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DeFi安全卫士
vip
幣齡 3 年
最高等級 2
保護好你的去中心化金融資產!分享智能合約漏洞、跑路紅旗和錢包安全的最佳實踐。保持安全!
#Strategy加仓比特币 $TRUMP $WLFI $FF 值得注意的是,$SOL 生態正在經歷關鍵升級階段。流動性釋放的時間窗口正在打開。
回看歷史,SHIB和PEPE都是從這類早期生態中走出來的。當所有目光都鎖定在主流幣種的日內波動時,鏈上數據顯示,部分資金已經開始向早期項目流動。
與其追漲殺跌當觀衆,倒不如研究下有潛力的標的。過去那些「小資金撬動大回報」的案例,多數發生在項目早期。
Solana鏈上,那些社區活躍、敘事完整、共識逐步形成的一級Meme代幣,或許藏着下一個機會。
比如最近關注度上升的Co nan,作爲川普概念的狗狗幣,在SOL鏈上熱度不低。項目早期,風險自負,但機會也確實存在。
BTC-1.4%
TRUMP3.06%
WLFI-2.95%
FF4.42%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認識一個哥們兒,住的老破小,出門靠電動車代步,買個菜還得跟攤主嘮半天價。
你絕對想不到,就這麼個看起來平平無奇的人,用3萬塊在加密市場裏滾成了4000萬。
沒爹可拼,沒礦可挖,全靠死磕自己。
剛認識他那會兒,這哥們也是個追漲殺跌的愣頭青——今天看這個幣熱鬧衝進去,明天被那個幣爆倉割出來,帳戶水位一天天往下掉,最慘的時候本金剩一半都不到。
轉折發生在他某天夜裏盯着空蕩蕩的錢包發呆之後。
從那以後,他把交易這事兒當成了一場修行,給自己立了六條死規矩,一條都不能破。就靠這套東西,硬生生從韭菜堆裏爬出來,成了圈子裏的傳說。
我把他這些年的心得整理出來了👇
**第一條:拉得兇、回得溫柔——有人在偷偷囤貨**
價格蹭蹭往上竄,但回調的時候磨磨唧唧不肯跌,這不是洗盤,是有資金在吸籌。別被短期震蕩晃出局,真正有認知的人只盯大方向,不理小波動。
**第二條:砸得狠、彈不起來——該撤立馬撤**
暴跌之後橫在那兒不動彈,千萬別以爲是抄底良機,這是逃命信號。莊家最愛在出貨的時候搞個假反彈,你一接盤,他們正好溜之大吉。
**第三條:高位放量別慌,縮量才要命**
頂部放量說明換手充分,市場還活着;真正危險的是量能萎縮價格還在跌,那是衰竭的徵兆。記住,頂部不怕熱鬧,怕的是沒人玩。
**第四條:底部放量得連着看好幾天**
單日放量十有八九是誘多,連續多天放量才能證明主力在建倉。別着急往裏衝,市場最喜歡考驗你有沒
查看原文
  • 讚賞
  • 2
  • 轉發
  • 分享
MEVWhisperervip:
慢庄慢漲我的最愛
查看更多
三個月前要是有人跟我說,五百塊能滾成十萬,我肯定覺得是騙子。可現在我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沒啥內幕消息,天賦更談不上,純靠把每一單都當成練手的機會。
最開始那會兒,我把五百U當成五份獨立帳本,每份一百U。心裏這麼盤算:這一百U虧沒了,也就少下幾次館子,反而能試試手。只盯比特幣,那些亂七八糟的山寨幣和各種小道消息直接無視。槓杆卡在二十倍不敢越雷池半步,每次開倉只用五十U,另外五十U留作備用金。
規矩很死:賺了百分之十就落袋為安,虧到百分之五立馬止損走人。就這麼慢慢磨,五百U一點點長到三千U。速度慢得要命,但每一分錢都是實打實的。
等到三千U的時候,我開始試着滾雪球。倉位放寬了些,但紀律沒松。永遠只用總資金的一半去操作,賺的錢重新計入本金再拆倉位。有個鐵律:連續虧兩筆,馬上回撤到五百U重新開始。
說實話,最難的不是看K線圖,是憋住。看見別人梭哈一把翻倍,眼睛都紅了,但我逼着自己算風險收益比;手癢想加倉豪賭的時候,就翻出之前的止損記錄提醒自己。市場從來不會等聰明人,只等得住的人。
