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川普支持率跌至歷史新低,加密貨幣政策立場面臨考驗

11月25日最新YouGov民調顯示,川普總統的淨支持率跌至負19%,僅38%受訪者認可其執政表現,而不支持率高達57%。此數據創下其政治生涯新低,甚至低於首個任期同期水平。與此同時,兩位民主黨參議員正推動對川普家族關聯的加密貨幣平台World Liberty Financial展開調查,質疑其與朝鮮黑客及伊朗交易所存在資金往來,這爲其“打造美國成爲加密資本”的競選承諾蒙上陰影。

民調數據深度解析:支持率下滑的經濟與政治因素

YouGov於11月25日發布的這項全國性調查揭示了川普支持率的結構性弱點。淨支持率負19%的表現不僅遠低於首個任期同期的負7%,更打破了歷任總統第二任期支持率通常高於首任期的歷史規律。從細分數據看,獨立選民的支持率流失最爲嚴重,從2024年大選時的45%下滑至當前的31%,這種中間選民的背離可能直接影響其後續政策推進能力。

川普支持率跌至歷史新低

(來源:YouGov)

經濟議題成爲支持率下滑的關鍵驅動因素。調查顯示,受訪者對川普處理經濟問題的認可度較上月下降12個百分點,這是自2025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最大單月跌幅。這種變化與持續43天的政府停擺直接相關——根據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塞特估計,停擺導致約6萬名私營部門僱員失業,且這種影響在服務業和建築業尤爲顯著。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失業率仍維持在4.0%的低位,但消費者信心指數已連續三個月下滑。

從人口結構分析,拉丁裔選民的支持率下降幅度最大,達到15個百分點,這與近期移民政策收緊密切相關。同時,18-29歲年輕選民的支持率也從選舉時的41%降至33%,反映出新一代選民對政府停擺和氣候變化政策的不滿。這種多維度的支持率流失若持續下去,可能影響共和黨在2026年中期選舉的選情,進而改變國會力量對比。

與歷史同期對比,川普當前的執政困境具有獨特性和普遍性。與前總統奧巴馬第二任期同期相比,川普的經濟指標表現實際上更爲強勁(GDP增長率3.2%對2.1%),但社會分化程度更深。這種反差說明,在社交媒體時代,傳統經濟表現與支持率之間的關聯正在減弱,文化戰爭和身分政治等因素正獲得更大權重。

關鍵民調數據與歷史對比

淨支持率:負19%(首任期同期爲負7%)

總體支持率:38%(首任期同期爲45%)

不支持率:57%(首任期同期爲50%)

經濟處理認可度:月環比下降12%

獨立選民支持率:31%(選舉時爲45%)

年輕選民支持率:33%(選舉時爲41%)

加密貨幣政策困境:競選承諾與監管現實的差距

川普在2024年競選期間提出的“使美國成爲加密資本”口號正面臨嚴峻考驗。上周,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馬薩諸塞州民主黨)和傑克·裏德(羅德島州民主黨)聯合致函司法部長帕姆·邦迪和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要求對World Liberty Financial平台涉嫌與朝鮮黑客和伊朗交易所的資金往來展開調查。這一舉動將川普家族與加密行業的關聯置於聚光燈下,可能影響其政府的加密政策制定進程。

根據非營利監督組織Accountable.US在2025年9月發布的報告,World Liberty Financial曾向數十個可疑買家出售代幣,這些買家與大型洗錢平台、伊朗加密貨幣交易所以至朝鮮黑客組織存在互動。報告尖銳質疑:“爲什麼川普家族加密公司要從與美國公開敵人有明確聯繫的個人和網路中收取資金?”這種質疑在民主黨控制的參議院中引發共鳴,可能推動更嚴格的加密貨幣監管立法。

川普政府的應對策略呈現兩難局面。一方面,財政部長貝森特在近期講話中繼續強調“美國必須在數字資產創新中保持領導地位”,但另一方面,司法部對加密混合器Tornado Cash的持續打擊顯示監管態度並未放松。這種政策信號的矛盾性使得加密行業難以形成穩定預期,部分項目方已開始將業務向迪拜和新加坡等監管更明確的司法管轄區轉移。

從政治獻金數據看,加密行業在2024年大選週期向川普陣營和共和黨相關政治行動委員會提供了約1.2億美元資金,創下行業紀錄。但隨着支持率下滑和監管壓力增大,這種政治投資能否獲得相應回報存在疑問。特別是若民主黨在2026年中期選舉中擴大參議院優勢,目前相對寬松的加密監管框架可能面臨重新評估。

