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汉堡
vip
幣齡0.4年
最高等級0
用戶暫無簡介
這個月剛好是我的生日月,其實不少的奶茶店都有生日禮,去年生日的時候喝奶茶就領到了生日徽章,我一直覺得徽章很有意思,它不僅僅是個標志,更像是一段經歷的見證,所以我也就養成了年年收集生日徽章的習慣
說到徽章我就想到去年生日去迪士尼釣金豬,每人是限制釣的次數,我家所有人把次數都拉滿了,硬是一個豬都沒出,全是徽章吊繩和徽章,心都碎了,下次我要再去一雪前恥!
剛好最近看到@humafinance也有三個比較特別的徽章,OG LP、Vanguard 和 Anchor,我結合自己的理解和大家分享一下
OG LP 徽章比較簡單,就是送給那些在2025 年4月前就爲Huma提供過流動性的人
如果已經在裏面做LP,那保持100 USDC以上的流動性就能一直留着它,還會有一些OG專屬的小福利
對老用戶來說幾乎沒成本,但新用戶如果沒趕上這個時間,就可以直接看另外兩個徽章了
Vanguard 徽章是給質押 $HUMA 的人準備的,拿法分兩種:
1⃣有空投的按照空投數量質押,少於10萬的就全部質押,10萬到20萬質押10萬,超過20萬質押一半就行,不過6月15日就已經截止了
2⃣如果沒有空投,也可以直接質押 10 萬 $HUMA ,堅持 6 個月後就能拿到,之後只要保持至少1萬 $HUMA 在質押裏就能留住徽章
這個徽章更像是對長期支持者的一種認可,資金充裕的人比較容易完成
Anchor 徽章是給LP的加碼通
PIG-0.85%
OG9.91%
HUMA-6.03%
USDC-0.03%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人工智能正在讓知識產權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提到知識產權,很多人第一反應是一些具體的東西,比如一部電影的版權、一款遊戲的角色設計、或者一首原創歌曲等等
實際上,知識產權的範圍更大,包括專利、版權、商標和商業祕密,它的核心作用,是法律承認你是作品的原創者,並給你專屬的使用權和收益權
˖ 𓂂 ˳⁺⁎˚ ꒰ఎ ⛺️ ໒ ꒱ ˚⁎⁺˳ 𓂂 ˖
過去,這套規則還算清晰,因爲創作過程和創作者身分是明確的,但AI出現後,開始變得復雜了
AI模型需要用大量數據訓練,這些數據可能來自公共領域、別人作品、甚至沒有明確版權歸屬的內容,所以,當AI生成了一張畫、一篇文章、甚至一段代碼,究竟該算誰的呢?
˖ 𓂂 ˳⁺⁎˚ ꒰ఎ ⛺️ ໒ ꒱ ˚⁎⁺˳ 𓂂 ˖
其實在AI出現之前,知識產權制度就存在不少問題:
1⃣法規復雜,維權成本高,小創作者打不起官司
2⃣過度保護限制了創意交流
3⃣跨國執行難度大
4⃣保護期過長讓新一代很難在前人的基礎上創新
現在AI的生成速度和規模,又把這些矛盾推到了極端,幾秒鍾能生成幾百張圖,而版權審核和維權流程完全跟不上
˖ 𓂂 ˳⁺⁎˚ ꒰ఎ ⛺️ ໒ ꒱ ˚⁎⁺˳ 𓂂 ˖
這也是爲什麼我一直跟進@campnetworkxyz 的原因,它讓我覺得挺有意思的,它不像傳統模式那樣把精力放在懲罰侵權上,而是更像知識產權界的Spotify,直接搭了
IP-5.24%
KAITO-9.6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不是都已經入秋了嗎?怎麼還是這麼熱啊,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我到現在都還沒給自己安排上呢,我出門的時候碰到了一顆龍眼樹,上面結滿了龍眼
我靠近一看頭皮都發麻了,密密麻麻的蜜蜂,這麼熱的天,勤勞的小蜜蜂都還在忙活,就是那小小的樹葉能承受蜂窩的重量嗎?我直接頭也不回的跑了,真怕它掉下來
昨天我看到大家都在發@OpenledgerHQ和@JoinSapien這倆的合作,感覺挺有意思的
Sapien 搞的那些智能體,能自己幹不少復雜活,但就是少了點讓人放心的底子,而 OpenLedger 的去中心化數據網路就不一樣了,能查到信息是從哪兒來的,這樣一來,AI 怎麼思考、怎麼做決定的,都能說得明明白白,他倆直接互補,給靠譜的 AI 經濟打下了底子
我還看到好多人都在說小孩桌的也能回到大人桌,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我@campnetworkxyz和@anoma能不能上去呢,這兩個項目其實我也跟了一個多月快兩個月了
營地會把 @CampTrailHeads 第二階段的白名單名額,分給kaito排名前20個人,還會在前 100 名裏沒進前20的人當中,還會隨便抽10個,也給名額
@anoma最近我雖然沒有頻繁的更新,但是我還是有在做測試網的任務,這兩天梭哈虧麻了,打算換個辦法玩,大家有啥好辦法不?