真正的機會是在大行情到來的時候。前面積累的利潤給了我底氣,倉位敢加到百分之七十,止盈目標放寬到百分之三十,但止損反而設得更嚴。扛回調的時候盯着屏幕手心全是汗,但沒觸及止損線絕不動手,沒到止盈點也不提前跑。就靠這一波,從兩萬五千U直接衝到十萬U。
現在經常有人問我有啥訣竅。其實幣圈最難的從來不是抓住機會,而是熬。
BTC-1.4%
查看原文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MoonWaterDropletsvip:
牛的 賭狗也能實現賭狗的夢想
查看更多
#美国政府停运 有人把10萬滾成2000萬,我見過。
2019年那場腰斬,我虧掉90萬。手機砸爛,APP卸幹淨,整個人像從世界上消失了。當時真覺得,這輩子翻不了身。
後來認識一位交易了七年的前輩。他用10萬本金做到過兩千萬。我問他靠什麼——他只說了三個字。
就是這三個字,讓我拿着剩下的3000U重新開始,從2200U磨到2萬,再到8萬。把之前輸掉的,一點點贏回來。
那三個字不是「抄底」,也不是「梭哈」。
是「守規矩」。
虧錢的人都在做什麼?
看別人喊單就滿倉衝,看行情跳水就抄底。
虧了死扛着不走,賺了就急着落袋。
而活下來的人,只做三件事:
第一,永遠不滿倉。倉位控制在40%以內,留60%的現金應對意外。
第二,止損像本能。到點就砍,不抱幻想,不給自己找理由。
第三,不猜頂也不抄底,只跟着趨勢走。
我怎麼用這套邏輯翻身的?
行情起來的時候,只做強勢幣種。
行情轉弱,反手做空。
踩對一次節奏,10分鍾進帳5000U不稀奇。
但關鍵是——賺到的錢,30%繼續投入,70%立刻提現。
不把利潤當自己的,才能在下一次波動裏保住命。
爲什麼大部分人始終賺不到錢?
因爲總想一把翻倍。
因爲虧了舍不得認錯。
因爲賺了不肯收手。
加密貨幣市場不是比誰賺得快,是比誰活得久。
能笑到最後的,都是那些懂得克制的人。
查看原文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JustAnotherWalletvip:
虧麻了好吧
查看更多
#美国政府停运 昨天差點見證一場百萬級烏龍現場。
某圈內大V準備把手裏的BTC換成WBTC跨鏈操作,結果腦子一抽——直接往以太坊地址轉了原生BTC。這要真轉出去,基本等於打水漂。
好在平台風控夠硬核,系統秒識別異常直接卡住了。用戶慌得立馬找客服,內部通道火速響應,半小時搞定。後來平台創始人還親自出來復盤,手把手教怎麼避坑。
這事兒給我三個感觸:第一,靠譜的交易平台真能救命,風控不是擺設;第二,客服效率直接決定用戶會不會炸毛;第三,高層願意出面收拾爛攤子,態度決定口碑。
說實話,鏈上操作最怕手滑。BTC轉ERC20地址、ETH發到TRC20、甚至小數點多打一個零——這種低級錯誤每天都在發生。建議大家養成習慣:首次轉帳先測試小額,確認到帳再轉大頭。地址、鏈類型、memo標籤,每個細節都得三遍檢查。
幣圈一個失誤可能歸零,安全意識永遠排第一。
BTC-1.4%
WBTC-1.45%
ETH-1.66%
查看原文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Gas_Optimizervip:
BTC白菜價收不收
查看更多
#Strategy加仓比特币 今早的做空策略又吃到肉了!這波下跌抓了接近1000個點,收益比預想的還要漂亮。帳戶終於回血了一大截,這段時間的堅持沒白費。$BTC $ETH $XRP 市場給機會,咱就得敢接着。
BTC-1.4%
ETH-1.66%
XRP-1%
查看原文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RektRecordervip:
好家夥 嗯腳猛啊
查看更多
#美国政府停运 美國政府這次停擺總算告一段落了。加密市場這波起飛行情也跟着消停了,該回調的還是會回調。政策不確定性一解除,市場情緒立馬就變了。
查看原文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链圈打工人vip:
政策面終於穩住了!
