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看了下
@ekoxofficial 、@snowball_money 和 @plancknetwork 這三個項目,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趨勢——
Web3 終於不再只是“搭積木”,而是在認真“造系統”了。
過去大家都在卷功能、卷熱點,
而這三家明顯在幹一件更有長遠意義的事:
讓生態自己能跑、能聯動、能生長。
💠 Ekox:讓收益變成系統,而不是賭局
大多數 DeFi 都在想着“怎麼多賺”,
Ekox 想的是“收益怎麼能持續”。
他們的 eXETH 就像一個自動運轉的收益引擎,
質押資產能自由流動、自動複利,
靠的是機制,不是靠“拉盤”。
這就是 Ekox 的邏輯——
讓收益成爲底層功能,不是臨時活動。
🧩 Snowball:把身分做成生產力
Snowball 不是又造一個錢包,
而是在重塑錢包的意義。
MNS 讓每個人有自己統一的名字,
ORS 讓地址背後帶上信用和信譽。
你在鏈上的每個行爲都能積累價值,
最終讓“身分”本身變成可交易的資產。
這才是真正的“自我所有”。
⚙️ Planck:AI 世界的能源中樞
Planck 不卷 AI 模型,
它做的是 AI 世界的“電廠”。
把 GPU、模型任務和 PoUW 激勵系統串在一起,
讓算力變得透明、可追蹤、能交易。
它在建一張服務未來 AI 生態的“能源網路”。
一句話:Web3 是操作系統,Planck 是供電網。
從 Ek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