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福,大獎轉不停!Gate 廣場第 1️⃣ 3️⃣ 期秋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5,000+,iPhone 17 Pro Max、Gate 精美週邊、大額合約體驗券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3&refUid=13129053
💡 如何攢成長值,解鎖更多抽獎機會?
1️⃣ 進入【廣場】,點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社群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 必中,手氣再差也不虧,手氣爆棚就能抱走大獎,趕緊試試手氣!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381
#成长值抽奖赢iPhone17和精美周边# #BONK# #BTC# #ETH# #GT#
USDe狂飆?解構140億體量背後的中本聰美元實踐
你印象中的穩定幣第三名是誰?
USDT、USDC 佔據頭兩位幾乎沒有懸念,但如今的第三,卻不是 DAI、FDUSD 或 TUSD,而是一個才推出不到兩年的新面孔——USDe。
根據 CoinGecko 數據,截至 9 月 23 日,USDe 的流通供應量已突破 140 億美元,僅次於 USDT 和 USDC,穩居穩定幣市場第三,更值得關注的是,如果剔除 USDT 和 USDC 的體量,USDe 已經幾乎佔據了其他所有穩定幣市場 40% 份額,對老牌穩定幣的生存空間形成了強烈擠壓。
這樣一個後起之秀,到底憑什麼在短時間內異軍突起?它背後的收益邏輯與風險隱患又在哪裏?而在 USDe 迅速崛起的同時,穩定幣賽道又正在孕育哪些新的變量?
來源:CoinGecko
0 到 140 億美元,USDe 的非線性崛起
穩定幣賽道,一直是一塊利潤豐厚的超級大蛋糕。
橫向對比,頭部玩家 Tether 的「印鈔機」屬性,甚至不亞於頂級 CEX。根據 Tether 發布的 2025 年 Q2 鑑證報告,Tether 美國國債總持倉超 1270 億美元(較一季度增約 80 億美元),二季度淨利潤總計約 49 億美元,今年上半年的淨利潤總額更是達到 57 億美元。
要知道 Tether 只有大約 100 名員工,其利潤率與運營效率之高令人咋舌,相比加密交易平台和 Web2 傳統金融巨頭,幾乎低了至少一個數量級!
然而,在這張利潤豐厚的牌桌上,並非所有玩家都坐得安穩,甚至可以說,除 USDT 之外,老牌穩定幣近些年的表現都算不上完美:
來源:Ethena 官網
正是在傳統穩定幣巨頭增長放緩、模式固化的背景下,USDe 橫空出世,走出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非線性」增長曲線。
自 2023 年 11 月正式推出以來,USDe 在不到兩年時間內,總流通市值從 0 快速增長到 140 億美元量級,期間僅經歷過兩次回撤,並能迅速恢復增長,尤其是今年 7 月以來,更是在短短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從約 50 億美元飆漲近兩倍,並被多家頭部 CEX 深度集成。
可以說,拉長來看,USDe 的增長曲線幾乎是一騎絕塵。
而這種近乎違反直覺的增長曲線,也離不開其衆所周知的高收益飛輪——在穩定幣競爭進入「存量博弈」階段時,USDe 極高的年化收益、交易保證金的實用場景和「Delta 中性」的故事,確實幫其迅速打開了增量市場,成爲最有爭議、也最受關注的新星。
解構 USDe:高收益從何而來?
USDe 對穩定幣市場最大的衝擊,無疑是其高收益屬性——用戶可以通過將 USDe 質押爲 sUSDe 來獲取協議產生的全部收益。
Ethena Labs 官網數據顯示,截至發文時,sUSDe 的年化收益率仍高達 7.83%,此前更是一度維持在 20% 以上,那 USDe 究竟是一套怎樣的穩定幣機制,爲何會有如此高的年化收益?
