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深度對談 Jeff Walton:MSTR 的金融工程如何在極端市場中生存
播客來源:Bonnie Blockchain
播出時間:2025年11月24日
嘉賓: Jeff Walton(True North 創始人、Strive首席風險官)
整理:BitpushNews
探討比特幣金庫公司的未來、MicroStrategy 的金融工程,以及爲什麼“持有 BTC 的公司才能活下去”
一、在 Saylor 派對的第一次相遇
Bonnie:
Jeff,我們真正第一次見面是在Michael Saylor 的派對。當時你和太太站在我和我媽媽後面排隊拍照,還記得嗎?
Jeff:
當然記得,那天真是一個特別的場合。我還在那場派對遇到了 David Lynn,後來我們一起辦了兩場會議。去到那種聚會的人,幾乎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在推動比特幣生態,感覺非常鼓舞。
Bonnie:
而且你說你去派對之前,就已經決定辭掉工作了?
Jeff:
沒錯。我在那之前已經決定離開做了 11 年的再保險行業,並準備全職投入比特幣。這場派對對我來說算是一個“過渡儀式”,確認自己想走的方向。
二、從再保險行業跳入比特幣世界
Bonnie:
你能說說你爲什麼離開再保險行業嗎?
Jeff:
我做的是再保險經紀,主要分析保險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把風險賣給全球的資本提供者。這個行業很辛苦,節奏完全依賴宏觀環境,而且成長空間有限。
最關鍵的是,我看到了一個非常根本的問題:保險公司沒有辦法用比特幣作爲長期負債的對沖工具。
舉個例子,一個工傷醫療賠付可能長達 10 年,只要醫療成本估算偏差 0.25%,整個商業模式就會出大問題。但保險公司持有的資產卻無法得到任何比特幣的信用評級,無法用 BTC 去應對長期的通脹與成本不確定性。
當我提出比特幣時,行業幾乎所有人都在笑我。
但我看到的,明明是一個巨大的結構性機會。
所以我離開了,想全力投入比特幣,也幸運地加入 Strive,專門負責 Bitcoin Strategy。
三、MicroStrategy模型的核心:永久優先股爲什麼重要
Bonnie:
你特別了解 MicroStrategy 的真正在做的事。之前 Saylor 一直用可轉債,爲什麼到 2025 年變成“永久優先股”的時代了?
Jeff:
因爲永久優先股解決了可轉債最大的缺陷:可轉債會制造結構性做空壓力。
很多人以爲可轉債是“0% 利息=免費錢”,其實不然。利息是低,但背後隱藏的成本是巨額轉換溢價。而且可轉債的買家不是長期投資人,而是所謂的“波動率成癮者”。
他們拿到可轉債的第一天,就會立刻做空 70% 的 MSTR 股票來對沖,因此無論 MicroStrategy 做什麼,市場上都會長期存在一個壓着股價的巨大空頭力量。
Bonnie:
所以 MSTR 的股價一直被這些人壓着?
Jeff:
可以這麼說。而且他們根本不在乎 MSTR 或 BTC,只關心套利。所以 MSTR 必須換融資模式。
轉向永久優先股後,市場的角色完全不同。買家變成養老基金、保險公司、固定收益投資者——這些人不是來制造波動的,而是來收利息、持有資產。
更重要的是,所有募到的錢,MicroStrategy 都立即拿去買比特幣。
這使得它的比特幣資產池不斷擴大,而優先股則透過資本結構的 seniority 被比特幣資產“支撐”。
這是一種非常強大的結構創新。
四、爲什麼 Jeff 把 MSTR 當作“終身持有資產”
Bonnie:
你自己也持有很多 MSTR,對吧?爲什麼你對它這麼有信心?
Jeff:
因爲我看 MSTR 的方式,和其他人完全不同。
大多數人盯着股價,而我盯的是一個指標:Bitcoin Per Share(每股背後的比特幣數量)。
只要這數字持續上升,長期價值就是必然向上的。
而 MicroStrategy 的模式是不斷籌錢、不斷加槓杆、不斷買 BTC,因此它的 Bitcoin Per Share 一直在提高。
我把它看作是一種“高 beta 版比特幣”,長期表現歷史上是比特幣的三到四倍。
因此我願意持有一輩子。
我常說,我不希望未來告訴我的孫子:
“我在 400 美元賣掉了 MSTR。”
而它未來可能是一兩萬美元一股。
五、STRK 的機會:更穩健的比特幣敞口
Bonnie:
那 STRK 呢?爲什麼你覺得它機會大?
