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廣場用戶們,廣場使用界面全新升級啦!新版本界面更清新簡潔、操作更流暢絲滑,還有多項貼心新功能上線,快來更新體驗吧!你對新版界面有什麼感受?你最喜歡的新功能是哪一個?你發現了哪些驚喜或變化呢?發帖分享新版廣場使用體驗,瓜分 $10 分享獎勵!
🎁 我們將精選 10 位幸運用戶,每人獎勵 $10 合約體驗券!
參與方式:
1⃣️ 關注 Gate廣場_Official;
2⃣️ 帶上 #我的广场升级体验 標籤發帖,分享你的使用感受,比如界面風格體驗、細節功能變化、你最喜歡的新功能,或優化建議等;
3⃣️ 帖子內容需至少 30 字,並且只帶本活動標籤;
廣場界面煥新介紹文章:https://gate.com/post?post_id=14774358&tim=ARAbClhcBQNwWRIVGAoGBB5QX1sO0O0O&ref=BFlBUFwL&ref_type=105
活動截止時間:2025/10/26 18:00(UTC+8)
你的體驗是我們持續優化的動力!趕快參與和大家分享吧!
去中心化AI聯合陣線一年後現裂痕,Ocean Protocol退出ASI聯盟有何動因?
作者:Zen,PANews
ASI聯盟(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曾由Fetch.ai、SingularityNET與Ocean Protocol共同發起,該聯盟旨在通過代幣合並與技術協作打造統一的去中心化AI生態。
然而,隨着Ocean Protocol基金會近日宣布正式退出,這一被視爲頭部去中心化生態的聯合體終究出現了裂痕,聯盟的框架發生實質性調整。
在外界看來,此舉不僅促使人們重新評估“去中心化 AI 聯盟”這一路徑的可行性,也爲Ocean和ASI未來彼此的發展帶來新的變量。
Ocean基金會出走,ASI聯盟成立一年後難逃分裂
10月9日,Ocean Protocol基金會已於2025年發表公告,宣布即刻退出ASI聯盟。Ocean基金會撤回了在ASI聯盟公司(新加坡)的指定董事職務,辭去聯盟成員身分,退出合作框架。
對於Ocean的離開,ASI聯盟方面通過X回應稱,尊重該團隊的決定,強調聯盟合作本就建立在自願基礎上,此次過渡“是自然發生的”。聯盟和Fetch.ai官方皆表示Ocean的退出不影響聯盟核心技術棧,創始團隊在推進開放去中心化AI基礎設施的使命上依然步調一致。
而在非官方層面,社區對這次分手事件的表態顯然就沒有這麼體面和克制,各方觀點也在支持Ocean自主發展與憂慮聯盟前景之間形成鮮明對比。不少Ocean支持者歡迎項目重獲獨立,這種情緒也促成了OCEAN代幣價格大漲。與之相對的,也有部分聯盟社區成員對此頗有微詞,甚至有人憤怒地將Ocean此舉斥爲聯盟中的“木馬計劃”,認爲Ocean的退出令ASI聯盟元氣大傷。
ASI聯盟成立於2024年3月,由Fetch.ai、SingularityNET和Ocean Protocol三大去中心化AI項目共同發起。該聯盟旨在整合各方資源,打造最大規模的獨立AI研發協作平台,並通過代幣合並形成一個統一的AI生態代幣。
根據當時公布的方案,三項目決定不新發代幣,而採用代幣合並的方式,將Ocean Protocol的OCEAN和SingularityNET的AGIX代幣合並進Fetch.ai的FET代幣中。FET代幣由此成爲聯盟的基礎代幣,並在後續被賦予“ASI”這一新名稱和使命。聯盟希望通過共享經濟和技術,使這一統一代幣成爲支撐去中心化AI基礎設施的通用價值載體。
據悉,自2024年7月啓動代幣合並以來,約81%的OCEAN供應已按計劃轉換爲Fetch.ai的FET代幣。但鏈上仍有約2.7億枚OCEAN未轉換,分布在37,334個地址中,這些未兌換的OCEAN約佔總供應19%。
在完成初始三方合並後,ASI聯盟繼續吸納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2024年9月,區塊鏈計算項目CUDOS宣布加入ASI聯盟,其網路和代幣供應被整合進ASI生態,用於加強聯盟的去中心化算力基礎設施。至此,ASI聯盟下匯聚了Fetch.ai、SingularityNET、Ocean Protocol和CUDOS四個主要項目。
聯盟期間,各成員保持各自團隊和治理獨立,但在技術和社區層面展開多項協作。聯盟官方搭建了統一的網站和治理架構,並成立理事會共同決策聯盟事務。然而,ASI聯盟從高調合並走到成員分離,僅用了一年多時間,最終仍免不了“合久必分”的結局。
技術路線、代幣價格,Ocean的退羣動因是什麼?
