌,市值蒸發2萬億美元。周一早盤,現貨黃金一度衝上4060美元/盎司,再創歷史新高。這場由川普貿易政策引發的市場恐慌,正在重塑全球資產配置格局。

01 市場巨震,風險資產全線反彈

● 周一亞洲市場早盤,市場情緒出現明顯逆轉。美國股指期貨從周五暴跌中反彈,標普500指數期貨攀升近1%。

● 大宗商品市場同樣迎來反彈。WTI原油期貨周一高開漲超1%,報59.68美元/桶。紐約期銅漲超2%。

● 數字貨幣市場在周末迎來強力反彈。比特幣向上升破115000美元,過去24小時內漲4.25%。

● 與此同時,傳統避險資產出現分化。現貨黃金抹去開盤20美元跌幅,依然保持在4030美元/盎司上方,而日元等避險資產則明顯走弱。

02 貿易緊張,中美博弈節奏漸變

本次關稅升級事件並非毫無徵兆。9月 TikTok 達成初步協議之後,美國依然“小動作不斷”。

9月29日美國出臺史上最嚴股權50%穿透管制規則,進一步強化技術封鎖。隨後中方升級了對稀土及關鍵技術的出口管制。針對美方的威脅,中國商務部明確回應:“動輒以高額關稅進行威脅,不是與中方相處的正確之道”。商務部發言人強調,對於關稅戰“不願打但也不怕打”。

與4月份的貿易緊張局勢相比,本輪博弈展現出不同特點。民生證券指出,本輪與4月最大的不同在於中方“亂雲飛渡仍從容”的應對態度——沒有針鋒相對、繼續升級反制,而是說明情況、亮明底線。

川普政府也在策略上“留有餘地”,將關稅生效時間定在11月1日,爲談判留下了寶貴窗口。

03 市場機制:"TACO"策略在加密市場重現

TACO 交易策略是 2025 年以來在華爾街和加密圈流行的一種“事件驅動型”短打策略,名字取自 “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川普總是臨陣退縮)。"TACO"交易策略在加密市場再度活躍。該策略基於川普"先強硬施壓後妥協"的行爲模式,押注市場短期暴跌後的反彈機會。

● 機制核心:川普的關稅威脅往往在談判前充當籌碼,最終通過讓步達成協議,形成"衝擊-回彈"交易窗口。例如,4月關稅升級後,川普政府多次延期執行或豁免部分商品(如精煉銅),證實100%關稅缺乏經濟可行性,更多是政治姿態。

● 加密市場適用性:加密市場高槓杆特性放大"TACO"機會。本週川普關稅言論引發比特幣一度暴跌16%(從121,420美元至102,000美元),但歷史顯示此類事件後常快速反彈。2025年3月關稅公告導致比特幣跌至97,513美元,隨後在"Uptober"和"Moonvember"階段強勢回升。

● 當前信號與市場反應:投資者已逐步免疫"關稅大棒"。10月13日,比特幣在初跌後迅速反彈4.25%至115,000美元上方,全網加密爆倉6.3億美元,但恐慌性拋售並未持續。

● 鏈上數據表明,鯨魚趁下跌加速布局:如"7 Siblings"地址借入4000萬美元USDC抄底ETH,部分機構則逆勢增持比特幣ETF(單周流入27億美元)。這顯示"TACO"策略下,短期下跌被視作買入時機。

04 資金流向:加密市場高切低與防御布局

加密市場內部資金正從高估值板塊向低估領域轉移,同時防御性資產獲青睞。

● 槓杆清洗與資金轉移:川普關稅公告後24小時內,加密貨幣全網清算額達182.8億美元,主流幣(如比特幣、以太坊)跌幅超10%,而山寨幣普遍崩跌70%-90%。這促使資金從高槓杆投機品轉向底層穩健資產。

● ETF與機構布局:比特幣ETF持續吸金(本週淨流入27億美元),資金流向從中小代幣分化至大盤幣和合規產品。同時,投資者偏好具有"反脆弱"特性的資產:

● 比特幣與黃金聯動:比特幣與黃金30日相關性轉正,兩者同步成爲避險選擇,黃金突破4050美元時比特幣跟漲。

● 穩定幣與DeFi平台:政治不確定性中,去中心化金融協議如MakerDAO的DAI等穩定幣交易量激增,部分資金將其作爲臨時避風港。

05 前景展望:加密市場關鍵節點與博弈平衡

加密市場短期波動與中長期機會並存,核心在於貿易博弈演進與宏觀政策。

● 短期(1-2周):事件驅動與情緒修復

  1. APEC峯會定調:10月31日-11月1日APEC峯會是關鍵節點。若中美領導人會晤緩和局勢,加密市場可能快速反彈;若關稅11月1日生效,需關注豁免清單(如消費電子關聯礦企)。

  2. 數據延遲放大波動:美國政府停擺導致9月非農、CPI數據推遲發布,联准会政策路徑模糊(10月會議或維持利率)。歷史表明,經濟數據真空期加密市場波動率易飆升。

● 中長期(1-3個月):政策與基本面主導

  1. 立法與監管突破:參議院持續推進《負責任金融創新法案》,若年底前通過,將爲代幣證券化和ETF擴容鋪平道路,吸引增量資金。

  2. 供需結構支撐: 供應面:比特幣減半週期疊加ETF流入(單日最高27億美元),可能加劇供需失衡。 需求面:美國赤字膨脹(達1.97萬億美元)動搖美元信用,渣打銀行等機構認爲比特幣正成爲"新避險工具",與傳統黃金形成互補。

  3. 風險與平衡點:中美博弈的"稀土-大豆"牌形成制約:中國稀土管制(全球精煉產能佔92%)可能衝擊美國AI硬件鏈,而美國大豆庫存積壓(價格跌23%)迫使川普妥協。加密市場需警惕"黑天鵝",如關稅戰引發流動性危機,導致抵押品(加密貨幣)強制平倉的連鎖反應。

但機構共識認爲,貿易摩擦不會改變加密市場長期趨勢。槓杆出清後市場結構更健康,類似2020年3月"清洗"後開啓牛市。

BTC-1.86%
USDC0.04%
ETH-0.98%
DAI0.0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