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創新:挑戰密碼學的安全性

量子計算在證明密碼防御方面邁出了象徵性的一步。研究人員證明,IBM的133個量子位機器可以破壞一個6位的(ECC)橢圓曲線密碼密鑰。

量子進展在密碼學中

研究人員Steve Tippeconnic使用IBM的ibm_torino系統破解了一個6位的玩具ECC密鑰,應用了一種Shor類型的量子攻擊。該機器通過執行340,000層的驚人量子電路,從公鑰方程Q = kP推導出了私鑰。

這一成就雖然顯著,但並不代表對真實加密資產的直接威脅。比特幣和以太坊依賴於ECC-256 ( 256位橢圓曲線密碼學),這在天文學上要復雜得多。

區塊鏈安全的影響

這項測試表明,量子硬件現在足夠強大,可以解決簡化版本的加密基礎數學。下一個裏程碑將是錯誤糾正和模運算,這是將這些玩具實驗擴展到現實世界密鑰大小的關鍵步驟。

以太坊聯合創始人維塔利克·布特林最近估計,到2030年量子計算機破解現代密碼學的概率爲20%。這一風險因基於ECC的錢包和區塊鏈目前保障的數萬億美金而加劇。

緩解策略

當前的直接危險不是解密現有的密鑰,而是 "現在收割,之後解密 "的場景,在這種情況下,攻擊者存檔加密數據,計劃在量子計算能力成熟後解鎖它們。

這種風險已經重塑了比特幣的主權戰略。今年八月,薩爾瓦多將其6284 BTC的國庫(價值$681 百萬)分散至14個地址。沒有任何錢包包含超過500 BTC,這是爲了減少對量子威脅的暴露。

分歧的視角

並不是所有人都相信量子威脅。谷歌老兵格雷厄姆·庫克駁斥了比特幣面臨風險的說法,稱其數學是“不可破壞的”。他通過比較破解比特幣加密所需的時間與宇宙的年齡,闡明了這一挑戰的巨大程度。

金融部門的準備

與此同時,傳統金融(TradFi)正在採取早期預防措施。在2020年至2024年間,全球銀行在區塊鏈上進行了345項投資,支持代幣化、托管和支付的基礎設施。

一些機構已經在測試量子安全數字資產。例如,匯豐銀行在2024年進行了使用後量子密碼學的代幣化黃金試點測試,表明這些機構將量子防御視爲未來金融市場的必要條件,而非誇大其詞。

技術結論

雖然6位的解密今天並不威脅比特幣或以太坊,但它表明量子進展不再是理論上的,而是實際的、可見的和加速的。目前,ECC-256依然堅挺,但加密行業不能自滿。

對話超越了加密貨幣是否會適應的問題,現集中在如何以及多快。從主權財富到華爾街的代幣化試點,針對後量子金融時代的準備正在進行中,標志着區塊鏈安全演進的新篇章。

BTC0.54%
ETH0.98%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