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揭秘市場大崩盤真兇!比特幣今日為何下跌導致 200 億清算?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 Nikolaos Panigirtzoglou 領導的分析師團隊發布報告,揭示上週加密貨幣市場大崩盤的真正推手並非 ETF 投資者或機構,而是使用永續期貨的加密貨幣原生交易者。超過 200 億美元的槓桿部位被清算,而比特幣今日為何下跌?答案指向川普關稅政策引發的連鎖反應。

摩根大通數據拆解:ETF 投資者幾乎沒動

摩根大通分析師在報告中明確指出,幾乎沒有證據表明現貨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出現大規模清算,而這類基金通常受到傳統散戶投資者的青睞。數據顯示,10 月 10 日至 10 月 14 日期間,比特幣 ETF 累計流出資金 2.2 億美元,僅佔管理資產總額的 0.14%。相較之下,以太坊 ETF 累計流出資金 3.7 億美元,佔管理資產總額的 1.23%,雖然比例較高,但與市場大崩盤的規模相比仍屬溫和。

這個發現顛覆了許多市場參與者的直覺。在上週的暴跌期間,社群媒體充斥著「機構拋售」和「ETF 崩盤」的言論,但摩根大通的數據證明,傳統投資者的清算其實相當有限。貝萊德的 IBIT 和富達的 FBTC 等主要比特幣 ETF 產品在此期間的淨流出相對平穩,並未出現恐慌性贖回。這顯示持有 ETF 的散戶和機構投資者在面對市場大崩盤時,展現出比加密原生交易者更強的韌性。

比特幣今日為何下跌的疑問,在 ETF 數據中找不到答案。0.14% 的資金流出規模遠不足以引發如此劇烈的價格波動。以貝萊德 IBIT 目前管理的約 500 億美元資產計算,2.2 億美元的流出僅占 0.44%,這種規模的波動在傳統金融市場中屬於正常範圍。因此,摩根大通將調查焦點轉向其他市場參與者。

同樣,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比特幣期貨——衡量機構持倉的關鍵指標——幾乎沒有出現清算。CME 比特幣期貨的未平倉合約在上週僅下降約 5%,遠低於永續合約的 40% 跌幅。這進一步證實機構投資者並非市場大崩盤的主要推手。不過,CME 以太坊期貨的去槓桿程度則更大,分析師表示,這可能反映出大宗商品交易顧問(CTA)和量化基金等動量交易者的「更大程度的去風險化」。

永續合約暴跌 40%:原生幣圈高槓桿崩潰

相較之下,永續合約——一種通常受到加密貨幣原生交易者(包括散戶和機構投資者)青睞的產品——經歷了急劇的去槓桿化。比特幣和以太坊永續合約的未平倉合約以美元計算下降了約 40%,跌幅超過了這兩種資產的價格跌幅。這種不尋常的現象是比特幣今日為何下跌的核心線索。

永續合約是加密貨幣市場特有的衍生品工具,類似於傳統期貨但沒有到期日。交易者透過永續合約可以使用高槓桿(通常 10 倍至 125 倍)進行多空交易。當市場出現劇烈波動時,高槓桿倉位極易觸發強制清算。摩根大通的分析顯示,上週的市場大崩盤中,永續合約的未平倉量下降幅度遠超價格跌幅,意味著大量槓桿倉位被強制平倉。

具體數字更加驚人。根據 CoinGlass 數據,上週五單日就有超過 200 億美元的槓桿部位被徹底摧毀,影響了超過 150 萬交易者。這是加密貨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清算事件之一,僅次於 2021 年 5 月的「519 大屠殺」。比特幣、以太幣和山寨幣均大幅下跌,多頭倉位首當其衝,但空頭倉位在隨後的反彈中也遭遇清算。

摩根大通分析師明確指出,這種模式表明,加密貨幣原生投資者是上週市場回檔的主要驅動力,而非加密貨幣原生投資者(他們更有可能使用 CME 期貨或加密貨幣 ETF)則基本上保持觀望態度。這個結論對於理解比特幣今日為何下跌至關重要:不是機構在拋售,而是過度槓桿的原生交易者在自我毀滅。

永續合約市場的結構性特徵放大了這次市場大崩盤。當價格開始下跌時,最高槓桿的多頭倉位首先被清算,這些被動賣盤進一步壓低價格,觸發下一輪清算,形成連鎖反應。這種「清算瀑布」效應在永續合約市場特別明顯,因為許多交易所採用相似的清算機制和價格指數,導致清算幾乎同步發生。

川普關稅成導火線 原生幣圈槓桿引爆炸藥

比特幣、以太坊 30 天價格走勢比較

(來源:The Block)

上週五,加密貨幣市場遭遇史上最大規模清算事件,部分原因是美國總統川普最新一輪的關稅政策。川普宣布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 100% 關稅,引發全球市場恐慌。傳統股票暴跌,避險情緒飆升,投資者紛紛撤離風險資產。比特幣作為高貝塔資產,在這種宏觀衝擊下首當其衝。

然而,摩根大通的分析揭示了更深層的機制。川普關稅僅是導火線,真正的炸藥是原生幣圈累積的巨量槓桿。在關稅消息公布前,永續合約市場的未平倉量已經處於歷史高位,融資利率持續為正,顯示市場充斥著看漲的槓桿多頭。當川普關稅引發初步下跌時,這些脆弱的槓桿倉位迅速崩潰,將政策衝擊放大為市場大崩盤。

比特幣今日為何下跌的問題,在這個框架下有了清晰答案:外部宏觀衝擊遇上內部槓桿過度,兩者共振產生災難性後果。摩根大通的報告實際上是在告訴市場,不要過度解讀機構或 ETF 投資者的行為,真正的風險來自加密原生市場的槓桿管理失控。

儘管價格此後有所企穩,但市場情緒依然謹慎。根據 The Block 的比特幣價格頁面,比特幣目前的交易價格約為 108,500 美元,在過去 24 小時內下跌了約 2.5%。這個價格水平仍然高於上週五的低點,但距離 126,000 美元的歷史高點已經回落超過 13%。

市場結構分化:傳統投資者 vs. 原生交易者

摩根大通的報告揭示了加密貨幣市場一個重要的結構性分化。傳統投資者(透過 ETF 和 CME 期貨參與)與加密原生交易者(透過永續合約參與)的行為模式截然不同。前者更加謹慎,槓桿水平較低,面對市場大崩盤時能夠保持冷靜。後者則更加激進,高槓桿交易盛行,市場波動時極易引發連鎖清算。

這種分化對比特幣今日為何下跌的理解至關重要。如果市場主要由 ETF 投資者主導,價格波動將更加平穩,因為這些投資者通常採用買入持有策略,不使用槓桿。相反,如果原生交易者占主導,市場將更加波動,因為高槓桿和永續合約的清算機制會放大價格波動。

當前市場正處於這兩種力量的角力中。ETF 的推出為比特幣帶來了機構資金和穩定性,但永續合約市場的規模仍然龐大,原生交易者的影響力不容忽視。摩根大通的報告提醒市場參與者,在分析市場大崩盤時,必須區分不同參與者的行為,而不是籠統地歸咎於「機構拋售」或「散戶恐慌」。

未來,隨著 ETF 規模繼續增長,傳統投資者的影響力可能逐漸超越原生交易者,這將使比特幣價格走勢更加穩定,減少極端波動的頻率。但在此之前,市場仍需警惕永續合約市場累積的槓桿風險,因為下一次市場大崩盤可能再次由這個領域引發。

ETH0.04%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