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福,大獎轉不停!Gate 廣場第 1️⃣ 3️⃣ 期秋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5,000+,iPhone 17 Pro Max、Gate 精美週邊、大額合約體驗券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3&refUid=13129053
💡 如何攢成長值,解鎖更多抽獎機會?
1️⃣ 進入【廣場】,點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社群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 必中,手氣再差也不虧,手氣爆棚就能抱走大獎,趕緊試試手氣!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381
#成长值抽奖赢iPhone17和精美周边# #BONK# #BTC# #ETH# #GT#
Gate 研究院:TVL 超 870 億美元,盤點流動性質押賽道主流協議
摘要
引言
隨着區塊鏈行業的發展,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 PoS) 已逐漸取代工作量證明(PoW),成爲主流公鏈的核心共識機制。在 PoS 模型下,用戶需要將資產進行質押(Staking),以支持網路的安全和運行,同時獲得相應的區塊獎勵。然而,傳統質押機制存在流動性不足的問題:一旦質押,資產通常會在較長的鎖定期內無法自由轉移或用於其他金融活動。這種約束不僅限制了資本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用戶參與質押的積極性。
爲解決這一矛盾,流動性質押(Liquid Staking, LSD) 協議應運而生。其基本原理是:用戶將原生資產(如 ETH)質押到協議中,協議返回代表質押資產及其收益權的代幣(如 stETH、rETH、frxETH 等)。這些代幣可在二級市場自由流通,或作爲抵押物參與 DeFi 應用,實現“既獲取質押收益,又保持資產流動性”。因此,流動性質押被視爲連接 PoS 與 DeFi 的重要橋梁。截止 2025 年 9 月 19 日,賽道總鎖倉量已超過 850 億美金。
目前,Lido、Jito、Rocket Pool 等流動性質押協議在以太坊生態中佔據主導地位,並逐漸擴展到 Cosmos、Polkadot、Solana 等其他公鏈。隨着流動性質押市場的快速發展,它不僅改變了用戶參與質押的方式,也對區塊鏈的安全性、去中心化程度、金融衍生品生態產生了深遠影響。
本報告旨在對流動性質押協議進行系統性研究,分析其機制設計、經濟模型、風險因素以及未來發展趨勢。通過對比不同協議的實踐與數據表現,本文希望爲行業參與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和啓示。
流動性質押的基本原理
2.1 傳統質押的局限性
在權益證明(PoS)機制中,用戶通過質押代幣參與網路安全維護,並獲得區塊獎勵與交易手續費。然而,傳統質押模式存在以下局限:
這些問題限制了質押的普及度,也影響了 PoS 網路的去中心化程度。
2.2 流動性質押的核心機制
流動性質押通過發行可轉讓的衍生代幣,解決了傳統質押的流動性問題。其基本流程爲:
這一機制使用戶能夠同時享有質押收益與流動性,極大提升了資金效率。
主流流動性質押協議分析
截止 2025 年 9 月 19 日共有 12 個流動性質押協議的 TVL 超過 10 億美金,其中 Lido 的市場佔有率超過 45%,佔據接近一半的市場份額。Lido 推出於 2020 年 12 月,有明顯的先發優勢。值得注意的是,其餘協議的市場 TVL 相差不大,TVL 小於 10 億美金的質押協議佔據 12.4%的市場份額,說明目前的流動性市場格局尚未形成,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產品創新潛力。
