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stark1
vip
幣齡 3.9 年
最高等級 5
用戶暫無簡介
又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幣圈的頭上。
一個 BTC 錢包沉睡 3 年後轉移價值 11 億美元的 9,757 枚比特幣!
而這個錢包的資產正是 LuBian 被盜的 127,271 枚 BTC(價值超 155 億美元)!
這次轉移恰逢美國政府剛發出「尋求沒收這些被盜的 BTC 消息之後」。
黑客會不會砸盤?畢竟是超 155 億美元的潛在拋壓,市場行情不好,各種大利空消息就開始出來了。
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顧不上了,參與 Monad 讓我成了小醜 ,就看 @wardenprotocol 了。
今天看到 Warden 的合作夥伴 messari 發布了一篇關於 Warden 的投研報告。
文中提到了 $WARD 的代幣經濟學,再和大家分享下重點。
🔻🔻🔻
1⃣代幣分配與激勵
$WARD 的總發行量爲 10 億枚,代幣分配結構看起來很合理:
流動性:5%(5000 萬枚):用於 TGE 時的流動性部署。
驗證者與操作員:10%(1 億枚)爲驗證者和操作員保留,保障網路安全。
注:這部分代幣永久鎖定。
公共產品: 10%(1 億 WARD)用於測試網激勵、創世空投和公共產品項目。
注:TGE 時解鎖 1940 萬 WARD,剩餘部分將在前六個月內實現至 6400 萬,並在 30 個月內完全解鎖至 1 億。
生態與社區激勵:12%(1.2 億枚)分配給社區和生態系統項目,支持開發者和用戶的
BTC-1.29%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IRYS 新的合作夥伴,新的 Galxe 任務來了。
完成簡單任務可參與 100 U 的抽獎。
這是 @irys_xyz 與新的合作夥伴 @Acurast 爲慶祝合作上線的福利活動。
👇銀河任務連結:
IRYS 與 Acurast 於 10 月 13 日宣布探索性合作夥伴關係。
合作的目標是把 Acurast 的去中心化邊緣計算網路(遍布 140 多個國家的 12 萬+設備)與 IRYS 的可編程數據鏈相結合。
雙方合作將爲數據密集型去中心化應用提供安全、經濟高效的計算解決方案。
目標市場包括 AI、DePIN 和 Web3 基礎設施。
了解了下 Acurast,發現選擇 IRYS 是有原因的,雙方合作能產生的潛在應用場景真不少:
🔻🔻🔻
1⃣AI 應用場景
※ 機密推理:IRYS 存儲 AI 數據集和模型,Acurast 在 TEE 環境中運行隱私保護的 AI 推理。
※ 可驗證訓練:利用 IRYS 的數據溯源證明確保訓練數據完整性,通過 Acurast 分布式網路進行模型訓練。
※ AI 代理協調:結合 IRYS 的可編程數據和 Acurast 的邊緣計算,可實現自主 AI 代理的執行。
2⃣DePIN 基礎設施
※ 完整技術棧:IRYS 作爲數據層(傳感器/IoT 數據永久存儲),Acurast 作爲計算層(手機邊緣處理)。
※ 成本優勢:相比傳統的中心化方案,成本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Monad一戰,集體要飯!
給大家說個笑話:Monad 測試網近3億的錢包地址,99%都沒有空投資格。
看了下官方的空投細節介紹,我總結爲一句話:
只要你是知名人士、持有知名NFT、知名社區成員、DeFi 交易大戶,那你就有空投。
如果你只是個普通用戶,哪怕每天 24 小時參與測試網做交互支持,不好意思,你沒有資格。
舉個例子:Monad Card 絕大多數只給知名人士發,比如 @cz_ 大表哥, @heyi 一姐這種都是有Card領取資格的,持有者會給空投。
哪怕這裏面很多知名人士壓根不了解 @monad ,沒有發表過Monad 的任何內容,照樣給。
因爲你足夠知名,這就夠了,沒錯,這就是 Monad 的空投的主要標準,那些測試網數據貢獻者們,不好意思,不配。
在我看來這不就是典型的“阿諛奉承”?
當然 Monad 還是很重視社區的,那些 Discord 的5,500名肝帝也有資格,確實值得,因爲真的太辛苦,要深度建設很久,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
一直覺得Monad 是個非常重視社區的項目,沒想到把底層支持者當作空氣。
如果測試網上線的時候就說參與測試網沒有空投,你覺得還會有那麼多人給你做這麼漂亮的數據嗎?
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
一個項目真正的支持者應該是什麼樣子?
那些天天參與Monad生態各種項目的算嗎?
那些積極創作Monad教程的分享者算嗎?