#KaitoAI # COOKIE
KAITO-9.61%
COOKIE-11.9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Supers6061 @0G_labs @Galxe 轉我1U請我喫一碗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說起跨境轉帳,估計不少人都頭疼過:手續費一扣就是好幾筆,錢轉出去還得等好幾天才能到,有時候還得先押一筆錢在那兒動不了
其實不止咱們覺得麻煩,整個跨境支付市場每年規模那麼大,這些高成本、低效率的問題一直沒徹底解決,而 @humafinance 就是專門來解決這些問題的
一、Huma Finance 是啥?
它是個去中心化的平台,專門搞PayFi(支付金融)這塊的,用區塊鏈技術把傳統金融和 DeFi 給串起來了
好處很直接:轉帳能馬上到帳,費用也降了不少,所有交易都記在鏈上,想查隨時能查,很方便
它有個核心產品叫 PayFi Stack,挺實用的,既能幫支付公司墊付一部分保證金,又能讓投資者的錢在鏈上安全流動。
二、爲啥值得關注?
1⃣團隊和資本都靠譜:
創始人團隊背景挺牛,在 Facebook、Lyft 這些大公司待過,既懂互聯網又懂金融,融資也挺厲害,拿了四千多萬美元,投資方都是行業裏的大機構,這說明大家都挺看好它
2⃣業務是實打實的:
模式很簡單,投資者把 USDC 存進去,一年能有 10.5% 的收益,這些錢會借給有牌照的支付公司當墊付資金,支付公司賺了錢再還回來
3⃣市場潛力大:
跨境支付市場規模超大,預計 2030 年能超過 250 萬億美元
Huma 解決的資金凍結問題,全球支付公司被凍的資金有上萬億,需求很大,它搞的 PayFi 賽道,把 DeFi 的透明和傳統金融的合
HUMA-6.03%
DEFI-6.15%
USDC-0.03%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TEIDE3718vip:
🚀🌞🚀
有時候感覺工作很累的時候,我都會去開黑放松一下,但是我這個人真是又菜又愛玩,每次都是去送人頭的,所以我就會去看一些攻略教程
該說不說那些教程是真的不錯,裏面有各路大神分享的英雄出裝、對線技巧,而且每個攻略後面都會寫上作者是誰、多少場實戰驗證過,靠譜不靠譜一眼就能看出來
@OpenledgerHQ裏的數據網,其實就有點像這種升級版的王者攻略庫,只不過裏面存的不是遊戲技巧,是訓練 AI 用的專業數據
在我看來,數據網的核心就是個去中心化的數據攻略庫,它不是某家公司獨有的,而是大家把各自領域厲害的數據拿出來湊成的共享池,這些數據都帶着身分牌,誰貢獻的、經過多少輪驗證,清清楚楚
爲啥說專業數據很重要?
通用模型就像新手,真要在一些領域發力的話,還得靠專業模型,數據網裏的專業數據都是經過大神級玩家驗證的乾貨,用它們訓練出來的模型,操作精準度肯定高得多
從效率來看,專業數據也很劃算,AI 用高質量數據訓練,不用在沒用的信息上浪費算力,效率自然高,更重要的是,數據網能讓貢獻數據的人得到回報
說到底,數據網就像個靠譜的專業數據互助圈,既讓AI越來越厲害,又能讓每個人的付出得到認可,這種模式,在 AI 時代裏確實挺實用的
#OpenLedger # KaitoAI #COOKIE
COOKIE-11.9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寶子們,晚上好呀!這應該是我最近更新的最晚的一次了,趁着最近的更新風波,我也出去休息了一下,一大早就去趕高鐵了,腦子還沒醒人就已經在車上了,看看沿途的風景還是很不錯的!
順便問下大家現在是在小孩桌還是大人桌呢?是不是小孩桌就沒飯喫了?
