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計時 2 天開啓!💥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TRUST 💥
展示你的創意贏取獎勵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 相關的原創內容,就有機會瓜分 13,333 枚 TRU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活動詳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3 TRUST)
🥇 一等獎(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獎(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獎(10名):500 TRUST / 人
這裏有一些來自美國鑄幣局最近數據的瘋狂信息:生產一枚便士現在的成本是3.69美分。是的,你沒讀錯——制造一枚面值一美分的幣幾乎要花費四美分。
回溯二十年前,制造成本僅爲0.93美分。生產費用幾乎上漲了300%,而面值仍然保持在一美分。數學早在幾年之前就不再合理了。
想想看。每次鑄幣廠鑄造一分幣,他們實際上是在燒錢。原材料——鋅芯、銅鍍層——變得更加昂貴。勞動成本上升。能源費用飆升。同時,一分幣的購買力?幾乎消失了。
當生產成本 spirals 的時候,而名義價值仍然停留在過去時,這就是發生的事情。一分幣實際上使自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一些國家已經出於這個確切的原因放棄了他們的最低面額。加拿大在2013年取消了便士。澳大利亞幾十年前就逐漸淘汰了一分和兩分硬幣。
諷刺的是?一種創造成本超過其價值的貨幣單位。這讓你不禁對“價值儲存”的整個對話產生不同的思考,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