要理解 USDe,首先要明確它與此前暴雷的 UST 的本質區別——UST 是無抵押的算法穩定幣,而 USDe 是一個完全抵押、且以「Delta 中性」(delta-neutral)策略來維持價值穩定的合成美元,這背後其實是 BitMEX 創始人 Arthur Hayes 早在 2023 年 3 月 《Dust on Crust》 一文中提出的「中本聰美元」構想的實踐版。
來源:BitMEX
簡言之,刨除空投收益預期,USDe 的高收益來源主要有兩塊:
其中前者比較穩定,大約在 3%~4% 附近浮動,而後者則完全取決於市場情緒,因此 **USDe 的年化收益某種程度上也直接取決於全網資金費率(市場情緒),**而細究這套機制運轉的關鍵,就在於「Delta 中性策略」——如果一個投資組合由相關的金融產品組成,而且其價值不受基礎資產小幅價格變動的影響,這樣的投資組合即具有「Delta 中性」的性質。
也就是說 USDe 會通過等量的現貨 ETH/BTC 多頭頭寸以及期貨 ETH/BTC 空頭頭寸共同構成「Delta 中性策略」:現貨持倉的 Delta 值爲 1,期貨空頭倉位的 Delta 值爲 -1,兩者對沖之後的 Delta 值爲 0,即實現了「Delta 中性」。
簡單理解就是 **USDe 穩定幣模塊在收到用戶資金並買入 ETH/BTC 時,會同步開設等量的空頭倉位,從而通過套期保值,保持每一份 USDe 的總倉位保持價值穩定,**這也就確保了抵押倉位無爆倉損失的風險。
來源:Ethena 官網
那以 BTC 價格假設爲 12 萬美元舉例,譬如有用戶存入 1 枚 BTC,USDe 穩定幣模塊就會同時賣出 1 枚期貨 BTC,兩者對沖後,總投資組合的 Delta 值爲 0:
**通過這種方式,抵押品的總價值得以保持穩定,與此同時這個空頭頭寸還能持續賺取資金費率,**而從歷史數據看,加密市場在大多數時間裏(尤其是在牛市),資金費率都爲正,即多頭向空頭支付費用。
所以這兩部分收益疊加,就構成了 USDe 極具吸引力的高額 APY。
光環下的陰影:USDe 潛在風險與爭議
盡管 USDe 的機制設計精巧,但其高收益背後並非全無風險,市場對其主要的擔憂集中在以下幾點。
首先是資金費率風險,由於 USDe 的收益模型高度依賴於正的資金費率,那**一旦市場轉入熊市,資金費率可能長期爲負,屆時空頭頭寸不僅沒有收益,反而需要支付費用,**這將嚴重侵蝕 USDe 的收益率,甚至可能引發脫錨風險。
再者則是中心化與托管風險,因爲 USDe 的抵押品和對沖頭寸都存放在中心化的托管機構和 CEX 中,雖然較爲分散,但仍面臨着交易對手方風險,一旦交易所出現問題(如倒閉、被盜),將直接威脅到 USDe 的資產安全。
最後就是流動性與執行風險,畢竟在市場極端波動時,Ethena 需要迅速調整其龐大的現貨和期貨頭寸,彼時市場流動性可能枯竭,導致巨大的交易滑點,使得「Delta 中性」策略失效。
而且還有一個隱形風險,就是 LSD 抵押品脫錨——如果 Ethena 使用的 stETH 等流動性質押代幣與 ETH 發生脫錨,其對沖效果也會大打折扣,造成資產損失。
總的來看,USDe 的快速崛起,反映了在算法穩定幣退潮、中心化穩定幣面臨監管壓力的大背景下,市場對於一種高收益、高資本效率的去中心化穩定幣「聖杯」的巨大期待,而且實事求是地講,它也確實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合成美元」範式。
但對於用戶而言,擁抱其高收益的同時,更需清醒地認識其獨特的風險模型,這場關乎未來鏈上核心資產的競賽,值得我們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