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作者福利來啦!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正式上線!
現在在 Gate 申請認證,成功通過即可享受價值 $3,000 的早鳥專屬福利!獲得專屬徽章、現金獎勵、限量週邊,更有機會登上官方榜單,享受更多曝光與特權!
申請門檻超低,只需 500 粉絲 + 積極發帖互動,你也可以成爲社區領袖!
早鳥福利:
🏆 最具影響力創作者 3 名(最多互動):50 USDT + Gate X RedBull 隨行杯+ 精選文章 5 篇
🏆 最佳內容獎 5 名(內容最佳):$50 倉位體驗券+ Gate 平沿帽 + 精選文章 5 篇
🏆 除此之外前50名成功申請者:$50 倉位體驗券
所有成功申請者均可獲得認證創作者徽章+官號 “首批認證創作者榜單” 曝光
海外用戶:Gate 平沿帽 = $20 倉位體驗券,Gate X RedBull 隨行杯 = $30 倉位體驗券
申請步驟:
1️⃣ App 首頁 → 底部進入【廣場】 → 點擊右上角頭像進入個人主頁
2️⃣ 點擊頭像右下角【申請認證】 → 進入認證頁面
3️⃣ 審核通過後,頭像旁將顯示專屬認證徽章,彰顯你的專業與權威!
🎁 專屬福利包含:身分標識、內容推薦、專屬曝光 、活動優先權 、熱門項目合作等!
立即申請,成爲廣場社區領袖,享受更多福利和機會!
詳情閱讀:https://www.gate.com/help/community-ce
Google Willow 晶片導入「量子回聲」演算法:比超級電腦快 1.3 萬倍,比特幣不再安全?
Google 在 Willow 量子晶片上導入「量子回聲」演算法,首度達成可驗證量子優勢,速度超越超級電腦 Frontier 13,000 倍。 (前情提要:馬斯克嚴峻提問:量子電腦能否破解比特幣? ) (背景補充:開發者提案凍結中本聰100萬枚比特幣,3步驟應對量子電腦危機 ) Google 近期宣布,旗下 Willow 量子晶片結合「量子回聲」(Quantum Echoes)演算法,完成全球首例「可驗證」的量子優勢。研究團隊指出,Frontier 超級電腦需要約 3.2 年才能算出的 OTOC 任務,Willow 僅花 2 小時,速度領先 13,000 倍。 可驗證量子優勢:爭議終結者 過去量子領域常因輸出為隨機比特串,難以證實正確性而引發爭論。「量子回聲」透過測量亂序時間相關函數(OTOCs),輸出單一可重複數值,外部團隊可用其他量子設備或實驗檢驗結果,終結驗證難題。諾貝爾獎得主 Michel Devoret 認為: 「這標誌著量子計算邁向完全規模化的新一步。」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 Scott Aaronson 也強調: 「最大差異在於輸出能高效驗證,非傳統隨機樣本。」 產業衝擊:藥物與材料率先受惠 目前,「量子回聲」已成功模擬 4-13C-甲苯與 1-13C-3′,5′-二甲基聯苯等分子,呈現比傳統核磁共振更精細的原子排列,預期可縮短新藥篩選時間並提升成功率。 材料科學領域也可藉此探索具突破性特質的新材料,加速吸引創投與政府資金湧入量子科技生態系。Google 樂觀估計五年內將出現只能透過量子電腦解決的實際應用。 比特幣危險了? 量子電腦的突破,也再次引發社群的擔憂。Solana 共同創辦人 Anatoly Yakovenko 在今年的 All-In Summit 就直言,五年內量子運算取得關鍵突破的機率高達五成,並要求比特幣在 2030 年前完成抗量子遷移。 Yakovenko 指出,人工智慧與先進製程同步推進,量子硬體可能在短時間內跨越現行極限,對依賴 ECDSA(橢圓曲線離散算法) 的比特幣構成直接衝擊。 「2030 年前量子運算突破可能性達五成。」 量子如何突破比特幣? 安全研究員 David Carvalho 也曾示警,量子硬體進展速度可能「遠快於想像」。倘若推測成真,比特幣現行防線將像老舊保險箱,面對自帶萬能鑰匙的新竊賊,形同虛設。 為對抗量子威脅,研究重心正轉向抗量子密碼學(PQC)。美國國家標準暨技術研究院(NIST)已採納 CRYSTALS-Dilithium 等演算法為下一代標準。產業也在評估混合簽章方案,讓傳統與 PQC 同時存在,降低一次性切換風險。密碼學敏捷性概念因此受到重視,透過模組化設計,讓節點未來能視情況快速更換演算法。 不過 PQC 簽章尺寸普遍較大,約為現行的 5 至 50 倍,代表交易資料量與手續費同步成長,節點儲存與頻寬負擔也會上升。如何在安全與效率之間取得平衡,成為開發者新考題。 時間軸與治理難題 量子威脅是否迫在眉睫,社群內部分歧顯著。Blockstream 執行長 Adam Back 過去認為現階段量子電腦「難以實戰」,Jan3 創辦人 Samson Mow 也強調在比特幣失守前,「其他系統會先壞掉」。然而,一旦需要升級,比特幣勢必透過硬分叉完成。過往經驗顯示,硬分叉常伴隨理念衝突與鏈分裂風險,治理成本不容小覷。 根據 技術分析,開發團隊得先提出明確路徑,包括測試網驗證、軟硬分叉方案比較與多階段過渡機制。否則當量子運算真正落地時,社群可能因意見不合而錯失黃金防禦窗口。 賽跑已經開始 薩爾瓦多等國家已嘗試將部分國家級比特幣儲備轉至支援 PQC 的託管方案,顯示防患未然正成共識。產業也在研議把 NIST 標準算法納入錢包與簽章硬體,或以多重簽章先行保護高價值地址。PQC 演算法一旦成熟,礦工、交易所與節點軟體需同步升級,才能維持網路整體一致性。 從技術創新到治理決策,比特幣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測試。量子浪潮是否在五年後拍岸仍有變數,但「未雨綢繆」已取代「杞人憂天」成為主流觀點。Solana 創辦人的警示像一枚倒數計時器,提醒開發者、礦工與持幣者:量子威脅不會等待共識成形,行動愈早,成本愈低。 總結來看,比特幣要維持「數位黃金」地位,必須在技術與治理雙線佈局,打造可隨時升級的安全架構。面對量子運算帶來的新賽局,加密世界已沒有撤退空間,只有全力衝刺。 相關報導 微策略回嗆「比特幣量子攻擊」,Michael Saylor:杞人憂天,若成真Google、微軟會先倒 數學教授:「量子攻擊迫近」公鑰加密系統需全面升級,Vitalik 提解決方案… 比特幣救國夢碎?薩爾瓦多囤幣六年,結果出人意料 〈Google Willow 晶片導入「量子回聲」演算法:比超級電腦快 1.3 萬倍,比特幣不再安全?〉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