3.1 Lido
3.1.1 簡介
Lido 是一個由 Lido DAO 管理的以太坊流動性質押協議,旨在解決以太坊 早期階段質押的流動性限制問題。傳統的以太坊 質押要求用戶將 32 ETH 鎖定在驗證者節點中,直到未來階段才能提現,這導致資金凍結,流動性不足。
Lido 通過發行流動性質押代幣 stETH,讓用戶在獲得質押獎勵的同時仍能保持資產的流動性。用戶可以將 ETH 存入 Lido 的智能合約,獲得等額的 stETH,用於交易、轉帳或作爲 DeFi 抵押品。Lido 的去中心化架構使其相比於中心化交易所質押更安全透明。
3.1.2 運作機制
Lido 的運作機制建立在智能合約、節點運營者與 DAO 治理三者的協同之上,其目標是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爲用戶提供一種無需鎖定資金、即可獲得以太坊 質押收益的解決方案。
在具體流程上,用戶將 ETH 存入 Lido 部署在以太坊 1.0 網路上的智能合約,這些資金隨後會被轉入以太坊 的信標鏈質押合約中。作爲對價,用戶會收到與存入 ETH 等量的 stETH 代幣。stETH 的餘額會隨着驗證者節點產生的獎勵和可能遭遇的罰沒情況進行動態調整,從而確保其價值能夠真實反映質押資產的收益與風險。與傳統質押不同的是,用戶無需等待以太坊 Phase 2 的提現功能上線,就可以通過 stETH 在二級市場進行交易,或者用作 DeFi 抵押資產,顯著提升了資金的流動性與使用效率。
在節點運營層面,Lido 採用了 DAO 甄選節點運營者的機制,這些運營者負責維護驗證者節點,保障質押過程的正常運行。節點運營者本身不直接掌握用戶資金,所有資產均由智能合約控制,從而降低了單點作惡的可能性。同時,Lido DAO 通過 BLS m-of-n 門限籤名方案 對提款密鑰進行分布式管理,這種設計比單一私鑰更具安全性,但仍保留一定的治理靈活性。爲了進一步降低運行風險,Lido 會將資金分散質押到多個專業節點,以減少因單個節點故障或惡意行爲帶來的損失。
獎勵與費用的分配則通過預言機機制來實現。DAO 指派的預言機會定期監控驗證者節點在信標鏈上的表現,並將獎勵或罰沒數據提交到以太坊 1.0 智能合約。根據這些數據,stETH 的兌換比例會自動調整。質押獎勵在分配時,會扣除約 10% 的協議費用,這部分費用由節點運營者、DAO 財庫以及削減(slashing)保險基金共享。保險基金的設立旨在彌補小規模削減帶來的損失,從而提升系統的整體抗風險能力。
3.1.3 代幣模型
Lido 協議的代幣體系主要由 stETH 和 LDO 兩類代幣構成,它們在生態中分別承擔着價值錨定與治理權賦能的功能。stETH 是流動性質押憑證,具備高度流動性,可自由交易或進入 DeFi 協議;其價值主要取決於質押收益和 DeFi 接受度。LDO 則是治理代幣,持有人可參與協議關鍵決策,如節點選擇、費率調整和功能升級。隨着協議規模擴大和收入積累,LDO 的治理價值與潛在影響力也隨之提升。
3.2 Jito
3.2.1 簡介
Jito 是 Solana 上的流動性質押(liquid staking)服務,旨在將質押獎勵與 MEV(Maximum Extractable Value,最大可提取價值)收益合並,讓用戶在維持資產流動性的同時最大化收益。目前 Solana 97.8% 的網路質押權重運行在 Jito-Solana 驗證者客戶端上。用戶將 SOL 委托給 Jito 的質押池(stake pool),可獲得其流動性質押代幣 JitoSOL,該代幣可在 DeFi 中使用,並隨時間自動反映質押收益 + MEV 收益。Jito 同時對驗證者設立嚴格的標準,只委托那些運行 MEV-enabled 客戶端並滿足性能及安全標準的驗證節點,以此兼顧收益和網路健康性。
3.2.2 運作機制