查看更多
老特這次又整活了——政府關門大吉,民怨四起,他倒好,直接拋出"人均2000刀"的大餅。
表面上看是安撫民心,實際上?這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政治豪賭。最高法院正審他那關稅政策呢,他偏偏把發錢和關稅綁定:你們要是判我輸,老百姓就別想拿錢!這招夠狠,直接把共和黨大法官架在火上烤。
民主黨那邊早就算明白了這筆帳。去年美國關稅收入才1950億美元,給3億人每人發2000?那得6000億起步。錢從哪來?印唄。
選舉季到了,老特的目標很清楚:中產階級和藍領工人。他太懂人性了——政策講一堆沒人聽,直接發錢最管用。問題是現在通脹還居高不下,2000美元的實際購買力早就打了折扣。
還有個細節值得玩味:"高收入人羣除外"。多高算高?沒說。這話術留足了操作空間,既能拉攏底層選民,又不至於徹底得罪富人階層。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市場情緒必然受影響。加密貨幣市場向來對宏觀政策敏感,這種大規模刺激預期一旦落地,流動性會往哪流?值得關注。
查看原文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链游脱坑专家vip:
割韭菜又來了 散了吧散了吧
查看更多
#Strategy加仓比特币 $AIA 嘗過這種錢以後,你還坐得回辦公室嗎?
帳戶餘額從四位數跳到六位數,只用了一個晚上。
那種感覺很難形容——不是中彩票的僥幸,更像是終於抓住了什麼一直在眼前晃卻從未真正握住的東西。5000U滾到15萬U,我盯着屏幕,手在抖。不是激動,是某種近乎荒誕的確認:原來錢可以這樣來。
之後有人問我後不後悔入圈。
怎麼說呢?要是還在以前那份工作,我現在大概正對着Excel表格發呆,喝着隔夜茶,聽領導講那些永遠講不完的"戰略規劃"。月薪一萬出頭,聽起來體面,但你知道那種感覺嗎?就像被困在一個透明的籠子裏——看得見外面,出不去。
加密貨幣這個市場教會我的第一課,不是怎麼賺錢,是「速度」。
信息的速度,決策的速度,執行的速度。猶豫一秒,機會就過了;多想一步,成本就翻倍。當然,我也付過學費——爆倉、歸零、連續48小時盯盤盯到眼睛充血。但說實話,即便經歷那些,我也沒想過退回去。
打工讓人習慣安全感,這裏讓人習慣風險。
能留下的,要麼懂止盈止損,要麼認清自己的節奏。市場不會等你準備好,它只會獎勵那些準備好的人。
所以如果你問我,賺過這種錢還能不能回歸"正常生活"?
答案是:能。但我選擇不。
因爲行情從來不會停,而我已經習慣了站在浪尖上。 $ZEC
BTC-1.4%
AIA-38.26%
查看原文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MintMastervip:
妹的 老板明天見了
查看更多
某頭部DEX最近搞了個大動作——費率結構調整後,直接拉高了協議收入。
數據顯示,現在每月用於UNI回購的資金達到3800萬美元。這波操作說明什麼?協議在用真金白銀給代幣持有者創造價值。
費率優化不僅提升了流動性提供者的收益預期,還讓協議本身有更多現金流用於生態建設。市場對這類「造血能力」的關注度一直很高,畢竟持續回購代表着協議基本面在改善。
UNI26.09%
查看原文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WagmiAnonvip:
不吹不黑 這波真的猛
查看更多
#美国政府停运 睡眠不足但還是爬起來了,先弄點早飯墊墊肚子。看盤面,典型的區間整理走勢啊,$BTC $ETH 都在窄幅波動。這種行情最適合早起做單,低吸高拋賺點差價不香嗎?