政府停擺餘波:經濟影響與加密市場關聯分析

持續43天的政府停擺不僅創下美國歷史最長紀錄,其經濟影響也正在逐步顯現。除了直接導致的6萬私營部門崗位流失外,停擺還延遲了約120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支出審批,其中包括多項區塊鏈和數字資產相關項目。這種延誤可能使美國在央行數字貨幣研發等關鍵領域進一步落後於中國和歐盟等競爭對手。

加密市場在停擺期間表現出顯著的避險屬性。根據CoinMetrics數據,在停擺的第六周,比特幣與標普500指數的30日相關性降至0.12,爲2023年以來最低水平。同時,主要CEX的美國用戶現貨交易量增長35%,顯示部分投資者將加密資產視爲政治不確定性的對沖工具。這種模式與2018-2019年停擺期間的表現類似,但規模更大。

政府停擺對加密監管體系造成了直接衝擊。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在此期間暫停了多項規則制定進程,包括備受關注的數字資產托管規則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台監管框架。這種監管真空狀態可能持續到2026年第一季度,爲市場參與者創造了既充滿機遇又蘊含風險的窗口期。

從宏觀經濟視角看,停擺帶來的經濟增長減速反而可能強化加密市場的基本面。歷史數據表明,在政府停擺結束後的三個季度內,联准会採取寬松貨幣政策的概率平均上升40%。若這種模式重現,流動性環境的改善可能部分抵消監管不確定性帶來的壓力,爲加密市場創造更有利的宏觀背景。

歷史對比視角:川普兩任期支持率演變分析

對比特朗普兩個任期同期的重要指標,可以清晰看到其執政基礎的演變。在第一任期的第11個月,其支持率保持在45%左右,經濟處理認可度達52%,而當前這兩個數字分別爲38%和41%。這種下滑並非特例——除小布什因反恐戰爭獲得支持率提升外,多數連任總統的第二任期支持率都低於首任期,但川普的下降幅度尤爲顯著。

從政策推進能力看,支持率下滑已開始產生實質性影響。在首個任期內,川普在國會通過的立法數量達42項,而本任期迄今僅通過28項。特別是在加密立法領域,原定於本月表決的《數字資產市場結構法案》已被推遲至2026年,這種延誤直接削弱了其“加密資本”承諾的可信度。國會共和黨領導層已開始調整策略,將更多精力放在能獲得兩黨支持的中性議題上。

國際比較提供了另一個觀察維度。在七國集團領導人中,川普的當前支持率僅高於意大利總理喬治婭·梅洛尼,而低於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和加拿大總理賈斯汀·特魯多。這種國際地位的相對下降可能影響其推動全球加密監管標準制定的能力,特別是在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等關鍵論壇上的話語權。

從選舉週期規律分析,第二任期總統在第11個月的支持率通常能預測其中期選舉結果。若當前趨勢持續,共和黨在2026年可能失去3-5個衆議院席位和1-2個參議院席位。這種前景已開始影響加密行業的遊說策略,部分大型交易平台正加大對民主黨溫和派的政治獻金,爲可能的權力變化做準備。

加密市場反應與政策前景展望

盡管政治不確定性升高,加密市場卻表現出令人意外的韌性。在民調公布後的24小時內,比特幣價格實際漲1.2%,以太坊漲2.3%。這種反向波動可能反映市場兩種判斷:一是川普支持率下滑不會立即改變現有的加密監管框架;二是政治壓力可能迫使政府加速推進有利加密行業的政策以爭取年輕選民。

從監管議程看,未來六個月將迎來多個關鍵節點。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克裏希納·斯裏尼瓦桑的任期將於2026年1月結束,繼任者人選可能重新定義代幣的商品屬性劃分標準。同時,證券交易委員會對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監管指引預計在明年第二季度發布,這些政策節點都將實質影響行業發展方向。

地緣政治因素正在加密監管辯論中扮演新角色。隨着中國在央行數字貨幣領域的快速推進和歐盟加密資產市場法案(MiCA)的全面實施,美國政策制定者面臨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這種國際背景可能促使川普政府採取更積極的加密產業政策,即使僅出於地緣戰略考量而非內在認同。

從投資策略角度,政治不確定性升高通常伴隨波動率上升。比特幣30日波動率已從10月的35%升至當前的42%,這種趨勢可能持續到2026年中期選舉前後。建議投資者增加對沖頭寸,重點關注與監管結果相關性較低的基礎設施類代幣,如區塊鏈互操作協議和去中心化存儲項目。

美國加密監管正站在歷史十字路口。當川普的民調數字持續下滑時,其“加密資本”願景的實現路徑也變得更加復雜。政治風向的變化從來迅速而難以預測,但區塊鏈技術的演進卻始終保持着自己的節奏。或許正是這種政治週期與技術週期的錯配,爲精明的觀察者提供了最獨特的投資視角——在不確定性中辨別那些能夠穿越政治喧囂的實質性創新。

WLFI1.69%
BTC0.15%
ETH1.1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