Jito 採用名爲 StakeNet 的自動化系統來管理驗證者的選取與質押分配。驗證者必須滿足一系列二元準入條件,例如運行具備 MEV 功能的客戶端、維持較低的佣金比例、保持較高的投票率和穩定表現、避免使用不安全的共識修改,並且不能處於驗證者超級少數羣體中。StakeNet 還結合歷史表現數據和 Steward 程序對驗證者進行動態評分和分配,確保 stake 在合格驗證者之間定期再平衡,從而兼顧網路安全性與收益優化。
爲了有效捕捉 MEV 價值,Jito 引入了拍賣機制。在該模式下,MEV 搜索者會提交交易捆綁包,由 Jito 的 Block Engine 模擬並評估其潛在收益,從而挑選出價值最高的交易組合。這些優選捆綁隨後會傳遞給運行 MEV-enabled 客戶端的驗證者進行上鏈打包。該機制既能在高價值交易優先執行的前提下緩解網路擁堵與垃圾交易,又能將 MEV 收益與優先費在驗證者和質押者之間合理分配,實現收益共享。
JitoSOL 的價值則通過兌換比率的提升來反映質押獎勵與 MEV 收益的累積。與傳統獎勵發放方式不同,JitoSOL 的數量在用戶錢包中保持固定,但其價值會隨時間持續增長。這種機制避免了週期性代幣增發,使得用戶能夠平滑地獲得複利效應。同時,JitoSOL 具備良好的 DeFi 兼容性,可用於借貸、流動性提供等場景,從而提高資本效率。Jito 的 stake/unstake 操作以及 JitoSOL 與 SOL 的兌換流程被優化爲低摩擦體驗,基金會與 DAO 也提供了 API 和工具,方便用戶實時追蹤其 MEV 獎勵和優先費用的累積情況。
3.2.3 代幣模型
Jito 的代幣模型由 JitoSOL 和 JTO 兩部分組成,分別對應質押價值承載與協議治理兩大功能。
JitoSOL 是用戶將 SOL 委托至 Jito 質押池後獲得的流動性質押代幣。它的特別之處在於不依賴新增代幣來反映收益,而是通過與 SOL 的兌換比率持續上升,體現質押獎勵與 MEV 獎勵的累積。這種設計使 JitoSOL 在數量上保持穩定,但在價值上具備自動複利屬性。用戶既可以長期持有以享受 staking 與 MEV 收益,也可以將 JitoSOL 投入 DeFi 協議,用於借貸、流動性提供或其他衍生品交易,從而提升資金的靈活性與使用效率。JitoSOL 的價值錨定邏輯因此不僅依賴於 Solana 網路本身的穩定運行,還取決於 MEV 收益分配機制以及市場對其在 DeFi 場景中的接受程度。
JTO 則是 Jito 協議的治理代幣,主要賦予持有人對關鍵協議參數和發展方向的投票權。治理範圍涵蓋驗證者篩選標準、佣金和獎勵分配機制、DAO 財庫的資金使用以及新功能的引入等。隨着質押規模擴大和 MEV 收益增長,DAO 財庫累積的資源也將增加,從而提高治理權的實際影響力。雖然 JTO 並不直接向持有人分配收益,但它通過治理權與協議成長綁定,具備長期的間接價值捕獲潛力。
Jito 治理代幣 JTO 的總量爲 10 億枚,分配主要包括社區增長(34.3%)、生態發展(25%)、核心貢獻者(24.5%)和投資者(16.2%)四大部分。其中,社區增長部分用於推動 Jito 社區建設,首批 10%(1 億枚)已通過回溯性空投分配給早期 JitoSOL 持有者、在 DeFi 中使用 JitoSOL 的用戶、運行 Jito-Solana 客戶端的驗證者以及積極使用 MEV 產品的搜索者,剩餘份額由 DAO 治理控制。生態發展部分將支持 StakeNet 等基礎設施和 Solana 網路擴展;投資者和核心貢獻者的份額則設置 3 年歸屬期並帶有 1 年 cliff,以保證長期激勵。整體供應將隨時間逐步解鎖,最終實現 10 億枚代幣的完全流通。
3.3 Rocket Pool
3.3.1 簡介
Rocket Pool 是以太坊生態中最早、最具代表性的去中心化流動性質押(LSD, Liquid Staking Derivatives)協議之一,最初於 2016 年提出概念,並在 2017 年 11 月由澳大利亞的 David Rugendyke 創立。經過多年的開發與測試,Rocket Pool 主網最終於 2021 年 11 月 9 日正式上線,以“社區驅動的去中心化質押池”爲定位,爲用戶提供安全、去中心化的 ETH 質押解決方案。