BTC-1.4%
ETH-1.66%
查看原文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ME_Victimvip:
整理就是暴漲前夕啊
查看更多
#Strategy加仓比特币 上周末加密圈那動蕩,簡直讓人心驚肉跳。不過轉眼到了周一,美股就像打了雞血,三大指數集體爆發。標普500衝高超過1.5%,納斯達克更誇張,直接飆升2.27%,道瓊斯也穩穩拿下0.83%的漲幅。這波集體衝鋒,瞬間把市場情緒從谷底拉了上來。
說到比特幣,前陣子跌破10.5萬美元那會兒,恐慌情緒蔓延得厲害。但轉機很快出現——政府停擺危機接近尾聲的消息傳出來後,加上機構資金在暗中持續吸籌,價格迅速止跌企穩。美股這輪強勢反彈,等於給加密市場注入了一波信心。
科技板塊的表現同樣搶眼。英偉達、AMD這些芯片龍頭普遍走高,恰好碰上Bitdeer財報超預期,還有IREN和微軟在AI領域達成合作的消息。傳統股市和數字資產市場的聯動越來越緊密,流動性正在回流。從這些信號來看,比特幣和主流幣種接下來可能會有不錯的表現機會。市場情緒在修復,資金面也在改善,這波節奏值得密切關注。
BTC-1.4%
查看原文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LiquidityLarryvip:
就是嘛 該開衝了
查看更多
川普這波操作真是夠狠的——關稅官司還沒打完,直接宣布給全民發2000美元"關稅紅利"。時機卡得精準,最高法院那邊還在掰扯關稅合不合法,他這邊先把錢的事兒拋出來,擺明了是在施壓:你們敢判我違法,那就是斷了老百姓的財路。
不過這錢能不能真發下來還得打個問號。財政部長貝森特馬上出來澄清,說這筆錢可能是以"免稅額度"的形式兌現,不是直接打到帳戶裏。換句話說,可能又是一張畫餅,到底能喫上多少還得看後續怎麼操作。
更有意思的是,川普特意強調"高收入羣體拿不到",但具體多少算高收入?沒說。這種模糊標準背後藏着心思——既能打出"劫富濟貧"的旗號拉攏基層選民,又給自己留了轉圜空間。當年減稅政策討好中產,現在直接發錢瞄準工人階層,政治算盤打得響。
但現實問題擺在那兒:政府停擺已經導致4200萬人面臨食品供應中斷,美國ADP就業數據雖然超預期,但民衆實際生活成本壓力並沒減輕。這2000塊錢就算真發下來,能解多少燃眉之急?還是說只是爲了給關稅政策找個合理化的借口?市場在看,民衆也在等,這筆帳怎麼算還得往後看。
查看原文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女巫攻击受害者vip:
財富自由就在眼前啦
查看更多
#美国政府停运 美國那邊又要停擺了,加密市場的玄學師們估計又要開始解讀行情了!
查看原文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空投自由人vip:
去年這個時候也停,節奏完全一樣
查看更多
#美国政府停运 完了,$BTC 這波又把我套山頂了,看着帳戶綠油油的,又要開始漫長的解套之旅
BTC-1.4%
查看原文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CryptoNomicsvip:
*調整眼鏡* 政府關門與比特幣之間的相關性系數:-0.0276
查看更多
某頭部去中心化交易協議最近搞了個大動作——正式啓動協議層面的手續費分成機制,消息一出代幣直接起飛。
先說說以前怎麼玩的。用戶在平台交易時產生的Gas費,全部歸以太坊網路的礦工拿走,協議方自己其實一分錢不賺。說白了就是給別人做嫁衣,自己當活雷鋒。
現在不一樣了。
協議啓用了新的抽成模式:每筆交易會抽取一部分手續費,直接打入官方國庫。這意味着什麼?平台終於開始有真金白銀的收入了,不再是空轉的"公益項目"。
這筆錢能幹嘛?用途可不少——
激勵那些提供流動性的做市商,讓池子更深;獎勵長期參與的活躍用戶;扶持生態內有潛力的新項目;甚至可能拿來回購銷毀代幣,直接拉升持幣者的權益。
市場最敏感的就是這種敘事轉變。以前大家覺得這協議只是個工具,現在它有了"造血能力",能自己養活自己還能反哺生態。投資者一看:這不就是傳統股票分紅那套邏輯嗎?未來說不定還能享受協議收益分成。
預期一起來,資金自然就湧進來了。
短短幾天,代幣價格暴漲超過40%,成交量也跟着爆發。這波漲的核心邏輯很清晰:協議開始賺錢→持幣者可能獲得收益權→資金搶籌推高價格。
