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遇過這種說不上哪裏不對勁的場景?


你幫朋友或同事做了很多事,對方最初會感激,慢慢的卻把你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
可是一旦你哪次沒幫上,對方反而不高興,甚至還會覺得你變了。
坦白講,我自己也踩過這個坑——很長一段時間老想着做“老好人”,可最後卻發現感激減少了,期待倒是越來越高。
其實,這背後並不是人性冷漠,而是心理學裏的一個冷門但重要的規律:“貝勃定律”。
如果你懂得這個原理,很多人際困擾,未必需要硬扛。

01 生活中的“貝勃定律”——你付出太多,對方爲什麼會麻木?
我想先解釋下貝勃定律的本質。
簡單說,每個人對一種刺激最初會有強烈反應,但如果刺激重復得太多,大腦就會“習慣”,反應越來越弱,甚至遲鈍。
打個比方,就像有人第一次送你小禮物會開心,第二次還能觸動,次數一多就覺得平常了。
心理學上把這叫“刺激適應性”機制,也是我們大腦天然的節能模式。
人的認知資源是有限的——如果對一切持續的好事都同等敏感,那生活早就忙不過來了。

來自神經科學的解釋則更有意思:行爲獎勵最初會帶來大量多巴胺(就是讓你興奮、愉快的那種腦內化學物質),但很快你的“大腦獎賞系統”學會了預測這種好事,實際收到時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