Rocket Pool 的使命是降低以太坊質押的門檻,增強網路去中心化程度。相較於傳統的質押方式(需運行節點並投入 32 ETH),Rocket Pool 允許用戶僅需 0.01 ETH 就能參與質押,獲得代表質押憑證的 rETH 代幣。最低只需提供 16 ETH(其餘 16 ETH 由質押池補充)就可以成爲 Rocket Pool 的節點運營者,同時還能獲得額外的激勵。
3.3.2 運作機制
Rocket Pool 的核心運作機制是通過雙層參與模式將普通質押用戶與節點運營者連接起來。普通用戶只需將 ETH 存入協議,就能獲得流動性質押憑證 rETH,其數量保持不變,而價值會隨着質押獎勵的積累而不斷升高,體現自動複利的效果。用戶既可長期持有 rETH 收益,也能在 DeFi 協議中將其用於抵押、借貸或流動性提供,以提升資金利用率。對於節點運營者而言,Rocket Pool 提供了低於原生以太坊的進入門檻,只需投入 16 ETH 押金並抵押一定比例的 RPL 代幣,即可運行驗證節點。剩餘的 ETH 由質押池補足,節點不僅獲得以太坊網路質押獎勵,還能收取部分來自質押池的佣金作爲激勵,而 RPL 則承擔保險作用,一旦節點故障或作惡,抵押的 RPL 會被削減,用於賠付普通質押者。這種 Minipool 模式既保障了安全性,也在機制層面推動了以太坊網路的去中心化。
在2025年的 Saturn 升級中,Rocket Pool 進一步降低了參與門檻並優化了收益結構。Saturn-0 已經取消了節點必須抵押 RPL 才能創建 Minipool 的要求,同時移除了獎勵中的 Cliff 條件,使得節點運營者能夠更快獲得最大化收益。此外,新的佣金結構將節點佣金率設定在 10%–14% 區間,具體比例取決於是否抵押 RPL,從而在保障公平的同時增強了對 RPL 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未來的 Saturn-1 將引入 4 ETH 節點質押門檻以及 Megapools 機制,大幅降低小節點運營者的準入成本,並通過聚合合約減少運營費用。與此同時,協議還計劃引入動態收益分配機制,讓節點、rETH 持有者與 RPL 持有者之間的激勵更加靈活可調。整體來看,Saturn 升級將 Rocket Pool 從單純的流動性質押協議,進一步演進爲一個兼顧 低門檻、去中心化與資本效率的質押基礎設施。
3.3.3 代幣模型
Rocket Pool 協議的代幣體系主要由 rETH 和 RPL 兩類代幣構成,它們在生態中分別承擔着價值承載與治理/安全賦能的功能。
rETH 是用戶將 ETH 存入 Rocket Pool 智能合約後獲得的流動性質押憑證。與 Lido 的 stETH 不同,rETH 並不會通過增發數量來反映收益,而是通過兌換比率上升來體現質押獎勵,即每一枚 rETH 隨時間可兌換到更多 ETH。用戶既可以長期持有 rETH,自動累積質押回報,也可以在二級市場自由交易,或作爲抵押物參與 DeFi 協議中的借貸、衍生品和流動性挖礦等活動,從而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rETH 的價值主要由質押獎勵的穩定性、Rocket Pool 驗證者網路的安全性,以及其在 DeFi 場景中的接受程度共同決定。由於 rETH 兌換 ETH 的機制基於智能合約和池內資產,而非單純市場情緒,其錨定關係較爲穩健,但在極端情況下仍可能因流動性不足而出現折價。
RPL 則是 Rocket Pool 的原生治理與質押代幣,在協議中發揮着保險與治理雙重作用。節點運營者在啓動 Minipool 時需抵押一定比例的 RPL,以構成“保險池”,一旦節點出現作惡或被罰沒,RPL 將被削減用於賠付普通質押者,從而提升網路的安全性與信任度。同時,RPL 也是治理代幣,持有人可參與協議的治理決策,包括節點佣金比例的設定、代幣經濟模型的調整、協議升級方案的投票等。隨着 Rocket Pool 生態規模擴大,協議手續費和獎勵池的積累將增強 RPL 持有者在治理中的影響力和經濟激勵,使 RPL 具備潛在的價值捕獲能力。