那些積極和項目方進行社交互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在去中心化的 WEB3,隱私還能得到保護嗎?
還真能,ZAMA 實現了讓區塊鏈
「看得懂又看不見」。
區塊鏈是透明的,鏈上數據什麼都能查。
像是我們的錢包餘額、交易行爲、資金流向在鏈上都很清晰。
而 ZAMA 要解決的,就是想在區塊鏈保護隱私的問題。
@zama_fhe 也是業內首個把 FHE 技術做到落地的項目。
🔻🔻🔻
那什麼是 FHE?
ZAMA 的核心技術叫 全同態加密,簡稱 FHE 。
這項技術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可以對加密的數據進行計算,且不必先把它解密。
舉個例子來理解:
- 傳統區塊鏈計算數據,就像廚師必須先打開食材包裝才能烹飪。
- 但 FHE 讓你能在「包裝未拆封」的情況下完成整個烹飪過程。
- 最終結果依然準確——只是沒人看到食材的內容。
也就是說 ZAMA 讓鏈上可以「看懂數據的邏輯」,但「看不見數據的具體內容」。
🔻🔻🔻
ZAMA 最大的技術突破:成功讓 FHE 從理論走向實際
全同態加密並不是新概念,早在 2009 年學術界就提出了原型,但計算速度極慢,難以落地應用。而 ZAMA 則實現了這一技術的真正突破:
※ 性能提升 100 倍:通過 GPU 並行計算,ZAMA 的 fhEVM 可達到數千 TPS,未來還將推出專用硬件加速器(ASIC),目標是突破 10,000 TPS。
※ 開發者友好:ZAMA 將 FHE 集成進以太坊虛擬機(EVM
ETH-1.98%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大家觉得下一个迎来大变革的会是哪个赛道?
我认为是隐私赛道,因为现在信息泄露问题太严重了。
即使是在去中心化的 WEB3,隐私保护依然也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最有可能改变现状的基础设施,我最看好 @zama_fhe 。
说是隐私计算的下一个独角兽叙事也不为过。
ZAMA,这家估值超 10 亿美元的独角兽,正以用新技术改变「链上隐私」现状。
区块链一直存在一个悖论:
如何在「公开透明」的同时保护用户隐私?
ZAMA 的答案是:让数据在加密状态下依然可以计算。
也就是说交易可以隐匿、身份可验证、AI 模型可加密学习...
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加密计算所需的一切,这就是 ZAMA 在做的事。
ZAMA 的市场认可度怎么样?
- 2025 年完成 1.5 亿美元总融资,B 轮由 Pantera 与 Blockchange 领投
- 投资阵容包括 Gavin Wood、Anatoly Yakovenko、Juan Benet 等顶级创始人
- fhEVM 开源仓库已吸引 5000+ 开发者、GitHub 超 23 k 星标
ZAMA 吸引了诸多知名的风投基金以及诸多顶级开发者,吸引力已无需多言。
生态合作与技术落地也在同步进行:
与 OpenZeppelin、Shiba Inu、Protocol Labs 的合作,让 FHE 走向真实应用场景:
从保密 DeFi 到链上 AI,再到隐私身
SHIB-2.12%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ETH 24 小時的振幅超 22% ,高點和低點差了 538 刀!
我想知道接下來 ETH 的走勢如何,能不能抄底?
於是我去問了 @wardenprotocol 的智能代理。
Messari Deep Research 這個代理給了我答案。
結論就是:短期走勢偏弱,如果企穩就會回歸上升趨勢,具體分析的結果大家可以看圖。
在交互 Warden 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已經習慣了讓 AI 代理幫我完成一些操作:
想買 MEME 時:會給 WachAI 代理發 CA,幫我查合約是否幹淨,持幣分布是否合理。
寫文沒有思路時:會問 Kaibot 代理,讓它給我一些寫作方向與建議。
想知道 Base 鏈熱點時:會問 Messari 代理,讓他幫我整理市場討論的重點。
Warden 最直觀的創新是把我們在 WEB3 中各種復雜的操作放到了後臺。
智能代理來負責這一切繁瑣的查詢和整理,直接爲我們輸出最重要的結果。
關鍵是只需要告訴 AI 「我想做什麼」就行了,非常簡單。
就像 @wardenprotocol 官推今天說的:
只需簡單的自然語言對話,讓人工智能來完成繁重的工作。
讓加密交互變得簡單直接,即使老奶奶來了也能輕鬆使用。
Warden 短期的平台數據暴漲原因也很簡單:
因爲簡單好用,所以得到了大規模採用。
易用性+實用性=Warden 的用戶體驗。
距離 Warden Protocol
ETH-1.98%
MEME-3.45%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再分享下 @LumiterraGame 的雙鏈策略和經濟系統。
Lumiterra 目前是 Ronin +Monad 雙鏈模式。
Ronin(主網):
核心遊戲經濟,ERC1155 NFT Totem 資產,支持 PC/移動端跨平台。
Monad(測試網):
AI 代理層,利用 10,000 TPS 和 1 秒區塊時間實現實時鏈上交互。
尤其是 @monad 鏈設計的 AI 代理系統,也被稱作Lumipad 協議。
選擇在 Monad 上部署的原因也很簡單:
Monad 的並行執行模型支持亞秒級區塊確認,
MonadBFT 共識實現單輪投機終結性,
技術底層爲 AI 代理提供超低延遲環境。
遊戲經濟系統:
4種代幣共同構成了可持續的經濟系統:
$LUA :底價資產,質押用
$LUAUSD :穩定幣,交易用
$LUAG :治理,veLUAG DAO
$LUMI :pre-TGE,有不少新賦能
Lumiterra 接下來的發展路線應該會以 Monad 爲主,作爲 Monad 首個代理交互式多人沙盒遊戲。
AI 驅動的遊戲經濟模式在整個鏈遊賽道也非常有吸引力。
在 Monad 主網之前,建議繼續參與 Lumiterra 的Lumonad 活動,等個驚喜。
👇活動地址: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Warden 第三季最後一天,終於要迎來 TGE 的曙光了嗎?