我之前看我的@humafinance被列入小孩桌去了,本來打算放棄的幾天突然看到居然回去了?!但是@campnetworkxyz依舊還是在小孩桌,這個是啥原因,是因爲TGE 過的項目所以不一樣嗎?可惜更新前我也就只跟了幾個項目,還是摸不着頭腦
今天來聊聊@OpenledgerHQ的歸因證明,也是我跟了幾個月的項目了,希望能有福報,畢竟在@cookiedotfun也有它的一席之地
歸因證明其實就像學校給圖書館的每本書,貼了一個永久的標籤,還配了一本改不了的借書登記冊,以前誰捐了本書到圖書館,以前這書被誰借去寫了論文、在論文裏起了多大作用,都說不清
現在有了這機制,每本書是誰捐的、哪個作者寫文章時參考了它、參考時用了書中哪些內容,都清清楚楚記在登記冊上,誰也改不了
捐書的人能按這本書被借的次數和重要性拿到獎勵,要是有人捐了盜版書,也能順着之前的登記找到它
回到歸因證明來說,誰給的好數據、作用大,能說清楚,數據有問題,也能找到是誰給的,AI弄出來的東西,背後用了哪些數據,都能對上,不會稀裏糊塗
現在 AI 越來越復雜,這東西就很有用,能說清數據怎麼影響模型
COOKIE-11.9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薄衣vip:
寶子們,周末愉快呀,大家現在都知道聯名款特別的火,只要帶上聯名款的東西就會有更多的購買欲,其實就是和明星代言是同一個意思,後來我才知道,這種聯名設計往往要經過好幾輪審批,光是版權授權就耗了大半年
其實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看到喜歡的卡通形象,手癢想畫點同人圖,或者做點小週邊,但總擔心涉及版權問題,最後只能自己存着看看
這讓我想起之前@campnetworkxyz網路和 Minto 搞過的一個活動,當時就覺得挺特別,普通人給卡通角色做再創作,也能拿到正規授權,還能分到錢
這個活動他們直接開放了官方素材包,誰都能下載來創作,不管是專業畫手還是剛學 AI 繪畫的新手都能參加
可以給咪咪加個魔法棒,給 Neko 換身太空服,只要有創意就行,最關鍵的是,被選中的作品能拿到正式授權,Minto 靠這些作品賺的錢,15% 都會分給創作者
活動背後其實是Camp網路的技術在支撐,用區塊鏈把版權授權的流程簡化了
以前想給卡通角色做商業創作,得跟版權方磨好久,籤一堆合同,普通人根本沒機會,但這次活動裏,智能合約直接把授權和分成的事在鏈上搞定了,創作者不用再擔心白忙活,版權方也省了維權的功夫
現在回頭看,這個活動其實挺有意義的,就像那款受歡迎的聯名筆記本,好的再創作能讓老IP煥然一新
但以前這種機會只屬於少數專業團隊,普通人的創意很難有正規出口,而這次活動相當於搭了個橋,讓更多人能合法地參與到 IP
NEKO38.89%
IP-5.24%
KAITO-9.6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寶子們,我前幾天在小區業主羣裏,看到鄰居們在討論怎麼用社區積分換物業折扣,新人得先弄明白積分規則才能參與,這讓我想起最近接觸的 $BLUP ,感覺有點像這種社區裏的通用積分,只不過它是Blupwhale社區裏的代幣
$BLUP 是@bluwhaleai官方出的,說是Meme代幣,特點就是沒有預售,也沒有 VC 介入,完全屬於社區用戶,現在很多項目上來就找投資,它這種先把社區放第一位的做法,倒也少見
上線後漲了不少,不過更實在的是,它剛上了 MEXC 和 Gate 兩個交易所,聽說昨天在Gate的交易量衝到了前三,能有這數據,說明關注這個社區的人確實不少
查了下,Bluwhale 的社區在各個平台加起來有45萬多人,覆蓋了北美、中國、東南亞這些地方,用戶基礎確實挺廣
和普通代幣不太一樣的是, $BLUP 在社區裏能派上些實際用場
比如持有它可以提前用新的 AI 功能,社群等級高了,空投的時候能多拿點,還能參與社區裏的一些決策,這有點像業主羣裏的積分,不只是個數字,真能換些權益
最近發現社區裏還能做staking,具體入口在 ,有點像把積分存起來生息,這對長期在社區裏的用戶來說挺實用
做這個項目的團隊,說是斯坦福、伯克利這些學校出來的連續創業者,背後還有個360多萬用戶的 AI 網路在支撐
基礎扎實的話,社區才能走得穩,這點和小區物業把基礎服務做好了,大家才願意用積分是一個道理
現在
MEME0.98%
VC15.82%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寶子們,今天我在逛 的時候,發現糖果空投平台 CandyDrop 又有新動作了,這次帶來的是 INFINIT( $IN )代幣的空投活動,力度不小,感興趣的朋友可別錯過
先說參與方式,分成三種:
第一種是首次在 做 $IN 合約交易,只要交易量夠 5000 USDT,就能按順序領 500 $IN ,總共 100 萬枚,發完就沒了,要是之前沒在做過合約,剛好想試試,這算是個額外的小獎勵
第二種是活動期間累計做 $IN 合約交易,買入加賣出夠 30000 USDT,就能按交易多少分 100 萬枚 $IN ,最多能拿 2500 $IN ,平時就愛在做合約的,順手多交易點 $IN ,就能多領點,也不費事
第三種是邀請朋友,每拉一個通過活動連結註冊的新用戶,而且對方 $IN 合約交易夠 3000 USDT,自己就能得 1 顆糖果,最多能攢 10 顆
最後所有有糖果的人一起分 62.5 萬枚 $IN ,最多能拿 2000 $IN ,身邊有想進圈的朋友,正好可以拉着一起參與
順便說下這個 INFINIT 項目,它是做 DeFi 抽象層的,簡單說就是,以前想在不同區塊鏈上搞 DeFi 項目,又麻煩又費時間,現在用它的工具,幾分鍾就能在各種主流鏈上啓動或擴展項目,能省不少事
這次活動相當於給大家一個接觸 $IN 代幣的機會,平時就用的話,順手參與下不費勁,能領點代幣總是好的,大家也不要忘了交易前還是
IN-12.29%
DEFI-6.15%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從 MP3 時代到 AI 時代,@campnetworkxyz網路讓知識產權流轉更順暢
小時候用攢了很久的零花錢買了個銀色MP3,屏幕小得可憐,卻當成寶貝,那時獲得音樂全靠校門口音像店的盜版碟,五塊錢一張,老板會幫我把歌拷進MP3,當時只覺得劃算,壓根沒想過音樂人會不會拿不到版權費
˖ 𓂂 ˳⁺⁎˚ ꒰ఎ ⛺️ ໒ ꒱ ˚⁎⁺˳ 𓂂 ˖
後來網路快了些,就在音樂論壇找資源,下載傳到MP裏,覺得能免費聽歌就行
直到接觸到 Spotify 這類流媒體平台,才發現聽歌可以這麼方便,不用等下載,搜歌名就聽,還能推薦新歌,每月花十幾塊錢比找資源省心多了
也就是從這時候起,我慢慢習慣了爲正版音樂付費,不是突然有了多強的版權意識,而是合法渠道的體驗真的比盜版好太多
Spotify 能成功,道理其實很簡單:它沒和盜版對着幹,而是給出了一個 “比盜版更好用” 的選擇
˖ 𓂂 ˳⁺⁎˚ ꒰ఎ ⛺️ ໒ ꒱ ˚⁎⁺˳ 𓂂 ˖
現在,類似問題出現在了AI領域,前陣子和做插畫的表姐聊天,她吐槽自己畫的插畫被拿去訓練 AI 繪畫模型,生成的圖片在網上傳得到處都是,她一分錢沒拿到,連個招呼都沒人打
還有做文案的朋友,發現自己寫的文章片段被 AI 學去了寫作風格,也是事後才知道,這種情況讓很多創作者又無奈又生氣,就像當年音樂人看着自己的歌被免費傳播卻沒辦法一樣
而@campnetworkxyz網路
MP-0.45%
APP-3.1%
KAITO-9.6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寶子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個項目,叫@MentoLabs,可能有人沒聽過,我也是最近看穩定幣的時候發現的,感覺這項目是真想幹點實事,不是那種瞎吹的,所以打算和大家分享一下,感興趣的話可以一起看看:
一 Mento 到底是什麼?
簡單講,它就像是 “鏈上外匯市場” 的加強版,我們都知道,傳統外匯市場就是換各國的錢,但這事又慢又比較麻煩
比如想把美元換成歐元,得等銀行上班,手續費不低,錢到帳還得好幾天
Mento 想做的,就是把這事放到區塊鏈上,用 “穩定幣” 當媒介,讓不同國家的 “數字法幣” 能隨時隨地互相換
比如說手裏有和人民幣掛鉤的穩定幣,想換成和日元掛鉤的,不用等銀行開門,一天 24 小時啥時候換都行,手續費還低,換完馬上就到帳。
聽着是不是挺方便?它主要就是做 “沒門檻、換多少價都不變、跨鏈也能用”,目標就是把傳統外匯市場那些讓人頭疼的地方給解決了
二、可以解決哪些問題?
先說說傳統換外匯那些比較復雜的事,再對比 Mento 的做法,就清楚了
傳統換外匯,時間卡得比較死,就工作日能弄,周末想換錢的話就沒地方去
Mento 就不一樣,一天 24 小時、一周七天都能弄,哪怕凌晨三點想換,隨時都行,做跨境生意的小老板應該會覺得方便很多
還有手續費,換匯的手續費亂七八糟加起來真不少,而且錢到帳還慢,得等好幾天
比如周一換的,可能周三甚至下周一才到,Mento 是在鏈上直接結算,手續費
ETH-3.42%
SOL-2.18%
ENA-7.55%
查看原文
post-image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 話題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