3.4 主流流動性質押協議對比
綜上所述,三個主流流動性質押協議均使用質押憑證代幣 + 治理代幣的雙代幣模型。在TVL、盈利上 Lido 表現最好,Jito的年化收益最高。
3.4.1 TVL 對比
從 TVL(總鎖倉量)的季度表現來看,Lido 一直佔據絕對領先地位。自 2023 年起,Lido 的 TVL 從約 90 億美元快速增長,到 2024 年一度突破 400 億美元,雖在 2025 年初出現波動,但依舊穩步回升至 420 億美元以上。這一走勢凸顯了 Lido 在以太坊流動性質押賽道的強大市場基礎和用戶粘性。其龐大的體量意味着不僅是以太坊質押的核心入口,也逐漸成爲整個 DeFi 流動性的重要支柱。
相比之下,Jito 體量雖遠不及 Lido,但增長速度同樣亮眼。Jito 從 2023 年初不足 1 億美元的規模,迅速在 Solana 生態爆發,到 2025 年 Q3 已接近 40 億美元,成爲 Solana 上最具代表性的流動性質押協議之一。
3.4.2 收益率 APY
Lido 的平均 APY 約爲 2.58%,與 Rocket Pool 的 2.36% 基本處於同一水平,反映了以太坊質押回報在主流協議中的相對穩定性。而 Jito 的平均 APY 高達 6.63%,顯著高於以太坊流動性質押協議,其優勢主要來源於在 Solana 網路中獨特的 MEV 捕獲和分配機制,使得質押者能夠在常規質押收益之外額外獲得區塊空間拍賣的獎勵。這意味着,Jito 在收益率層面更具吸引力,但同時其回報波動性也可能較大;相比之下,Lido 與 Rocket Pool 的收益更偏向穩健和長期穩定。
3.4.3 營收能力
從近 3 年盈利表現來看,Lido 在三者中無疑最爲穩健和突出。自 2023 年中恢復盈利以來,其季度盈利基本穩定在 2,000 萬至 2,700 萬美元之間,顯示出其龐大的市場規模和較強的收入轉化能力。雖然在 2022 年底曾經歷過高達 -4,170 萬美元的虧損,但憑藉領先的用戶基數和完善的流動性質押生態,Lido 很快扭虧為盈,並保持了穩健的正向增長。這種穩定性使其在流動性質押賽道中佔據主導地位,成爲其他協議難以撼動的標杆。
相較之下,Jito 和 Rocket Pool 的盈利表現則顯得更不穩定。Jito 整體保持小幅盈利,季度收益通常在 100 萬至 400 萬美元之間,但在 2025 年初曾出現一次大額虧損,說明其收入結構與激勵機制仍存在波動。不過,隨着 Solana 生態的發展,Jito 仍展現出一定的成長潛力。而 Rocket Pool 長期處於虧損狀態,單季度虧損常在千萬美元級別,即便在 2025 年也未能轉正,其激勵支出遠超協議收入,反映出其經濟模型更偏向社區擴張而非直接盈利。
3.4.4 支持公鏈對比
Lido 主要服務於以太坊,是目前以太坊流動性質押領域的絕對龍頭。除了以太坊,Lido 還支持部分其他公鏈的質押,如 Polygon、Solana(但已逐步退出)、Polkadot 和 Kusama 等。Lido 通過提供流動性解決方案擴大了這些鏈的質押參與度,降低了用戶的門檻,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了質押權,因而在以太坊社區引發過中心化的討論。
Jito 則是專注於 Solana 的流動性質押協議,其 JitoSOL 代幣直接綁定 Solana 的質押機制和 MEV 捕獲體系。Jito 的特殊之處在於,它不僅爲質押者提供基本獎勵,還通過改造的 Jito-Solana 驗證器客戶端引入 MEV 獎勵分配,使用戶能夠分享區塊空間競價帶來的額外收益。這意味着 Jito 與 Solana 的關係極爲緊密,其存在不僅是協議,更是 Solana 網路性能優化和 MEV 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Rocket Pool 則專注於以太坊,其核心使命是通過降低節點運營門檻和去中心化設計來增強以太坊的安全性和分散性。與 Lido 不同,Rocket Pool 並不依賴大型節點運營者,而是允許小規模節點加入,只需提供 16 ETH 押金和一定數量的 RPL 即可運行節點。但是隨着收益率的降低,TVL 正在逐步下降。