深耕了 Warden 三個月,簡單做個小總結。
Warden 三季活動在應用內的 Kaito Yap 板塊的排名分別拿到第 1、第 13、第 7 的名次。
總的 Gas 沒仔細算過,三季加一起大概在 600 U 左右。
印象中這 3 個月沒斷過,每天都按時完成交互任務。
Discord role 拿了 15 個,幾個關鍵身分都拿到了。
選擇深耕 Warden 的原因也很簡單,看好 Warden 打造的智能應用之家。
Warden 的 Agent 現在已經支持代幣多鏈代幣兌換、跨鏈、代幣分析、行情分析、X 帳戶 Kaito 創作分析等 7 個 AI Agent 。
僅幾個月已經吸引了 800 萬用戶參與,每天與 AI 對話的交互數量超 200 萬次。
重點是 Warden 不僅僅只是自己做了一個智能應用合集平台,而是可以爲任何現有 WEB3 應用提供智能化升級,集中多種 Agent。
對於開發者,同樣可以將自己構建的 Agent 提交到 Warden Hub 中,獲得巨大用戶流量的同時,也能賺取額外收益。
Warden 協議這種專爲開發者構建智能應用而設計的全棧 L1 區塊鏈,敘事相比單一應用想象空間要大得多。
Warden 的目標是讓所有復雜的 WEB3 操作都能通過與 AI 對話完成,這也是 AI+WEB3 的一大發
查看原文
post-image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昨天 SOL 鏈出了個速通 220 M 的大金狗 $REAL ,有不少人賺麻了。
但也有不少人虧麻了,因爲高點下來跌了 45%。
很多人在不了解代幣合約地址數據情況下,盲目購買導致虧損慘重。
剛看到 Warden Protocol 上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 Agent 「WachAI」,功能就是分析代幣合約地址。
🔻🔻🔻
使用方法很簡單,只需要把合約地址發送給 WachAI, 幾秒鍾內就會出具一份代幣合約地址報告,會檢測以下幾項數據:
※ 持有者分布和集中風險
※ 流動性安全性和鎖定狀態
※ 合約權限和鑄幣能力
※ 誘餌檢測和賣出限制
※ 實時市場數據和交易對
我體驗了下,查了 $REAL 的合約地址,大概 3 秒鍾就出具了一份報告,如下:
重要的數據一目了然,唯一不友好的就是目前只有英文版,中文據說官方後面會上線。
買新幣之前用 Warden 的 Agent 查一下還挺方便,而且使用還能獲得 PUMP 積分,在參與 Warden 空投活動的別錯過。
Warden 第三季空投活動還有不到一周就要結束了,進入衝刺階段了,還沒參與的趕個末班車也不錯。
#KaitoYap @KaitoAI @wardenprotocol Yap $WARD
PUMP-2.95%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IRYS 若與 GRASS 合作,會怎樣?
