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韓國“泡菜溢價”遭遇監管升級:交易所丧失上幣決策權,新規預計年底審批

robot
摘要生成中

作者:Nancy,PANews

韓國獨有的“泡菜溢價”,讓本地加密交易所擁有強烈的上幣效應,不僅是項目方獲得資本關注與品牌曝光的“黃金門票”,也成為投資者FOMO入場的重要風向標。

近期,隨著韓國金融委員會(FSC)公布新的虛擬資產法案計劃,包括提高上幣門檻、規範交易行為、引入穩定幣監管等舉措,韓國加密市場正加速邁入制度化、規範化的2.0監管時代。

新規預計年底提交國會審批:上幣更嚴,首次建立穩定幣監管

隨著美國、日本及歐盟等主要經濟體加快虛擬資產制度化步伐,韓國也在加緊建立全面監管體系,同時保持市場創新活力。

近日,FSC公布了"虛擬資產2.0階段法案"計劃,旨在將虛擬資產交易所的上幣業務從現行的自律監管模式轉向更加公開和嚴格的政府直接監管體系,以提升交易透明度和投資者保護水平。

上幣監管方面,FSC計劃要求交易所制定明確的上幣與下架標準、交易暫停與恢復規則及資訊披露事項,以解決此前上幣審查不嚴、風險資產入市的問題。其實,今年韓國第4次虛擬資產委員會會議上已強調了上幣問題,FSC當時宣布,自6月1日起實施新規《交易支持示範案例修訂案》,要求新上市幣種具備最低流通量,並限制上市初期市價委託,防範 “上幣拉盤” 與僵屍幣、MEME幣炒作。

在法律定義與經營行為規範方面,FSC將現行法律用語中的“虛擬資產”更名為“數位資產”,並在定義中正式納入“分散式帳本”概念,從而增強法律的清晰性和可操作性。同時,法案對經營者的業務範圍進行了細分,將其劃分為虛擬資產交易所、交易商、托管與管理商等,並新增禁止內線交易、操縱市場等基本經營行為規範。這種細化有助於明確不同類型參與方的法律責任,減少監管灰色地帶,同時對市場操縱行為形成有效威懾。

市場競爭與壟斷問題方面,由於Upbit、Bithumb等交易所在韓元市場佔據較高市場份額,可能引發壟斷問題,FSC正在與公平交易委員會(公取委)聯合開展相關研究。此舉將有助於維持韓國市場活力,並鼓勵中小交易所的發展,增加市場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FSC還首次正式推出建立穩定幣監管框架,在確保包含充分保障措施的同時,支持穩定幣市場發展支付、匯款及跨境交易等金融服務。根據方案,FSC計劃引入穩定幣發行人許可制度,要求發行人必須以存款、國債等高流動性資產作為準備金,且準備資產比例需達到100%以上,並建立用戶贖回權保障機制。

同時,韓國在原則上不允許支付型穩定幣因持有或使用而產生利息支付,將探討由銀行主導的聯盟模式,限制金融科技公司僅作為技術合作夥伴,並禁止虛擬資產交易所自行發行穩定幣。監管設計將參考Tether、Circle(USDC)等海外穩定幣的制度經驗。

“我們將通過與相關機構協商以及虛擬資產委員會的討論,制定第二階段法案,並積極支持國會審議。目前仍處於制度設計初期階段,因此必須具備充分的安全裝置。相關部門正進行細緻協商,目前已進入最終協調階段,有望在年底前完成提交。”FSC委員長李億遠表示。

韓國“蚁軍”湧向加密市場,監管邁向2.0時代

韓國散戶以敢於冒險、追逐高波動性資產而聞名於全球金融市場,FOMO情緒深植在他們的投資行為中。

據韓聯社數據,截至今年8月,韓國五大韓元交易所中,超過1萬名投資者持有逾10億韓元(約71萬美元)的虛擬資產,活躍帳戶總數高達1086萬個,約佔全國人口的20%。這一驚人的比例,足以證明加密投資在韓國社會的滲透程度。

如今,韓元已成為僅次於美元的全球第二大加密交易法幣,而韓國散戶更熱衷投機“小幣種”。據彭博社最新報導,韓國的“螞蟻大軍”(約1400萬名散戶投資者)被高房價與經濟焦慮裹挾,正瘋狂追逐高風險資產,從槓桿型ETF到加密貨幣,甚至極端波動的山寨幣。在過去五年中,保證金貸款規模已增長三倍,大量資金從銀行帳戶流出,湧入這些高風險市場。韓國散戶的熱度使得在本地加密交易所上,山寨幣交易量佔比超過80%,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比特幣與以太坊合計通常僅佔約50%)。

這種全民投資的現象不僅改寫了韓國金融生態,也引發監管層的擔憂。事實上,散戶在韓國股市中影響力巨大,約佔每日成交量的三分之二。此前,韓國政府曾因散戶強烈反對而叫停新的資本利得稅計劃。而如今他們正大舉湧入加密市場,特別是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後,當地加密交易所的交易量激增,已達到該國股指基準Kospi成交額的約80%,包括穩定幣也吸引了大量關注。同時,由於韓國國內監管嚴格,將許多投資者將交易轉向海外市場。

為了應對這種高風險的市場環境,韓國在近幾年正通過立法與制度建設,將散戶熱情納入更穩健的金融框架中。

早在2021年9月,韓國便正式實施《特定金融交易資訊利用及報告相關法律》(簡稱“特金法”),為虛擬資產市場確立了最初的合規與透明度框架。根據該法,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必須像傳統銀行和證券機構一樣,向韓國金融情報機構(FIU)備案,並取得實名帳戶和資訊安全管理系統(ISMS)認證,方可合法運營。根據FSC最近披露數據,隨著合規成本顯著提高,向韓國當局備案交易所數量從原本的60家銳減至29家。

2022年3月,韓國又成為全球首個正式實施“旅行規則”的國家,要求VASP在金額超過100萬韓元(約840美元)的交易中收集並存儲交易雙方資訊,以防範洗錢和非法資金流動。這標誌著韓國監管從“准入門檻”邁向“交易環節控制”。

2024年7月19日,韓國施行了《虛擬資產用戶保護法》。該法以保護用戶資產安全、規範市場交易行為、強化監管權力為核心,重點打擊操縱市場、內線交易、不公平交易等行為,並明確賦予金融監管機構更多介入權限。還法案的出台也被認為對近年頻發的交易所倒閉與投資者損失事件的回應,也意味著韓國將逐步建立一個更健康、透明與制度化的加密市場。

隨著虛擬資產法案第二階段的到來,韓國正朝著更加全面、系統化的立法邁進。通過明確法規,市場盲點將被消除,用戶保護將進一步強化,同時提升加密行業創新的可預測性。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