從"免費工具"到"盈利平台",這一步跨得夠大。市場用真金白銀投票,說明大家認可這個轉型方向。當然後續能不能持續,還得看協議收入能否穩定增長,以及這些收入最終怎麼分配給持幣者。但至少現在,故事已經講通了。
ETH-1.66%
查看原文
  • 讚賞
  • 7
  • 轉發
  • 分享
Hodl熊本熊vip:
統計學才是寵物!熊熊用數據擁抱每一個小可愛~
查看更多
#Strategy加仓比特币 昨天在9.18附近布局了$UNI的多單,這波山寨幣的反彈節奏抓得還算精準。這個位置確實是個不錯的低吸機會,配合$BNB和$SOL的整體走勢來看,短期多頭情緒在回暖。
BTC-1.4%
UNI26.09%
BNB-2.88%
SOL-1.63%
查看原文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MEV猎手vip:
gas 戰已經開始了
查看更多
MYX這個幣種,其實重點標注的時候就該適量配置,別等拉升了才眼紅去追高。很多人就愛在暴漲時衝進去,結果抗風險能力不夠的話,一追就被套。現在這輪行情特點就是暴漲後緊接着暴跌。
不過這個幣自從被關注以來,到現在還算穩健,沒經歷過什麼大幅回撤。最初參與的成本在2.3美金附近,雖然中間幾次短暫跌破過,但基本維持在2.5附近震蕩。能在這個區間持續整理的話,通常意味着在積蓄下一波上攻的能量。
昨天市場大面積下跌的時候留意過沒?這個幣基本沒跟跌,而是用橫盤震蕩消化壓力。
從風險角度看,跌到當前位置,下行空間已經相對有限了。這個龍頭標的從10月開始到現在,已經是第四五次被重點提及了,整體波動幅度其實不算誇張。從最早關注到現在這個價位,基本不會有太大虧損,因爲那時候價格跟現在相差不多。
MYX-5.36%
查看原文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落叶不归根vip:
什麼時候開始俯衝,我們就跟著進去
查看更多
最近看行業動態,突然意識到一個事兒——
能力強不強跟學歷真沒啥必然聯繫,能在這個圈子活多久,看的是你能不能在誘惑面前守住那條線。
認識個做電競陪玩的朋友,2023年創業開始就定死一條規矩:「堅決不碰黃色內容」。
陪玩這行水有多深大家都懂,擦邊球打得好的團隊多了去了。搞點軟色情引流,割波韭菜就跑,這種套路見怪不怪。
但他偏不。有次聽說有老板半開玩笑問他「你這陪玩平台不就是圖那個嗎」,直接被懟回去——「涉黃必死,哪怕你充兩千萬我也不給面子」。
聽着狠,但這才是他能在爛攤子裏站穩腳跟的原因。據說現在還在琢磨怎麼讓陪玩行業合規上市。在這個賽道說這話,像天方夜譚,但人家是真在幹。
不被快錢迷了眼,還能踏實做長線,這種定力現在太少見了。
再看看咱幣圈。
多少人衝着「財富自由」進來,最後被割得連褲衩都不剩。
本該靠技術和創新說話的領域,被一堆「撈一票就跑」的人攪得烏煙瘴氣。空氣幣包裝成造富神話,操盤手割韭菜割得毫無心理負擔,項目方畫餅、拉盤、跑路一條龍服務。
這個圈子缺的從來不是機會,缺的是那些願意守底線的人。
查看原文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ProveMyZKvip:
割完就跑才是常態
查看更多
MicroStrategy剛推出的STRC優先股,可能真的找到了企業囤幣的最優解。
他們這波操作很聰明:發行價50刀,年息8%的優先股,直接爲買入487枚BTC提供了彈藥——關鍵是完全不動普通股股東的奶酪。這套玩法已經引起巨頭注意,貝萊德都提交了類似架構的申請。就連Metaplanet也照着這個路子,搞了6700萬美元的融資。
說白了,這就是每個CFO夢寐以求的方案書:給比特幣建立永續資本通道,股權一點不碰。當你能在不稀釋股東權益的前提下持續擴充BTC儲備,擠進標普500這事兒就不再是畫餅了。
這種融資結構的示範效應,可能比單純的價格漲更能推動機構入場。
BTC-1.4%
查看原文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Fren_Not_Foodvip:
跟着saylor玩就對了 tmd巧
查看更多
  • 熱門話題查看更多
  • 熱門 Gate Fun查看更多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