Jeff:
因爲 STR 系列的本質是把比特幣的價值裝進“傳統固定收益產品”的外殼裏,利率比市場上任何固定收益商品都高,而風險又比股票低。
更關鍵的是,它非常適合機構投資者。不管是養老金、保險基金,還是尋求穩定收益的投資人,他們都無法直接持有比特幣,但卻可以購買 STRK 這種結構清晰、有股息、有優先受償權的產品。
對我個人而言,我喜歡高波動、喜歡高 beta,所以我更偏向 MSTR。但從市場結構來看,STRK 很可能在未來幾年被大規模採用。
六、爲什麼“比特幣金庫公司”將成爲一種時代趨勢
Bonnie:
你說過,比特幣金庫公司會成爲未來不可避免的趨勢。爲什麼?
Jeff:
因爲 AI 正在摧毀傳統企業。
在 S&P500 裏,大量公司幾十年來只做兩件事:發股息、回購股票。
他們把現金都發掉了,一旦業務受到 AI 衝擊,股價暴跌,這些公司毫無抵抗能力——他們根本沒有資產。
但如果你是一個比特幣金庫公司,你就有無數選擇:
你可以抵押比特幣融資、發行債、發優先股、賣 covered call,甚至賣一點 BTC 回購股票。
你永遠不會“被打死”,因爲你手裏有最強的資產。
這就是 optionality。
未來我相信 S&P500 會大洗牌,不持有比特幣的公司會被淘汰。
七、真假比特幣信仰者?關鍵在“透明”和“自托管”
Bonnie:
很多人問:怎麼判斷一個公司是真比特幣公司、創辦人是不是“真信仰者”?
Jeff:
我覺得“比特幣信仰”這種說法沒意義。比特幣屬於所有人,不是誰的信仰特權。
真正重要的是:
公司是否透明?
是否真的把資金買成了比特幣?
管理層是否可信?是否不會濫用槓杆?
是否不會把錢卷走?
另外我一直強調:
如果你自己沒有自托管比特幣,你對任何比特幣相關公司都不可能有真正的長期信心。
先持有 BTC,再去理解這些公司。
八、如何看待週期?MSTR 至少要用“四年週期”來看
Bonnie:
很多人抱怨 MSTR 股價波動大,你怎麼看?
Jeff:
如果你用“季度報告思維”來看任何比特幣相關資產,你都不會成功。
比特幣所有四年週期的年化回報率幾乎都是正的,就算你買在最高點,四年後也通常有 22% 到 26% 的年化。
因此 MSTR 也必須用“四年週期”來看。
如果你不能持有四年,你根本不理解它的價值。
短期的上上下下根本毫無意義。
九、一般人如何累積比特幣?兩條路徑
Bonnie:
你會怎麼建議普通人累積比特幣?
Jeff:
第一條路徑是最基礎的:直接買比特幣,並自托管。
第二條路徑是:利用比特幣金庫公司的槓杆。例如 MSTR 的高槓杆成長性,或 STR 系列的較穩定收益。兩者搭配甚至可以產生比單持 BTC 更好的風險報酬比。
這是經典的現代投資組合理論。
十、最壞情況:MSTR 什麼時候會出問題?
Bonnie:
你自己持有這麼多 MSTR,你覺得它可能出什麼問題?
Jeff:
非常簡單:只有一種情況——比特幣本身出問題。
例如全球電磁脈衝(EMP)、互聯網完全癱瘓、文明級別災難。
但如果發生這種事,MicroStrategy 的問題已經不是重點了。
就算不看比特幣本身,MSTR 現在的資產狀況也極其強勁:
他們持有的比特幣可以支付 120 年的優先股股息,槓杆約 10%,資產 700 億美元以上,就算 Sailor 明天離開,公司也不會垮。
十一、比特幣金融工程:正在吸走傳統金融的資本
Bonnie:
你常說“我們正在吸走傳統金融的資本”,怎麼理解?
Jeff:
非常字面意義:通過各種金融工程,把傳統金融體系的資金吸進比特幣生態。
優先股、可轉債、債券、槓杆、期權、資本結構分層……
這些工具本質上都是管道,把法幣體系裏的巨額資本引入 BTC。
未來這個過程會越來越快。
這是一個正在進行的金融革命。
Bonnie:
今天的對話太精彩了,謝謝你,Jeff。
Jeff:
謝謝你邀請,也謝謝所有正在見證這一切的人。我們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