潛在風險
隨着流動性質押協議在以太坊、Solana 等公鏈上迅速發展,其爲用戶提供了質押流動性和資本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了多維度的風險。整體來看,其存在風險可分爲以下六類:
智能合約與技術風險 高度依賴智能合約,任何合約漏洞、預言機操縱或安全審計不足,都可能導致資金被盜或系統性失敗。考慮到流動性質押協議通常管理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的資產,其技術風險具有極強的攻擊激勵。
驗證者與質押風險 代幣的價值與底層質押資產綁定。若驗證者出現作惡、離線或被削減(slashing),將直接導致對應資產價值縮水。特別是在多節點參與的機制中,單一驗證者故障可能引發更大範圍的連鎖損失。
去中心化與治理風險 部分協議依賴於少數大型驗證者,可能造成質押權集中,進而削弱底層公鏈的去中心化安全性。同時,治理代幣集中於少數持有人手中,可能導致治理攻擊或利益輸送,影響協議長期健康發展。
流動性與市場風險 代幣雖然具備交易屬性,但其與底層資產的錨定關係並非絕對。在市場流動性緊張或恐慌情緒蔓延時,可能出現明顯折價(depeg),用戶無法以 1:1 兌換底層資產。歷史上 stETH 曾在市場波動中出現過折價現象。
生態風險 與特定公鏈深度綁定,底層公鏈若發生技術性故障(如網路停機、共識失敗),將直接傳導至協議。此外,全球監管逐步趨嚴,流動性質押協議未來可能被認定爲證券或其他受管制金融產品,從而面臨不確定性壓力。
協議特定風險
結論
流動性質押協議的興起,解決了傳統 PoS 質押中資產鎖定與流動性不足的結構性矛盾,使得用戶能夠在保障網路安全的同時最大化資金效率。憑藉相對低風險且穩健的收益特性,流動性質押吸引了大量用戶與資金的湧入,並進一步衍生出以 Pendle 爲代表的創新金融產品,不斷拓展加密資產的應用邊界。Lido、Jito、Rocket Pool 等主流協議分別以先發優勢、MEV 收益創新、去中心化設計爲特色,共同推動流動性質押市場在以太坊與 Solana 等公鏈生態中快速擴張。
然而,流動性質押協議的快速發展也伴隨着智能合約風險、治理集中化、市場折價和監管不確定性等挑戰。未來,其演進趨勢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通過更嚴格的審計和分布式密鑰管理提升安全性,降低系統性風險;二是降低節點準入門檻、優化激勵機制,以深化去中心化並增強網路多樣性;三是與 DeFi、衍生品及跨鏈應用深度融合,逐步演變爲加密金融的重要基礎設施;四是積極應對全球監管趨嚴,探索合規化路徑,從而實現長期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Gate 研究院](https://www.gate.com/learn/category/research)是一個全面的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研究平台,爲讀者提供深度內容,包括技術分析、熱點洞察、市場回顧、行業研究、趨勢預測和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免責聲明 加密貨幣市場投資涉及高風險,建議用戶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進行獨立研究並充分了解所購買資產和產品的性質。 Gate 不對此類投資決策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