從官方表態來看,Ocean Protocol選擇在此時退出ASI聯盟,核心動因在於追求獨立的資金與治理。Ocean團隊希望掌控自身的開發資金來源,而非繼續受限於聯盟統一資金安排同時希望對OCEAN代幣的經濟模型擁有自主決策權,包括實施通縮等措施。
此外,代幣價值低迷和通脹壓力可能是觸發退出的重要原因。自合並以來,Fetch.ai爲吸納OCEAN供應增發了約6億枚FET(ASI)代幣。大量新增通證在缺乏同步價值承接的情況下令FET價格長期承壓,聯盟成員和社區對此早有怨言。
Ocean作爲被合並方之一,其原生代幣長期被固定匯率綁定,市場表現不佳:今年以來OCEAN價格一路下滑,在退出前一度徘徊在歷史低位。這種局面可能促使Ocean管理層反思合並帶來的利弊——如果繼續留在聯盟,OCEAN最終將完全消融於ASI之中,Ocean項目本身的品牌和影響力或被稀釋。而退出則能夠重振OCEAN品牌,重新激活社區熱情,同時擺脫FET通脹的拖累。
還有觀點認爲,Ocean的核心業務是數據資產交易和共享,與Fetch.ai的自治代理、SingularityNET的通用AI平台相比側重點不同。一年多來聯盟內部或許在技術路線、資源分配上出現一些戰略分歧,Ocean選擇退出也是爲了專注自身優勢領域,避免被聯盟更廣泛的AI願景所牽制。這些因素綜合起來,構成了Ocean退出的重要背景。
不過需要強調的是,Ocean官方並未公開指責聯盟任何問題,退出聲明措辭克制且保持對其他成員的尊重,顯示此次決策更像是基於業務策略的主動調整,而非因矛盾激化導致的決裂。
雖然Fetch.ai方面回應稱Ocean退出對技術、運營及共同目標皆“沒有影響”,並重申ASI聯盟的使命和三方(Fetch.ai、SingularityNET、CUDOS)合作基礎依然穩固。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失去Ocean這樣重要的一極後,聯盟生態版圖必然縮小,並在數據領域的能力版塊出現空缺。
未來ASI聯盟可能將業務重心更多放在Fetch.ai和SingularityNET擅長的方向,如自治智能體和通用AI平台的融合。聯盟也表態將繼續推進ASI通證在多鏈上的部署及應用,以增強其實用價值和吸引力。聯盟創始人之一、SingularityNET負責人Ben Goertzel近日便在社交媒體上重申了對去中心化AI願景的執着,表示聯盟剩餘成員將更緊密地協作前行。
通縮計劃之下,OCEAN代幣前景如何
Ocean基金會在公告中提出的回購銷毀措施,是此次退出動作中備受矚目的亮點。具體而言,Ocean計劃將其技術衍生項目(如應用或基礎設施孵化所得)的利潤部分,用於在二級市場回購OCEAN代幣並銷毀,從而實現持續性的通縮。根據官方說法,該買回燃燒機制將成爲“永久且持續的供應削減手段”。
考慮到目前約81%的OCEAN原供應量已轉換爲FET,實際在外流通的OCEAN數量已大幅減少,再疊加未來的回購銷毀,OCEAN的流通供應有望進一步收緊。隨着供應量減少和項目重新聚焦主業,投資者預期OCEAN價值也隨之面臨重估。
消息刺激下,OCEAN代幣當日一度漲超30%。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聯盟通證FET(ASI代幣)在Ocean退出後出現下跌壓力,價格當天滑落約6.9%至0.51美元的新低。這一此消彼長的走勢顯示,兩種代幣在“解綁”後開始各自反映基本面預期。即OCEAN因稀缺性提升而漲,而FET因潛在超發和拋壓而受挫。
此外,之前在代幣合並期間,OCEAN曾經在部分交易所下架或更名,但Ocean退出聯盟的消息讓其重新獲得交易所青睞的機會。目前,Coinbase、Kraken、Upbit、Binance US等大型平台依然支持OCEAN的現貨交易。
其中Binance US在合並時保留了OCEAN交易對,幣安全球站則按照聯盟計劃在2024年7月停用了OCEAN交易對。隨着Ocean選擇獨立,市場普遍預期包括幣安全球站在內的交易所可能重新評估上線OCEAN的可能性。Ocean官方也明確表示,任何此前因合並而下架OCEAN的交易所“都可以自行決定是否重新上市OCEAN”。這意味着OCEAN有望恢復更廣泛的市場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