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武裝突襲德州比特幣礦場!比特大陸員工被捕,中美晶片戰全面升級

美國移民海關執法局(ICE)聯合 FBI 和國土安全部突襲德州比特幣礦場,直升機與狙擊手全副武裝包圍現場,逮捕多名比特大陸中國籍員工。表面上是移民執法行動,實則被視為中美晶片戰的最新戰場,專家警告這標誌著加密貨幣挖礦產業正式捲入地緣政治衝突,美國礦企面臨供應鏈斷裂風險。

武裝突襲:直升機與狙擊手包圍德州礦場

比特大陸在美國的附屬維修中心

9 月 29 日,德州皮奧特(Pecos)的寧靜被打破。美國移民海關執法局(ICE)聯合 FBI 和國土安全調查處等多個聯邦機構,以軍事級別的行動突襲了當地的 Lonestar Dream 比特幣礦場。據目擊者描述,行動規模令人震驚。

「直升機盤旋在上空,狙擊手部署在戰略位置,全副武裝的特工包圍了整個設施...他們提問誘導性的問題,不斷詢問誰負責這個、誰管理那個...」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礦場工作人員告訴 Blockspace。

這次行動的主要目標並非礦場本身,而是鎖定了位於礦場內的比特大陸(Bitmain)ASIC 礦機維修中心。行動結束後,約 12 至 13 名維修中心員工被帶離現場,幾乎佔該中心員工總數的一半。據報導,被捕人員主要集中在簽證過期的中國公民。

精準打擊:為何只有比特大陸維修中心被鎖定?

值得注意的是,同在皮奧特地區的其他大型比特幣礦場並未受到此次行動影響,這一細節引發了業內對此次行動真實目的的廣泛猜測。執法機構的精準打擊似乎特意鎖定了與比特大陸相關的維修環節,而非整個挖礦產業。

「這不是隨機檢查,他們明確知道自己的目標是誰,」一位熟悉情況的行業內部人士表示,「如果只是常規移民執法,不會動用如此大規模的聯邦資源。」

移民執法背後:中美晶片戰的新戰場

表面上,這次行動被定性為針對非法移民的執法行動。然而,多位業內專家指出,這很可能是美中「晶片戰爭」在加密貨幣領域的最新延伸。

早在 2024 年底,川普政府就已要求美國海關對進口的 ASIC 礦機進行「戰略性審查」,導致大量設備滯留在美國口岸。當時,執法人員質疑礦機的控制板可能涉及美國對中國實施 AI 管制的晶片技術。

算能與比特大陸的關聯引發關注

同一時期,美國商務部對中國晶片公司算能(Sophgo)是否違反美國出口限制展開調查。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大陸的聯合創始人詹克團同時也是算能的共同創辦人,這一關聯可能是引發美國當局關注的關鍵因素。

「這次行動可以被視為美國國安體系對高風險零組件的『延伸掃描』,」一位不願具名的加密貨幣政策分析師表示,「他們不僅關注晶片本身,還關注維修網絡和技術轉移的可能性。」

供應鏈風險:美國礦企面臨多重挑戰

Lonestar Dream 礦場事件為美國加密挖礦企業敲響了警鐘。專家警告,未來美國礦企將面臨多重監管壓力,不僅包括移民法規,還必須同時符合科技出口管制、土地利用規範、能源排放標準以及地方噪音管控等要求。

「這是一個轉折點,」加密貨幣諮詢公司 Digital Asset Research 的分析師表示,「美國礦企現在必須將地緣政治風險納入其核心營運考量,這將徹底改變行業的成本結構和供應鏈策略。」

去中國化加速:供應鏈重組迫在眉睫

對於高度依賴中國供應鏈的美國礦企來說,風險正在迅速攀升。一旦相關零組件被美國政府歸類為受管制項目,進口延遲或禁令將直接影響企業的日常營運和盈利能力。

業內專家預測,美國礦企可能被迫加快「去中國化」步伐,以降低設備被扣押或維修受阻的風險。這包括:

尋找替代供應商:轉向美國本土或政治友好國家的設備製造商

建立自主維修能力:減少對原廠維修中心的依賴

投資本土 ASIC 研發:支持美國本土礦機研發項目

分散地理風險:將部分挖礦業務轉移至監管更友好的國家

地緣政治影響:比特幣挖礦成為國家安全議題

這次突襲事件標誌著比特幣挖礦已正式成為國家安全和地緣政治競爭的一部分。隨著比特幣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控制其生產基礎設施的能力也變得愈發重要。

「我們正在見證加密貨幣基礎設施的地緣政治化,」一位專注於區塊鏈政策的華盛頓智庫研究員表示,「就像半導體和稀土一樣,比特幣挖礦設備正成為大國競爭的新戰場。」

美國本土 ASIC 產業的機遇與挑戰

這一發展可能為美國本土 ASIC 礦機研發創造機會。目前,比特大陸等中國企業主導著全球礦機市場,但地緣政治壓力可能促使美國政府支持本土替代方案的發展。

然而,建立競爭性的本土 ASIC 產業面臨巨大挑戰,包括技術差距、成本劣勢以及供應鏈複雜性。短期內,美國礦企可能面臨設備成本上升和維修困難等問題,這將直接影響其盈利能力。

行業反應:礦企重新評估風險與策略

德州突襲事件後,美國各大礦企正迅速重新評估其營運風險和策略。多家上市礦企的股價在消息傳出後出現波動,反映了市場對供應鏈中斷風險的擔憂。

「這是一個警訊,表明我們需要更加多元化的供應鏈,」一家大型美國礦企的高管表示,「過去我們主要關注電力成本和監管穩定性,現在必須將地緣政治風險納入核心考量。」

短期應對與長期轉型

面對這一新形勢,美國礦企正採取多項措施:

審查員工簽證狀態:確保所有外籍員工的工作許可合規

評估設備來源:檢查現有設備是否包含可能受到出口管制的組件

建立備用供應渠道: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供應商建立關係

加強合規管理:投入更多資源確保符合不斷變化的監管要求

結論:產業分水嶺

德州比特幣礦場突襲事件可能成為加密貨幣挖礦產業的分水嶺,標誌著這一原本以去中心化為理念的技術領域正式捲入中美地緣政治競爭。

對於全球比特幣網絡而言,這一發展可能導致挖礦算力的進一步地理分散,減少對單一國家或地區的依賴。長期來看,這或許有助於增強網絡的韌性,但短期內可能帶來成本上升和效率下降。

對於投資者和行業參與者而言,理解並適應這一新的地緣政治現實至關重要。在未來的比特幣挖礦格局中,技術實力和成本效率仍然重要,但政治風險管理和供應鏈韌性將成為同等重要的競爭因素。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