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達在以太坊鏈上推出代幣化國債基金FDIT,BTC、ETH等主流幣主導社交熱度

金融巨頭富達(Fidelity)在以太坊區塊鏈上低調推出了代幣化國債基金 FDIT,資產規模已超過 2 億美元,這標志着傳統金融巨頭在代幣化現實世界資產(RWA)領域的競爭愈發激烈。與此同時,比特幣、以太坊和狗狗幣等藍籌加密貨幣正主導着鏈上社交熱度,機構採用、ETF 投機和技術前景等話題成爲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富達推出鏈上國債基金,代幣化資產競爭加劇

富達在以太坊區塊鏈上發行了 Fidelity 數字利息代幣(FDIT),該代幣代表了其富達數字國債基金(FYOXX)的一份份額。這一創新結構使得鏈上原生資產持有者能夠直接接觸到美國國債。該基金於 8 月開始運營,其投資組合完全由美國國債和現金構成,每年收取 0.20% 的管理費,由紐約梅隆銀行(BNY Mellon)擔任基金托管方。

盡管富達尚未公開宣布這一基金的推出,但記錄顯示其資產規模已超過 2 億美元,目前只有兩名持有者。這一舉動是富達在今年早些時候向 SEC 提交在國債基金中增加鏈上股票類別申請後的又一戰略性舉措。

富達的入場正值代幣化國債市場快速增長之際。該領域已有多家大型參與者,包括 Franklin Templeton 和 WisdomTree。其中,貝萊德(BlackRock)的 BUIDL 基金以超過 20 億美元的資產規模位居榜首。富達的加入預計將加速代幣化基金在機構投資者中的普及。麥肯錫的分析師預測,到 2030 年,代幣化證券的價值可能超過 2 萬億美元。

藍籌加密貨幣主導社交熱度,鏈上討論激增

與傳統金融的創新同步,加密貨幣領域的社交話題正重新回到藍籌代幣上。根據鏈上分析平台 Santiment 的數據,市值最高的幾種加密貨幣主導了社交熱度的激增。

比特幣與以太坊:機構與技術雙重關注

盡管比特幣上周在 $112,000 附近面臨價格阻力,但它仍然是分析師和投資者最關注的加密貨幣。社交討論主要集中在其作爲“數字黃金”、貨幣網路以及對沖通脹工具的長期角色上。同時,其稀缺性、機構需求和自托管的重要性也備受關注。此外,交易員們也在討論比特幣在跨平台“閃電式加密交易”中的流動性。

以太坊的熱度同樣居高不下。討論焦點包括其在“閃電代幣”中的角色,以及其在錢包和去中心化平台上的廣泛應用。以太坊的可轉移性、交易、質押和遊戲等用例是討論的核心。與此同時,盡管機構持續大量積累以太坊,但其價格在上周多次在 $4,480 附近遭遇阻力,未能成功突破 $4,500 關口,面臨技術上的挑戰。

Strategy股票、狗狗幣等加密資產同樣備受關注

Strategy 及其股票 MSTR 也成爲熱門話題。由於該公司巨大的比特幣儲備及其作爲比特幣敞口槓杆化代理的聲譽,圍繞其是否能被納入標普 500 指數的討論持續升溫。與此同時,投資者們也在爭論是購買 MSTR 股票還是直接購買比特幣 ETF,更能獲得有效的投資敞口。

不出所料,狗狗幣(DOGE)也因上周的多項進展而備受關注。其社交熱度主要集中在即將到來的 Rex-Osprey 狗狗幣 ETF 上,這可能成爲美國金融市場歷史上第一個狗狗幣 ETF。此外,川普支持的公司 Thumzup 宣布通過新增 3,500 臺礦機來擴大狗狗幣挖礦業務。盡管上周價格波動較大,狗狗幣仍設法收於 $0.21 以上。

Tether 也因其宣布將對黃金進行深度投資而獲得了大量關注。Tether 首席執行官稱黃金爲一種“自然的比特幣”,其黃金儲備已超過 87 億美元,該公司旨在將業務擴展到黃金開採、精煉和交易領域。

而 MultiversX($EGLD)則面臨着另一種關注。社交討論突出對其供應稀釋和項目遷移到 SUI 等其他鏈的擔憂,這引發了人們對其長期用例的懷疑。然而,關於 xPortal 和 xMoney 等項目的討論中也存在樂觀情緒,人們希望回購機制和即將到來的新項目能夠提振其價值。

結語

富達推出鏈上國債基金的舉動,以及加密市場對藍籌代幣的持續關注,共同描繪了一幅傳統金融與加密世界深度融合的圖景。富達的基金利用區塊鏈技術提升了傳統資產的效率和可訪問性,而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貨幣則憑藉其獨特的價值主張和社區支持,持續吸引着資本和注意力。這兩種趨勢相互印證:傳統機構正在利用加密技術革新其產品,而加密貨幣本身也在不斷鞏固其作爲主流資產類別的地位。市場的成熟化和相互關聯性,正將我們帶入一個全新的金融時代。

ETH0.77%
BTC2.04%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