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en小白
假設你在加密市場賺了1000萬,興奮地準備把USDT換成人民幣落袋為安。DeFi熱潮下,你找到一個評價不錯的商家,覺得流程也正規:先轉幣到平台托管,等對方打款後確認放幣。看起來挺保險?實際上坑大了。
核心問題在於——你根本沒法驗證對方打給你的錢幹不幹淨。
有人會說,我可以查資金沉澱啊,讓商家籤承諾書啊,專挑信譽好的交易。但說實話,這些都治標不治本。帳戶會不會被凍,取決於有沒有人舉報,這事兒完全隨機,就像埋了顆定時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炸。
更要命的是時間差。也許當下交易挺順利,三個月後、半年後,甚至兩年後,突然發現銀行卡被凍結了。爲啥?因爲商家以前收過涉案資金,現在查到你頭上了。而且這些頻繁交易的商家帳戶,早就被銀行大數據標記成高風險帳號,你跟這種帳戶有資金往來,自己也會被波及。
國內銀行風控特別敏感。你的卡如果頻繁大額進出,又沒啥存款記錄,系統直接判定異常,一鍵凍結。很多人就是這麼栽的——明明自己沒幹違法的事,結果
核心問題在於——你根本沒法驗證對方打給你的錢幹不幹淨。
有人會說,我可以查資金沉澱啊,讓商家籤承諾書啊,專挑信譽好的交易。但說實話,這些都治標不治本。帳戶會不會被凍,取決於有沒有人舉報,這事兒完全隨機,就像埋了顆定時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炸。
更要命的是時間差。也許當下交易挺順利,三個月後、半年後,甚至兩年後,突然發現銀行卡被凍結了。爲啥?因爲商家以前收過涉案資金,現在查到你頭上了。而且這些頻繁交易的商家帳戶,早就被銀行大數據標記成高風險帳號,你跟這種帳戶有資金往來,自己也會被波及。
國內銀行風控特別敏感。你的卡如果頻繁大額進出,又沒啥存款記錄,系統直接判定異常,一鍵凍結。很多人就是這麼栽的——明明自己沒幹違法的事,結果
DEFI-0.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