我們或許會看到一個端到端的AI數據價值鏈:
從數據收集到永久存儲再到可編程執行的完整閉環。
@grass 做的是 DePIN 帶寬共享,目前有超 300萬個節點,每天收集的數據高達 110萬GB,目前數據存儲方案以臨時存儲和路由爲主。
@irys_xyz 打造了一個 IrysVM 執行層驗證,並提供永久的鏈上存儲,成本比 AR 低16倍,並且支持可編程數據指令,並能實現10萬 TPS。
今天從不同角度簡單淺析一下,雙方合作可能產生的價值。
🔻🔻🔻
首先是技術方面合作可能產生的潛在價值:
▪️全球分布式數據獲取:GRASS 的節點遍布全球,能收集全球的帶寬數據。
▪️數據驗證升級:雙方的驗證機制結合,雙重驗證能進一步提升數據可信度。
▪️數據存儲:解決臨時存儲的問題,實現永久的鏈上數據存儲。
▪️數據執行:從單純的靜態數據變爲可執行的資產。
雙方在技術上的創新結合會爲雙方帶來不少性能優勢,比如進一步形成規模效應,實現支持PB級的實時數據流以及AI應用等,都將會成爲可能。
🔻🔻🔻
其次可能產生的商業價值:
▪️對於GRASS:可從單純帶寬共享升級爲完整AI數據服務提供商,可向客戶提供端到端解決方案。
▪️對於IRYS:能利用 GRASS 獲得穩定的大規模數據資源,可基於此擴展一些新業務。
雙方合作可以創造出新的數據-存儲-執行
GRASS-7.49%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按頭上,融資高達 9.1 億美元的鏈上合規解決方案提供商 @ForteProtocol 上Galxe任務了!
沒錯,融資就是很誇張的9.1億美元,2019年的老項目了,看來是快要發幣了。
融資背景裏有知名的 a16z、Solana 基金會、Animoca Brands 等頂級 VC。
銀河任務簡單,都是X社交任務,10分鍾搞定。
👇Galxe 任務連結:
一共上了兩個任務,完成可以獲得 50 積分,建議跟着持續做,應該會有驚喜。
Forte 提供一整套的鏈上合規解決方案,包括發行資產、管理鏈上活動和資產、加快上市時間等服務。
融資比較誇張,在 21 年 A 輪融資 1.85 億美元的時候估值就達到 10 億美元了。
不管有沒有水分,這融資背景只做銀河成本很低,再加上是早期階段,還是值得參與下的。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大的真來了! @0G_labs 空投查詢來了!
嘴擼 Yap 有!測試網交互有!NFT持有者有!Discord Role 有!銀河任務也有!
只要是真正支持 0G 的用戶,幾乎統統都有,重視社區不是吹的,是真的給空投。
👉空投資格查詢連結:
注意:有資格的領取者須在9月21日00:00 UTC前完成KYC。
空投資格:
- One Gravity NFT 持有者
- Kaito Yappers
- Discord 指定角色持有人
- 社會任務貢獻者(Galxe、Intract等)
重點說下 0G Yappers :
首先追溯快照是過去 6 個月,也就是2月25日-8月25日的活躍用戶的貢獻,名額應該是前 1000 。
其次是“Yap To Defy Gravity”活動,本來計劃的是 前888名,這次官方直接調整至前1000名,額外增加了名額!
AI Alignment 節點持有者從另一個網站領取空投:
一路見證了 0G 的成長,參與建設了 6 個月,一起等主網上線。
0G官方也表示這次空投只是開始,未來還計劃爲主網活動提供更多激勵措施,繼續參與建設就對了。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要顛覆 AI 領域巨頭 OpenAI 等閉源 AGI 的壟斷, @SentientAGI 憑藉的是什麼?
爲什麼 Sentient 在種子輪就能吸引8,500 萬美元融資?
爲什麼能得到 Founders Fund、Pantera、Framework 等頂級 VC 的支持?
因爲 Sentient 正在構建世界上最大的智能網路 GRID!
🔻🔻🔻
GRID 是什麼?
GRID 是一個由全球最優秀的建設者貢獻的專門代理、模型、數據、工具和計算網路,共同提供 AGI 級別的結果。
簡單來說:當用戶與 GRID 溝通時,問題會被拆分並分配給最合適的 Agent,同時基於 GRID 網路中龐大的數據以及工具,最終給出高質量的內容回答。
GRID 由數千名資深開發者共同完善,聚合了全球優秀的AI模型與算法。
很明顯, GRID 與知名的 ChatGPT、DeepSeek 等AI工具的運作模式都是不同的,現有的AI產品普遍要麼是完全閉源,要麼是完全由自有團隊構建開發,並非公開。
Sentient 則是面向全球開發者共同構建開源 AGI,開發資源和貢獻量級是市場上的其他公司難以匹敵的。
🔻🔻🔻
如何使用 GRID ?
用戶可以在官網使用Sentient Chat 來訪問 GRID,跟其他AI對話工具類似,可以與AI交流提各種問題,GRID會自動運行並給出最佳結果。
GRID 對於構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 熱門話題查看更多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